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字,你懂我嗎?
養生調理 專業技術 學習交流 的最佳平臺
健康的身體是每個人永遠追求的目標,但現實往往因某些原因,導致很多人無法實現這個夢想,其中最大的敵人便是肝血虛。一旦肝血虛,隨之而來的便是面容憔悴,頭昏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脈細無力,等等,如不及時治療,還會讓疾病乘虛而入,引發各種肝膽上的大病,威脅身體健康。
那么,如何不吃藥就能補血呢?血海穴是首選。
血海穴屬于足太陰脾經,屈膝時位于大腿內側,髕底內側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是治療血癥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引血歸經之功。
每天9點-11點刺激血海穴最好,因為這個時間段是脾經經氣旺盛的時候,人體陽氣處于上升趨勢。每側3分鐘,力量不要太大,能感到穴位處有膨脹感即可,要以輕柔為原則,晚上9-11點可再進行艾灸。
另外胃經的足三里也是補血大穴,在刺激血海穴的同時,也可以配合足三里,具體操作方法:每天午飯前后按揉兩側血海2分鐘,做好交替進行,飯后按揉兩側足三里三分鐘;晚上9-11點分別艾灸血海和足三里,每穴十分鐘,艾灸后喝一小杯開水,以補充流失的水分。
除穴位法外,在飲食上,要多吃具有補血養血功效的食物,如桑葚、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等。另外還要加強體育鍛煉,經常到郊外,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活動筋骨。
輔助穴位:
部分內容來源:《用好身體的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