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幸找到了這個好老板,那你就要不斷的向他學習,變得更強、更靠譜,如果你不幸遇到了一個壞老板,那你就趕緊抽身離去,擦亮眼睛,盡快尋找一個好老板。
這家公司的罰款規定細致到,稍微行差踏錯都要罰錢,簡直就是一個工資回收計劃。
比如:
員工朋友圈不能屏蔽同事,違者罰100 元;
郵箱未按公司規定設置個性簽名,罰50 元;
不接電話,不回微信、短信、郵件,罰 50~100元;
當日運營數據不達標,工作人員罰 50 元,負責人罰 100 元;
周報遲交,要罰款 50 元;
遲到,要扣 100元,請假,要扣半天工資;
還有很多奇葩的規定,比如強制員工加微信,比如老員工要主動加新員工,上級要主動加下級,工作群要置頂。做不到的人,要被通報批評,或者罰款……
奇葩的還不止這些,因為這家公司罰款的“坑”實在太多,有員工向公司索要員工手冊,要了解相關條款,公司方面的回復是這樣的:
以前公司是給員工手冊的,但是有人曾以員工手冊為證據,起訴過公司,所以不能給你們發員工手冊,防止留下證據。
Excuse me?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地道,還惡意消除證據?
我做職場公號這些年,見過很多奇葩規定:
比如離職前必須親手打掃工位、倒垃圾;
公司發的所有辦公用品必須全部歸還,否則要罰款;
必須自帶電腦、手機為公司工作……
我必須說,所有奇葩規定背后,都站著一個不值得跟隨的老板,和一個不值得拼命的公司。
這樣的老板要么是格局小、情商低,總盯著員工的那點小錢,而不是想辦法帶員工賺大錢;要么就是視野狹窄,又不愛學習,腦子里的管理手段極度單一,缺乏有效管理公司的手段。
總之,一個值得追隨的老板,對你的幫助可能無窮無盡。跟對老板就是為你的長期收益尋找到合適杠桿,押上你的才干和時間,用杠桿大幅提高你的贏面。
一個不值得追隨的老板,就像你鞋里的沙子,相處越久,你就越痛苦。
這就是為什么,馬云在韓國KBS 電視臺的訪談中說:
“一個人 30 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板,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1
總出臺奇葩規定,往往說明企業出現了大問題
員工對公司的不滿大多來自兩方面,要么是錢沒給夠,要么是心委屈了。
那些奇葩規定盡出的公司往往兩邊都占,既不能給夠錢,也會讓你的心受委屈。
想必大家都能明白,如果一家公司、單位的前途光明,盈利能力蒸蒸日上,往往就是它管理相對寬松的時候。
但是如果公司開始出臺各種奇葩規定,多數就是公司的經營、業務出現了問題,在開拓增量的方向上受阻,就只好想盡辦法折騰存量。
但問題就在于,做不好增量的人,往往也做不好存量,但是又不能什么都不做,只好開始瞎折騰:
比如突然嚴格的考勤制度,突然嚴格起來的會議制度,越來越繁瑣的報銷流程,各種各樣的罰款制度……
大家可以看看最近幾年,原來以彈性工作、福利優厚著稱的互聯網大廠,近兩年經營壓力比較大的,一個個都開始嚴格考勤、裁人、查貪污、報銷越來越嚴……
我有個朋友,曾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
前任領導 A,經營能力極強,那是能拔根眼睫毛都能變成錢的主兒,帶著單位的同志們大干快上,刀插向哪里,哪里就能流出來錢。
A 領導在任的五年,他們單位的利潤翻了一番,他不光給員工大把發錢,還給單位買了兩層寫字樓,他的任期堪稱本單位的黃金時代。
朋友那時候待遇非常不錯,除了月、季、年的獎金之外,每月還會發超市卡,每年還有置裝費、購書費等等福利。
那時,他們單位管理非常寬松,但完全能做到上下一心。
A 領導有句名言:管理細到蚊子腿上沒有意義,只要大家知道跟著我能賺大錢,自然會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我沖鋒陷陣。
可是當 A 領導調走之后,換來的 M 領導經營能力大為遜色。
因為賺錢能力大不如人,就只能加強對員工的管理和盤剝,比如每次遲到要扣工資,全年累計遲到多少次要扣獎金,原來每天 180 元的出差補助也從此不發了……
不光如此,因為業務量的下滑,很多員工人浮于事,于是M領導就組織了業余活動,比如讀書會,每個月必須交夠4篇學習感想和進度報告;比如運動會,每過一段時間就帶員工出去登山、運動。
問題在于,員工工作是為了賺錢和建功立業的,不是為了來讀書和運動的……
很多員工都因為意識到單位業務暗淡的前景,以及各種憋屈的嚴格規定,紛紛離職。
2
追隨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事,重要的是跟對人
我曾經接過很多跟職業有關的咨詢,我發現大多數人關心的都是,行業、公司、待遇、職業晉升等方面的問題,但很少有人會關心“老板”的問題。
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職業規劃在本質上就是一個“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想要判斷一個老板是不是值得追隨,就看他身上是不是有你佩服的素質、人品,有沒有那種讓你縱身一躍的沖動。
蔡崇信決定加入阿里巴巴時還是 1999 年,彼時雖然已經有了一些成就,但當時的馬云和阿里巴巴,還是中國商界的無名小卒。
蔡崇信家世顯赫,他的祖父蔡六乘、父親蔡中曾都是臺灣著名的大律師,在政商界實力深厚。
他自己也非常強悍,自耶魯法學院博士畢業后,就為知名的瑞典AB投資公司工作,1995 年時年薪就高達70萬美金,當時合人民幣 580 萬。
他力排種種非議,上了馬云這條船后,每個月只能拿 500 塊。
蔡崇信說,他做事看人,因為馬云的一個舉動讓他非常感動。
“我見過他們18個創始人,都是馬云的學生,一群沒出過國的人,但個個精力旺盛,龍精虎猛,感覺很奇特。我跟馬云說,你把股東名單發我,我給你注冊公司,馬云就發來了傳真,18個人都在上面。”
“雖然他們都是馬云的學生,但馬云把他們看作創始人和伙伴。與同伴分享,這在創始人中可不常見,我就動心了。”
蔡崇信說:“跟誰干,跟人的感覺,有沒有操守,品格如何,值不值得信任,有沒有友情。如果覺得對方會照看你,你就有縱身一躍的勇氣。我絕對相信人的因素。”
做事最重要的是,跟對人。
這一點我覺得很對,如果你的老板身上沒有任何值得你佩服、學習的品質,那么你跟著他就不可能做好事情,更不用說取得成功,獲得成長了。
3
好老板的使命:帶你大把賺錢,帶你快速成長
人對自己往往有種天然的自信,如果不能夠碰撞到更大、更強的東西上,就會喜滋滋的自滿自足,拒絕承認這個世界上有比自己更好的存在。
真正的好老板,則會把這個現實扔到你的臉上,告訴你這個井底之蛙快省省吧!
他不止會帶你多賺錢,還能拓寬你的能力極限,教你什么叫精益求精,幫你挖掘潛力,從而實現你的個人價值。
比如喬布斯就有有一個出名的能力,就是以他急躁、粗暴的態度,推動下屬去完成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有一次,喬布斯讓人創作一款叫做《爆發》的游戲,得到的答復是需要幾個月時間。喬布斯非常不滿,他死死盯著對方說:四天就夠了。
下屬最初認為“不可能”,但最終還是做到了。
喬布斯總是想辦法讓員工們相信,自己可以創造出超越用戶想象、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產品。
員工們總是在喬布斯的壓力和鼓舞下,一次次去挑戰極限,挖掘潛能,讓自身的能力也隨著“完成——受挫——絕望——鼓舞——完成更好”這樣不斷的迭代,一次次成長起來。
這就是為什么說,最快的成長,是逆著本能成長。
但人的本能就是容易懶惰、自滿,想完全靠自己戰勝本能,是很難走出這個人性泥潭的。
而好老板就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教練,他不會允許你自滿、驕傲,他還會不斷的逼迫你,挖掘你的潛能,帶你走到極限,從而實現快速成長。
不是說日常管理不重要,而是說如果你的老板,總是把眼光放在這些奇葩規定上,關心的都是員工發朋友圈有沒有屏蔽同事,郵箱的個性簽名是不是符合標準,周報是不是晚交了一個小時……
那這種管理就是無效管理,不僅不能給公司和員工帶來收益與成長,反而帶來的都是麻煩和憋屈,正事兒反倒沒什么人干。
看到這里,相信你也明白了,一份工作好不好,有沒有前途,老板的因素要占到一大半。
在職場上跟對了人,你就會事半功倍,那你跟老板可以相互成就。但是如果你跟錯了人,你就會發現自己如同鞋里進了沙子,走的越遠就越辛苦,何況你們可能根本走不遠。
人生的逆襲必須靠貴人。但是這些貴人并不是遠在九天云端,而可能就是一個好老板、好領導。
如果你有幸找到了這個好老板,那你就要不斷的向他學習,變得更強、更靠譜,或者展示你的用心、努力、謙虛、好學、忠誠,讓貴人愿意接納你,信任你,給你機會。
如果你不幸遇到了一個壞老板,那你就趕緊抽身離去,擦亮眼睛,盡快尋找一個好老板,而不要停留在這里浪費時間。
(文章來源:中外管理)
(責任編輯:DF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