近幾年,買房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幾乎每隔幾天,就會爆出一個“買房勸退”的理由——
“李嘉誠7折拋售房產,相當于7年前的房價?!?/p>
“碧桂園爆雷,三四線城市的新中產將面臨'不能承受之重’?!?/p>
“著名民營企業家曹德旺指出要警惕樓市存在的巨大泡沫和未來趨勢,認清現實刻不容緩?!?/p>
各種消息,傳遞出的只有一個訊號:房地產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可即便如此,對于很多人來說,仍有無數個需要買房的理由——
為了結婚用,為了給孩子讀書,為了父母養老,為了給自己一份安全感。
對這部分人來說,無論房地產市場如何變化,仍會為心中的那份堅持買單,哪怕掏空6個錢包,花光所有積蓄,背負房貸不敢辭職……
35歲的劉小樹就是如此。
她一直認為女生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北漂10年的她終于在又一次房租上漲后,買房的心徹底按捺不住了。
她給自己的首付預算是160W,看了北京很多小區,在遠大新和老破小之間糾結了很長時間,最終她買了一套總價400W的一居室,也因此背上了月供1.3W的房貸。
看著自己手里的房本,她笑著說:
“我再也不敢跟老板說'老娘不干了’,但我也終于在這注定漂泊和孤獨的世界里,有了一份屬于自己的歸屬和安定?!?/p>
不過,由于買房超了預算,付完首付后,她已經沒有多余的錢來裝修了,思考再三,劉小樹決定自己上。
她用PPT還有酷家樂先畫出來,然后再直接跟工長溝通實施方案。
就這樣,花了3個月,掉了10斤肉,用10萬塊,她把房子變成了家。
有踩坑,有血淚教訓,但看完她花小錢裝出來的成果,還是忍不住感嘆一句:能自己搞裝修的女人,可太強悍了。
劉小樹的房子是建筑面積67㎡,使用面積56㎡的西向一居室,戶型沒什么特別大的缺陷。但因為廚房很大,且靠近采光最好的窗戶,所以她將廚房一分為二,一半做開放式廚房,一半改成了書房+次臥。如此一來,這套一居室便完美變成了兩居室。
▲改造前戶型圖
▲改造后戶型圖
推開入戶門,左手邊做了一組鞋柜和換鞋凳的組合柜子,這樣既能節省空間,也方便進出門時坐著換鞋。
挨著鞋柜放置的冰箱上,做了一組洞洞板,既能完美擋住和鞋柜之間的空隙,還能補充玄關收納。搭配上綠植,歸家的儀式感從此處開始顯現。
轉角過來,就是3㎡的開放式廚房。砌了一個半墻,和客廳做了簡單區分,也既能起到部分遮擋的作用。
內部L型的布局,拿-洗-切-炒動線合理,使用起來幸福指數極高。因為有了這個小廚房,劉小樹做飯的次數明顯變多了,一個人更要好好吃飯呀。
這個日式三眼灶是她搬家前就定好的,無論是功能還是顏值都太迷人了,甚至為了放下它,劉小樹不惜拋棄了洗碗機。
當然,它的缺點也是有的,比如灶眼間距有限,鍋必須選擇30以下的,所以不太適合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也不適合爆炒。
廚房面積雖小,但收納一點不差。
一般小戶型我們為了節省空間,擴大收納,都會選擇定制櫥柜,然后把冰箱做成嵌入式,但劉小樹還是擯棄了這種選擇,因為她覺得用兩個藤編收納箱就能完成收納,方便拿取,成本也更低。
冰箱旁邊的縫隙,見縫插針地做了側邊柜,一些瓶瓶罐罐都能收納其中,釋放了臺面空間。
一張小圓桌承擔日常的用餐功能。
犧牲了一部分廚房面積后,劉小樹擁有了一個6㎡采光俱佳的書房。
花1000多塊錢定制了一個老榆木材質的開放式書架,再搭配一張2米的沙發,平時窩在這里看看書,簡直不要太愜意。
一側的升降桌滿足日常辦公的需求。
因為沙發寬度足夠,平時若有朋友偶爾留宿,書房還能秒變小臥室。
客廳的布局打破常規。劉小樹的愿景就是客廳的靈活度足夠高,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和使用需求隨時變化。
所以在這里,你看不到傳統的電視背景墻,定制的電視收納柜,厚重的沙發,而是更方便移動的電視支架、輕便的單人沙發,小體量的邊柜,可以隨時改變布局方式。喝茶、看電視、健身,都沒有固定的地方,想在哪就在哪。
客廳唯一一組固定的家具就是這個定制柜。里面做的是上墻的收納系統,外面只做了門框+門,2000+就搞定了,省錢小能手。
柜子上留了一個貓洞,貓主子的貓砂盆隱藏其中。
因為不想臥室過于單調,她便做了地板上墻的設計,能突出一些層次感,而且比單獨做床頭墻要便宜很多。
衣柜選了成品衣柜,可以根據自己的收納習慣進行布局。
家政間藏在這扇百葉門背后,洗衣機、烘干機、熱水器、清潔用品,通通收納在這里,平時關上門,也能保持整個空間的整潔性。
衛生間緊挨著家政間。這里原本空間不大,將臥室的墻內推了一點后,釋放了一部分面積,能夠塞下她心心念念的浴缸。
淋浴間的玻璃門能夠起到干濕分離的作用,成本也很低,200塊就能搞定。
像花灑、龍頭這些都是海淘上買的,很劃算。
對于這個讓自己背負負債,又安放自己靈魂的56㎡居所,劉小樹下了很多功夫,一邊絞盡腦汁省錢,一邊費盡心思做到完美。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有一種十月懷胎的深情和喜悅。
當然,踩坑和血淚教訓還是有很多。
比如因為沒有提前算好尺寸,導致油煙機安裝好后和吊頂還有一段距離,視覺上不美觀。
將廚房和書房之間砌了墻體后,才想到廚房沒有窗戶了會影響采光,又在墻體上重新挖了個長條形,裝上玻璃。
書房暖氣片比升降書桌高出一截,浪費空間也不美觀。
臥室的成品衣柜與預留的位置尺寸有出入,導致做不到那么嚴絲合縫。
還有空間浪費過多,后悔沒有在衛生間和衣柜的位置,做一個衣帽間。
衛生間沒有算好貼磚后的墻壁厚度,導致定的標準尺寸的浴室柜放不下,只能重新花錢定制。
......
自己動手裝修,一邊踩坑又一邊填坑在所難免。但是,生活里所有的坑,沒有一個是白踩的,因為經歷過,參與過,才更知道如何避開絆腳石。
所以裝完這套房子,劉小樹也整理了一份避坑指南,供大家參考:
首選是設計階段。如果你也因為預算或者想自我挑戰,不想找設計師,那么一定要把戶型、規劃尺寸、家電家具都按照實際比例畫出來。
其次是風格。自裝最大的挑戰是對風格和細節的把控。不需要一次性把所有東西都買齊,好看舒服的家,是住出來的,一股腦買回來的東西很有可能不是最合適的,哪怕為了趕大促也不合適。
然后是執行階段。裝修這件事兒,沒有任何一個人是絕對靠譜的。各種工人、工長、設計師,甚至是家人或者自己溝通要夠細,要落到紙上,要反復提醒。
其實逛完劉小樹的家,能記住的不是她的那些“遺忘”與“后悔”,而是一個女孩奔赴生活的熱情和勇氣。
買房、自己裝修,任何一個決定都不是件小事,但就是她這種“往前多走一步”的決心,讓我們相信:在生命的能量場里,最重要的不是多完美,而是不停下。
(文章來源:裝個好房子,本文素材及圖片由小紅書@劉小樹是只豬提供,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