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天光睡8個小時就行了?研究發現睡眠不規律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3月3日,據外媒報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睡眠模式不規律的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是睡眠模式更規律的老年人的兩倍。
此前有研究許多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增加患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這也是醫生強調每晚7到8小時睡眠的重要性的原因之一。盡管研究人員懷疑睡眠時間和時間的不規律也可能對心臟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但其確切影響尚不清楚。
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跟蹤了1992名45-84歲的男性和女性,他們在研究開始時沒有心血管疾病。其中38%是白人,28%是非裔美國人,22%是西班牙裔,12%是華裔美國人。在進行睡眠檢查后,他們被跟蹤了大約5年(2010-2016年)。
為了測量睡眠不規律,參與者在手腕上佩戴了智能手表并連續7天監測睡眠情況,研究開始時,他們還進行了一次為期一晚的多導睡眠圖監測(一種綜合睡眠測試),并進行了基于問卷的睡眠評估。
在五年的隨訪期間,111名參與者發生了心血管疾病事件。研究人員發現,與那些睡眠最為規律的人相比,睡眠時間或時間最不規律的人在隨訪期間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出一倍以上。
即使在校正了已知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和其他睡眠變量(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和平均睡眠時間)后,這種關聯仍然很強。此外,與白人相比,這種影響對其他種族的人群更大,尤其是非裔美國人中。也暫未發現性別之間有明顯差異。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指出了不規律的睡眠模式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新的獨立危險因素,這也說明保持規律的睡眠模式有助于預防心臟病,就像體育鍛煉、健康飲食和其他生活方式措施一樣。
研究人員強調說,目前仍然不清楚睡眠不規律和心血管疾病之間聯系背后的確切生物學機制,但懷疑有多種因素,包括調節人體晝夜規律的生物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