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年貨,也算是過節的儀式感。
把想吃想喝的食物統統買回家,一股腦把冰箱塞得滿滿的,才有過節氣氛。
吃不完的剩飯、剩菜放進冰箱已成大多人的日常習慣,再加上囤的各式年貨,水果、蔬菜、糖果巧克力、辣醬、飲料、營養保健品等,冰箱變成雜貨鋪也不足為奇。這種方式存放食物真的保鮮、健康嗎?
其實不然,很多食物并不合適放冰箱,不但不利于食物的保存,還會滋生細菌,危害健康。
這四類食物不適合放冰箱
01 裸露的剩飯剩菜
剩飯剩菜放在冰箱的冷藏柜里是可以的,但一定要避免將剩菜剩飯裸露放置在冰箱里儲藏。一是食物容易串味,影響口感;二是會增加冰箱里細菌交叉感染的風險。
如果一頓飯做得過多,可提前將飯菜盛進保鮮盒中,或是將食物蒙上一層保鮮膜后,再放入冰箱。
02 葉子類蔬菜
日常我們囤的青菜,包括白菜、空心菜、生菜、白菜、洋蔥等,其實都不適合放入冰箱中儲存。放進冰箱后,葉子菜容易凍傷,口感反而不太好。尤其是韭菜,放進冰箱里存上幾天,味道都變了。而且葉子菜凍壞后,會很快在冰箱內產生難聞氣味,影響冰箱里的所有食物。
葉子菜買來后,最好是現做現吃,不要放太久,不然特別影響口感。如果實在需要放置幾天再吃,可以將食物先放進保鮮袋后,再放置冰箱。
除了這些葉子類蔬菜,還有一些大棚中的蔬菜,比如黃瓜,最適宜的存放溫度是10~15度之間,如果放進冰箱中,溫度過低反而會凍傷,產生黏液。最好的儲存方式是,放在通風處,防止悶著或凍傷。
03 大部分水果
溫帶、熱帶水果都不建議放冰箱,可以直接放在室內的陰涼處。例如香蕉、荔枝、木瓜等,都不適合長時間放在冰箱里儲存。
香蕉在冰箱冷藏的環境中,反而會很容易變壞、發黑、腐爛,比常溫條件下能保存的香蕉保質時間還要短。
蘋果、桃子、橙子、獼猴桃等水果,同樣沒必要放在冰箱里。密閉、沒有腐爛的健康水果,即使不放在冰箱里,正常戶外儲存,能儲存15-30天左右,放在冰箱里,反而受到冰箱里的細菌污染,可能更容易變質。
當然,切開未吃完的水果可以覆蓋保鮮膜后放進冰箱里。
04 藥材及補品
家中喝中藥、用中藥養生食療的應注意,不要將這些藥材放進冰箱儲存,不僅會導致藥物受潮、影響藥效,還可能導致藥材被冰箱中的細菌污染,對身體健康反而有害。
其次,走親訪友送的名貴補品、人參鹿茸燕窩等,放在常溫、通風較好的地方儲存即可,沒必要放進冰箱中。
如何囤食物健康且長久?
01 蔬菜類
買回來的蔬菜,可分為葉子類蔬菜和非葉子類蔬菜。
葉子類蔬菜,可以將蔬菜清洗后,統一保鮮盒或保鮮膜包裝。如果不清洗,直接將葉子類蔬菜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
注意:放置時,盡量不要將冰箱塞過滿,會影響冰箱內溫度;清洗過的蔬菜與未清洗蔬菜分區放置。如果是帶根的食材,比如金針菇、香菇等盡量連根放在保鮮膜或保鮮盒中。
02 水果類
正常水果放在常溫、陰涼地方存放即可。或放進保鮮盒、保鮮膜中,更容易保存。注意:切開但沒吃完的水果,必須要用保鮮膜覆蓋,防止串味、滋生細菌。這也是為什么西瓜放在冰箱,不覆蓋保鮮膜的情況下,表層西瓜變味的原因。
03 肉類
買回來的肉類,不要整塊都直接放進冰箱中,建議按照家庭每頓吃的量分裝成小塊,每頓吃多少解凍多少。
其次,熟食的肉類與生肉建議分開存放。
最后,不建議將冰箱塞得過滿,這樣實際溫度會超過設定溫度,達不到冷凍保鮮效果,甚至還會滋生細菌。
冰箱不是食物的保險箱,并不能保證所有的食物都新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