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價:3186.09
漲跌額:-6.03
漲跌幅:-0.19%
成交量:7874萬手
成交額:1080.61億元
換手率:0.24%
今年1月下旬以來,藍籌白馬股持續調整,前期大幅下跌的成長股趁勢反彈。在資產管理新規落地、MSCI即將正式納入A股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當前市場?接下來應該如何布局?在圓信永豐基金公司首席投資官、上證報第十五屆“金基金”三年期偏股混合型基金獎獲得者洪流看來,A股被正式納入MSCI指數是重大轉折點,A股市場將從交易型市場向配置型市場轉變,這是A股市場近20年來的重大變局。
市場將從交易型走向配置型
過去幾個月來,市場走出分化行情,洪流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年初美國加息引發全球各地市場劇烈波動,A股藍籌股持續一年多的上漲,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不少機構在市場調整時選擇兌現浮盈。
其次,在過去一年多的價值股單邊上漲行情中,以藍籌白馬股作為底倉打新,成為屢試不爽的低風險操作策略。進入2018年以來,白馬藍籌股大幅下跌,打新基金難以獲得安全墊,由于打新基金普遍實行年度結算,高倉位帶來的虧損,遠超打新收益,導致大量打新基金被動退出市場。
再次,成長股持續下跌兩年多,估值泡沫得到部分消化,存在較強的反彈動力。在政策鼓勵創新驅動因素下,芯片、軟件、新材料等國內補短板的行業,受到市場更多關注,市場也愿意給予更高估值,政策預期疊加反彈動力,形成了共振。
在成長概念股上漲、價值股浮盈兌現后,市場籌碼趨于分散,釋放了風險。當前藍籌股估值下降,處于合理或被低估狀態,籌碼結構的多元化,更有利于市場長期可持續增長。從配置角度看,已經具備了較好的配置價值。
站在當前時點看,通過對政策、估值、市場內外環境等方面分析,洪流認為,A股市場將從交易型市場逐步向配置型市場轉變。
從政策層面看,資產管理新規落地,強調清理非標、打破剛性兌付,對標準化的債券和權益類市場長期發展形成利好。
從估值層面看,在藍籌股調整之后,市場整體估值趨于合理,當前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已經與上證綜指2638點時接近,其余主要指數也均處于歷史偏低水平,具備配置的安全邊際。
從行業發展情況看,以家電、水泥為代表的傳統行業經過三四輪競爭之后,已經出現了龍頭企業市場份額加速集中的態勢,接下來,市場競爭疊加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還會有更多行業呈現強者恒強的競爭特征。“當行業格局穩定之后,沒有更多資本支出,有穩定收益和分紅預期,從配置層面看,就是很好的標的。”
從資金層面看,A股被正式納入MSCI指數之后,海外資金將會根據中國企業占MSCI指數的權重進行被動配置,考慮到中國經濟在全球的地位,主動型的海外機構投資人也會逐步加大中國優質龍頭企業的配置,外資的投資更大意義上是長線配置行為。 “以銀行為例,如果PB在1倍附近,股息率有4%,對于長線資金來說或許是非常好的選擇。”
A股迎20年來重大變局
A股被納入MSCI指數后,盡管初期帶來的增量資金有限,但洪流認為,A股從封閉走向開放后,海外長線資金的投資理念,優選具有安全邊際的核心資產公司,會給投資者帶來引領作用。
過去一年多來,價值投資已經回歸,成為市場主流。洪流認為,從近期市場表現看,很多公司的股價表現,都是嚴格按照企業長期價值和盈利預測演繹,表明A股市場已經具備了價值投資土壤。“如果輔以政策推動,鼓勵上市公司分紅、鼓勵合理化并購、鼓勵上市公司回購等,好公司會被納入指數,差公司被剔除,指數一定會走出大牛市來。”
在洪流看來,真正的大牛市,一定不是交易推動出來的,而是通過資金長期配置,伴隨行業轉型和企業盈利增長而成就的,“類似2015年的大牛市,純粹依靠交易推高,經不起時間考驗。配置型資金入場后,買入優質公司后就鎖定籌碼了,例如美股市場,盡管交易量并不大,但標普指數仍走出了長期大牛市。”
從居民資產配置情況看,當前居民可投資金融資產逾百萬億元,但在二級市場權益投資上,公私募基金加起來僅有數萬億元,隨著資管新規落地和逐步實施,相當一部分資產可能會轉配標準化債券和權益類資產。“當資產管理新規過渡期結束,真正完全實施的時候,市場可能就是長期大牛市了。”
(責任編輯:DF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