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幸福是什么?有人說:幸福就是想有的都有了,想要的都來了?那絕對是虛無縹緲的,不現實的,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那種幸福。幸福指數的高低,只有在比較之后才能得出。比如:去上廁所,只有一個蹲位,被你給占了,幾個內急的站著呢,這時候,你就比別人幸福。幾個人一起出游,都餓得頭昏眼花的,而你拿著一個饅頭,這時候你也是幸福的。
許多教師總覺得自己很不幸,收入微薄,每月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來,社會地位低微,不受人尊重,偶爾還受到學生或者學生家長的攻擊,痛苦死了。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起碼可以冠上一個不愛崗的罪名。
一個不幸福的教師無法讓學生獲得人生的幸福,教師自己要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是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我們要把幸福帶給學生,首先我們要時時感到幸福。我們有讓人羨慕的帶薪假期,我們有天涯海角的桃李,我們有那么多外出培訓的機會,我們雖然沒有獲得太多,但已經夠多了!
只要教師個人和學校領導共同努力,作為一名教師是絕對幸福的。
長期以來,在校園里,教師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由于工作壓力過大而帶來的職業倦怠,使校園里的青春活力已大打折扣。給人健康,首先應當自己健康,給人幸福,首先應當自己幸福,各就各位,在自己的崗位上發該發的光,散該散的熱;把你該干的事干好,把你不該干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干;把你該管的事情管好,把你不該管的事情拿給別人去管。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明白這些基本的道理,也許事情會變得很簡單,教育會變得很和諧。
如果在具體的學校管理中,能夠做到真正為教師著想,切實減輕教師的心理負擔,教師就會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工作激情。給教師一個說話的機會,教師才能從心靈深處和領導心意相通,才會自主地參與到工作中,才能感受到工作的快樂。
學校時時惦記著教職工的切身利益。職工家屬有困難,工會必須登門看望;職工生病住院,工會必須派專人慰問;職工結婚生子,工會必須前往祝賀;職工失去親人,工會必須登門探望;牽涉到職工切身利益的事,工會必須過問。工會深人實際為教職工排憂解難,使我們切實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有人說,這世上有二件東西屬于自己,一樣是知識,一樣是身體,財富只能算一半。也有人說,身體是數字中的“1”,其余都屬“1”后面的“0”,都道出身體是一切工作的本錢。身體是幸福的重要資源,好的身體不僅僅來自于持久鍛煉,只局限于操場,校長在創造良好的身體鍛煉場所,倡導鍛煉身體的理念同時,更應多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
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踏著時代挑戰與競爭的步伐,教師們肩負起了沉甸甸的壓力。處理不好無時不在影響他們的健康心靈。由于個性的差異,若將壓力千篇一律地壓在每個人身上,就會使有的教師不堪重負,以致身心疲憊、積勞成疾。校長必須根據教師們的特點,仔細考慮壓什么,怎么壓,才能壓出名師,壓出成果。如何幫助緩解壓力,減輕壓力或者變外加壓力為自我加壓,才能有助全體教職員工的身心健康,防止壓力的轉嫁,讓校園頻現矯健的身姿、活躍的人群和爽朗的笑聲。
平淡的心態可以在主觀上給自己制造幸福,而平淡心態的前提是學校領導可以努力的,給教師一個平等的地位,一個陽光的承諾和公開的目標,一個公平的施展舞臺,一個合理公正的操作制度等,對事不對人,以法治校,以規管人,讓教師們愛校如家,有條不紊地教書育人,以靜止動,真誠做事,坦誠待人,面對現實,笑談發展。
當我們面對困難或挫折的時候,如何看待,就決定了你幸福與否,很多時候,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看待問題,你就會覺得天空不再那樣昏暗,也會擁有陽光般的人生。比如:有學生成績不合格,那表示他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待我開發;有人對我提出批評建議,那表示他們在關注我們的工作,而且想幫助我;若學生碰到無法解決的問題來找我們,那表示我們得到了他們的信任;學生發生沖突事件,那表示他們有自己的主見,可以善加引導;一個學生存在很多問題,經常要到辦公室作思想工作,那表示我們會更深入地了解該學生,增加了很多交流的機會,他會更加記得我。在匆匆忙忙的步履中,教師職業的特殊性,使工作和休閑時間分不清界限。我們隨時可能被學生、家長“打攪”,隨時就進入工作的狀態,許多教師幾乎忽略、遺忘了休閑。所以,教師也要學會給自己幾縷閑暇,這樣,教師的人生才不會感到枯燥,講課才不會干澀,才會知道如何讓教育芬芳彌漫,才會讓教育人生道路更精彩。只要我們記得:快樂是一種美德,微笑是一種力量,歌唱是心靈的陽光,簡單就是享受,優秀是一種習慣,成功是一種心態,清白是溫柔的枕頭,幸福是靈魂的香味。
作為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健康、良好心態呢?北京師范大學肖川教授概括了四句話十六個字: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如果做到了這四句話十六個字,那么,我們的生活必定充滿陽光,我們的生命必定絢麗多彩,我們的事業也必定卓有成效。
(本文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