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境 識形
書法是線條形象的藝術,“形”有四要素。賞得“四要素”則入第一境。
一為格式。書法以條幅、中堂、橫披、匾額、斗方、扇面、對聯、尺牘、手卷、頁冊、題畫等格式最為經典
二為書體。書體以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魏體、章草、行草等最為常見。
三為色彩。書法的色彩以白紙、墨字、紅印組合最為耐看。
四為構成。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以正文、題款、印章構成最為普遍。
第二境 賞質
書法不同于寫字。書法要講究“法度”,“合法”才能“質美”。其“法”有四。賞得“四法”則入第二境。
一為字法。字乃書法之根本。聚點畫而成字,點畫之間應當“平衡對稱,對比和諧,主次得宜,疏密適度,多樣統一。”
二為筆法。用筆貴在因體而變、穩實豐富;中側互換,法出有源;筆力遒勁、力透紙背。
三為章法。章法即整幅書法作品的“布白”。它講究字與字、行與行之間以筆勢連綿,氣脈暢通、節奏分明,若如“行云流水”。即所謂“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計白當黑,奇趣乃出”。
四為墨法。墨有六彩之說,即“濃、淡,枯、濕,燥、潤”。若能“帶燥方潤,將濃遂枯”,則可達到“無聲而樂的和諧”,“五光十色的神采”,“灑筆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談笑”的境地。
第三境 寄情
書法的目的是“暢寄幽情”。書法藝術的最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氣質的一種抽象體現與表露。欣賞書法不僅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點畫、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氣質修養。因此,欣賞書法的最高境界是通過書法作品與書法家“對話,交流”。而賞得此境需要賞者“見智”、“見性”,悟得書法之“出法”、“意境”、“氣質”之妙理。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如其人。
一為出法。卓越的書法家總是善于在嚴格的法度之中自由馳騁并施展其創造才能。
二為意境。書法的意境是指于書法作品中流露出的精神內涵,則在生動的氣韻、飛揚的神采以及空間余白所構成的幽深而曠遠的意象。
三為氣質。常言道,“書為心畫”,“字如其人”。書法是書法家抒情達意的特殊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