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心腦血管主要的危險因素,高血壓可怕之處是引起腦卒中、心力衰竭、慢性腎病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威脅其生命。一般來說,血壓水平越高,持續時間越長,對人體的損害就會越大,后果自然越嚴重。要深入認識高血壓,首先從它的分類以及分級方面進行了解。
高血壓的分類有哪些?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我們常說的高血壓往往就是指原發性高血壓,約占高血壓患者的95%。原發性高血壓或稱高血壓病,是一種高發病率、高并發癥、高致殘率的疾病。對于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了解。 繼發性高血壓又稱癥狀性高血壓,是某些確定的病因或原因引起的高血壓,約占高血壓患者的5%。有些繼發性高血壓,如單側腎臟病變、腎臟腫瘤、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主動脈狹窄引起的,可通過手術治療解除病因,高血壓就緩解了。
高血壓的血壓如何分級
判斷高血壓的指標是血壓的高低,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那么,高血壓根據血壓的變化,又是如何去分等級的呢? 理想的血壓為120/80mmHg,正常血壓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為臨界高血壓,為正常高限;140-159/90-99mmHg為高血壓I期,此時機體無任何器質性病變,只是單純高血壓;160-179/100-109mmHg為高血壓Ⅱ期,此時有左心室肥厚、心腦腎損害等器質性病變,但功能還在代償狀態;180/110mmHg以上為高血壓Ⅲ期,此時有腦出血、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病變,已進入失代償期,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這就是高血壓分級。
老年人的血壓適宜控制在:140-150/90mmHg,老年人的血壓粘度相對比較高,沒有足夠的血壓難以推動血液流暢的運行,血壓少于這個范圍的話,那么老人家得腦梗塞的幾率會增高,血壓太高又會導致腦出血。
糖尿病患者血壓適宜控制在:<130/80mmHg,糖尿病患者本身腎動脈已經在超負荷的運作,若血壓再高點的話,那么很容易引起腎動脈高壓,久而久之導致腎衰竭或者尿毒癥。
可見,血壓的變化時判斷高血壓的標準,也是高血壓的癥狀。不同的人耐受不一樣,可能長期處于高血壓也沒有出現明顯的癥狀。隨著高血壓發病的年輕化,大家應該有自測血壓的習慣,這樣才能盡早發現高血壓,進行即使治療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