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不會僅影響人的身心與健康。
嚴重的還可能會造成癱瘓。
一根水管如果不注意清潔,就可能會被雜質、沉淀物堵住,導致水無法流出,時間長了水管就會生銹。我們的血管也是一樣,把全身所有的血管連起來,全長有15萬多公里,可以繞赤道4圈。這么長的血液管道,很容易造成堵塞,形成血管病變。
血栓,這個聽起來就很嚇人的問題,其實離我們非常近!
臨床數據顯示:在心腦血管疾病中,80%的患者是由于血管中形成血栓引起的。
國外醫學統計表明:腦血栓的致死率位居所有疾病之首,有危害健康的“第一殺手”之稱。
其實血栓一出現,身體就會向你發出求救信號!出現以下情況你就需要注意啦!
1.哈欠不斷
80%缺血性腦血栓患者,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2.血壓異常
血壓突然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
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是腦血栓形成的前兆。
3.高血壓患者流鼻血
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信號。高血壓患者多次大量流鼻血,并伴有眼底出血、血尿,半年之內發生腦血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4.步態異常
步履蹣跚,走路腿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癥狀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并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管疾病的前兆。
5.突然發生眩暈
眩暈是腦血栓的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癥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最為常見。此外,在疲勞、洗澡后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復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6.突然性劇烈頭痛
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且伴有抽搐;近期有頭部外傷史且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布等發生了突然變化;因咳嗽用力而頭痛加重者;頭痛劇烈且在夜間痛醒者,易發腦血栓。
7.流口水
突然說話不利索或流口水。對于原本就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腦血栓危險因素的老年人來講,經常流口水很可能是腦血栓的先兆。
8.視線模糊
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
除上述先兆癥狀外,嗆咳、吞咽困難、突然出現半身麻木、嗜睡、耳鳴等也是腦血栓的前兆表現。凡出現以上征兆之一者,應及早到醫院檢查治療。
美國《預防》雜志網站提醒以下人群,應該更加留意。
1、超重或肥胖者
體重超標者,罹患血栓的風險明顯高于體重正常者,且肥胖越嚴重,風險越高。
這是因為,身體承受的重量越大,血液流動起來就越困難,如果有久坐習慣,情況會更糟。
2、吸煙者
吸煙不僅會影響肺部,還會傷害血管。煙草中的有害化學物質會損傷血管內膜,讓血細胞更容易凝集。另外,吸煙還與心臟病和外周動脈疾病有關,它是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最大的推手之一,因而也會增加血栓的風險。
3、孕婦
即使在堅持鍛煉的情況下,懷孕女性發生血栓的風險也會上升。
這是與孕婦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增加有關。另外,胎兒生長過程中,會對孕婦腹部血管和骨盆施加壓力,阻斷血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
4、久坐、缺乏運動者
連續幾個小時甚至更久都不移動身體,會導致血栓風險顯著上升,特別是喝水不夠充足時。
5、有血栓史或家族史者
患過靜脈血栓栓塞或肺栓塞的人群,1/3會在10年內再次發病。而某些遺傳性疾病也會使血液黏稠,更容易形成血栓。
防栓,穩壓最重要
血壓突然升高或者降低,都會直接導致血栓的脫落或者形成,所以說穩定血壓最重要。
穩壓,一要注意早上別著急起床穿衣服,如果一睡醒就匆匆起床穿衣服,身體從長時間的休息狀態,突然改變體位進入到活動狀態,人體交感神經系統被迅速激活。老年人調節能力差,易發生體位高血壓。再者,經過一晚上的人體處于靜止狀態,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阻塞發生幾率大,也有可能會加劇供血不足,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二要避免遇事著急、生氣。 很多中風、心梗的發生,都和情緒激動有關。因為情緒激動時,腎上腺素大量釋放,會直接導致血壓迅速上升,刺激血栓脫落。
防栓,飲食不能對付
保證充足飲水。如果喝水少,血液濃稠度就高,容易出現血栓等癥狀,引發心血管疾病。半夜醒來時適量喝點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對預防血栓形成大有好處。
一手心堅果。很多人把堅果當零食,認為可有可無。但是無數調查研究證明,每天吃堅果的人,血管更干凈、血栓風險更小,而且大腦更年期,很多疾病、癌癥的風險也更小。美國飲食協會建議人們,每周最好吃兩三次堅果,尤其中老年人和絕經期婦女,因為堅果中所含的精氨酸、油酸、抗氧化物質等對保護心血管。不過每天不要過量,一手心的果仁剛剛好。
防栓,運動不能少
十秒鐘防血栓形成。一個十秒鐘的動作,就能清理血管,預防血栓,這個動作就是抬腳。醫學上有個專門的名詞:踝泵練習,通過踝關節的運動,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的形成。
【具體方法】
雙膝自然伸展,用盡全力勾腳 10 秒鐘后再用盡全力繃腳,反復進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數,越多越好。
走路防血栓
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從頭到腳的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防止血栓形成。
走路防血栓,要注意“三五七”原則: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米以上,且保證30分鐘,并堅持做到有恒、有度,過分激烈的運動對身體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運動五次以上。
“七”是指運動后心率 + 年齡 = 170。例如:50歲的人,運動后心率達到120次。(身體極好者可達到190次;身體不好者不要超過150次,具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節。)
心血管專家 https://www.haoeyou.com/xinxueguanzhuan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