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房由于面積小、采光差、奇奇怪怪的結構和挑高,一直以來都是所有人避之不及的房子,但是卻有一類人,總是喜歡挑戰別人看不上的奇葩戶型。
來自杭州的設計師墨菲就是其中一位。2018年,她在杭州買了一套進深長、面寬窄、層高起起伏伏的二手房。
時隔2年,原本一堆缺陷的小房子,被她改成了雙層別墅,甚至還實現了豪宅的標配:大落地窗、帶壁爐的下沉客廳、大中島廚房、衣帽間......
更令人驚喜的是,這套房也最終變成了她試驗各種新材料的實驗室,什么竹子上頂、瓦片下地,腦洞出奇的大。
使用面積:90㎡
戶型:兩居室
裝修花費:46W
房屋所在地:浙江杭州
原始結構圖
第一次看到這個戶型也是被驚著了,導致我對它一直念念不忘:
○ 入戶的寬度只有2.5m,縱深卻長達17m,非常狹長,中間區域幾乎沒有任何采光;
○ 客廳還是一個下沉1米多的躍層空間,且層高極不規則,最高處5.4m,非常浪費。
父母當時看了,直搖頭。礙于預算有限,我還是執意想買下來,挑戰一下能不能把它改好,圓自己一個躍層夢。
平面布局圖
01 奇葩戶型的面積逆襲
揚長避短,客廳利用5.4m層高,解鎖空中書房
這個房子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是一棟錯層建筑,結構非常奇特,我家的入戶在二層,但北邊一側的客廳居然是下沉的“坑”。
客廳的挑空非常高,斜屋頂一直延伸到三、四層,最高處大約5.4m。
拿到房子后,第一個要解決的便是結構問題:客廳的下沉、挑空要如何最大化利用?
于是我將地板撬開,做了一個1m多深的下沉空間。
這張圖能讓你看出原本客廳的“坑”有多深。
然后,又在它的斜上方用鋼結構,澆筑了新的樓板,搭出了一個懸空的二層,把兩居室的小房子變成了三室兩廳的大空間。
下沉客廳只澆筑了三分之二的面積,留了一塊斜頂的挑高空間,是為了空間的通透感,因為面寬窄,所以需要高來平衡,錯層空間層次感也會更豐富。
客廳呈圍合式的布局,東西對立的位置擺放了兩人位沙發和卡座,卡座非常長,相當于3+2沙發布局。
結合50公分的轉角塌,能容納8-10人以上的聚會,客廳中間放置了一個有壁爐功能的茶幾,冬天晚上吃完飯在這里看書聊天,足夠溫暖。
壁爐還有加濕的功能,長時間使用不干燥。
我習慣在客廳里看書,所以特別為自己準備了一個3m高的書架,家里有備梯子,高處取書的時候再搬過來。
去往二樓的樓梯,做在了整面落地窗的前面,每個臺階的踏高是15公分,踏寬23公分,爸媽偶爾來的時候上樓也不會吃力。
樓梯不是鋼架的,是澆筑的水泥樓梯,沒有裝扶手是因為家里沒有小孩,近幾年也不會有,還是希望不要遮擋光線。
樓梯上鋪了一層淺灰色的地毯,與整屋色調一致,踩上去腳感舒適,也不會有噪音。
二樓是書房,也是我平時在家待的時間最多的地方,層高有2.3m,完全可以直立行走。書房地面整鋪了榻榻米墊子,加班累了直接可以躺在上面睡覺,有時候拼樂高、看電視也會在這里。
02 奇葩戶型的采光逆襲
門窗、隔斷變通透,17米的長條戶型也能寬敞明亮
房子還有一個極大的缺點:它的縱深長達17米,類似日本的長屋,內部空間面寬略窄,層層展開,入戶的區域寬度只有2.5m,導致中間的玄關、餐廚幾乎沒有任何采光。
為了解決采光問題,北向客廳這一面沒有使用窗簾,而是選擇了電動木百葉的形式,雖然不是很好打理,但能保證落地窗最大的光線。
二樓書房有4個拱形隔斷,也是希望把光線帶到餐廳,不至于過多的遮擋,而且還有點哥特式的古典美。
中間區域的采光,我們在格局上做了很大的調整,將原本封閉的結構完全打開,做成開放式的餐廚一體空間。
原廚房與次臥之間的隔墻拆掉,換成了透光性比較好的雙開玻璃門,把南向臥室的自然光引進廚房。
次臥
主臥
南向的兩間臥室都有窗,采光都很不錯,且主臥有一個L型生活陽臺,為了享受90度花園美景,原先的生活陽臺包進了主臥。
所有的室內門都設計成長虹玻璃門,能將陽光引入室內,超級通透。
03 奇葩戶型的功能、動線、收納逆襲
合理調整布局,小戶型也能有大中島、衣帽間、三分離衛浴間
這個房子雖然只有90㎡,但卻有很多功能區,實用性和收納容量一點也不比豪宅差。
首先是入口的正對面,設計了4扇大立柜,進深45公分,入戶面寬剩下了2米的尺度,一點也不擁擠。
左側立柜內藏旋轉鞋架,可以收納40多雙鞋,其余幾扇儲藏著一些日常用品。
洗手池移到了立柜旁邊,背后就是餐廳,這樣一來,滿足入戶清潔問題的同時,也能方便飯前洗手。
定制的洗手臺采用了香雪梅花紋大理石,非常重,背后需要焊接鋼架,墻上掛了小圓鏡,結合三盞壁燈,滿足平時洗漱化妝的需求。
臺盆左右設計了兩個凹陷的收納格子,用來放置化妝品,保持臺面整潔。
餐廚空間,借助原先的煙道設計了島臺,并與餐桌縱向結合,圍繞著兩邊的過道形成了雙動線。
偶爾朋友們來聚餐,有人想離位,也不會相互干擾。
開放式的廚房,也看起來更開闊了。
和常規的廚房不同,我的灶具放在了島臺上,離煙道近。油煙機選擇了升降式的,可以避免遮擋視線,由于在家開火的頻率不高,不會有油污濺出來。(常開火的不建議這么做)
島臺側面安裝了電力軌道,方便在家吃火鍋弄的,島臺下方做了一些層板,主要是收納瓶瓶罐罐的調料。
向左轉是廚房空間,定制了L型櫥柜。
洗菜區的上方做了一個進深30公分的臺上柜,升降式的風琴簾,內藏微波爐、吐司機、茶具、咖啡器皿等一些小東西。
衛生間的改動也很大,內側分出3㎡給主臥,改成衣帽間。
為了保證面積不變,衛生間向外延展,與餐廚一側的墻體齊平,空間更規則,剛好足夠做如廁區與淋浴間的干濕分離。
如廁區裝了日本原裝的松下臺盆,非常小巧缺點是只有一路水,冬天上完廁所,洗手略冷。
兩間臥室的布局,都是根據空間的尺寸和高度精心計算過的。
主臥的面寬很窄,于是我將床的位置轉折成了南北向,放置了一款1.5m的床,加了30公分的榻榻米,床頭正對著窗景,床尾到墻的距離有1.4m,不多不少,躺在床上看電影,視距十分舒服。
床尾放了一把藤編的長椅和書桌,解鎖一個休憩角。
衣帽間藏在了簾子后面,里面不僅能收納衣物,還擺放了梳妝臺、洗衣機和烘干機,功能非常齊全。
次臥相對于主臥,更加開闊一些,選擇了木質藤編的高靠背床,以及鳥籠燈。燈的細節能體現一個空間的質感,我家的裝修款里,燈也是占了很大的比例。
04 奇葩戶型的質感逆襲
把新家變成了新材料的試驗場
除了以上布局改動,平日里我不敢給客戶使用的新材料也紛紛用在家里,從吊頂、地面至墻面,大概用了10余種非標準材料。
比如用紫竹做吊頂,我希望自己的家能有東方的底蘊和自然的氣息,用竹子來裝飾天花,費用不高,安裝也沒有想象中復雜,使用釘槍即可固定;
在安裝前,一定要做殺菌、防蟲蛀的處理,可以減少腐壞與潮濕的隱患。
餐廚區域與次臥的地面材料也很別出心裁,使用了瓦片,與紫竹的東方氣韻異曲同工,不過施工難度頗高,縫隙需要用好的美縫去做,表面再做一層防污的地面漆。
客廳的背景墻則采用了一種聚氨酯復合材料,效果一定也不輸石材。
而且樣式有很多選擇,衛生間的四個面也都是這種材料,它的特性防水防潮又容易安裝,特別環保。
自從我裝修完成后,父母不停地說:你花了這么多錢,怎么就裝了一個毛坯房?
但于我而言,越簡單自然,越有美感,越會讓自己產生靈感。
而且,所謂的“毛坯房”和舒適并不相悖,等爸媽自己真的來住,他們也覺得很舒服,沒有任何壓抑的感覺。
這個家給予我的遠不止一種裝修風格,而是一種最舒服的狀態和安全感。
(本文轉載自在家ZAIJIA,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