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愛,那可是無微不至的,也是全方位的,尤其是當媽媽的,天生為了寶寶就操不完的心,所以說母愛的偉大也是大家所公認的。尤其在寶寶剛出生之后,關于他的養育問題,媽媽們更是緊張得不得了。當然了,媽媽們的操心和緊張,其實她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寶寶,也都是想讓寶寶能夠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不得不承認,過多的愛。
對于寶寶來說似乎也成為負擔,尤其在下面這幾件事上,寶媽們不要操心過度!
一,不停地給孩子把屎把尿
在老一輩和新一代的年輕夫妻之間,他們在這個問題上似乎已經有了代溝。年輕人建議給孩子穿上紙尿褲,慢慢的他自己就會有自動排尿的功能。而老年人認為,從小就去給孩子把屎把尿,也能養成他們的一種好習慣。到底哪個對哪個錯呢?
其實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他們對于排尿就會養成一種自我意識。在那時候寶媽順勢地進行引導,他們也就不會再尿褲子了。而如果按照老人的意思,很早就開始把屎把尿,不但不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主排尿的功能,反而會因為家長太勤快,造成孩子尿頻脫肛甚至肛裂的后果。
二,害怕孩子缺鈣,盲目的各種補鈣
寶媽不知道從哪里看到文章說寶寶晚上出汗那是缺鈣;有著枕禿的現象也是缺鈣;半夜里一直哭鬧不睡覺,也是缺鈣的現象;走路晚,頭型不好看也是缺鈣。簡直把所有孩子小時候的缺點通通歸結為缺鈣,自然也不得不提高自己的重視度,來給孩子補鈣了。
但是事實上,無論是吃母乳長大的孩子,還是喝奶粉長大的,只要能夠吃飽,奶量足夠,里面含的鈣元素都是充足的。到了半歲以后,隨著孩子適當地添加輔食,更不容易缺鈣了,所以在這里勸告各位寶媽,千萬不要胡亂給孩子補鈣。
三,擔心孩子吃不飽,不停地追在屁股后面喂
孩子在小的時候不會說話,不管是餓了渴了或者是不舒服,都會以哭來警示大人。而父母總是擔心他們吃不飽,因此只要一哭,就著急的去喂奶,這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寶寶的食量是根據自己的體重還有年齡來決定的,如果我們枉顧他的年齡,而每天只想著讓他多吃一點,再吃一點,慢慢的他的胃就被撐大了,難道你想養一個有著肥胖癥的孩子嗎?你這樣的行為勢必會給他的成長造成隱患。
四,半夜總把孩子叫醒喂奶或者是小便
孩子的成長要在深度睡眠中進行,生長激素在這時才能旺盛的分泌。而很多家長生怕孩子半夜餓了或者是被尿憋的尿床,所以就到半夜把孩子叫起來,讓他吃奶或者小便。這樣的行為是非常錯誤的,不但大人睡不好覺,還把孩子的生物鐘給打亂了,慢慢的還會影響到他的身高發育。
五、怕孩子凍著冷著,在什么時候都捂得嚴嚴實實
孩子在小的時候,自身的體溫調節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家長要根據氣候和溫度來適當地給孩子增減衣物。千萬不要認為孩子怕冷,怕把孩子著涼,就給他捂得嚴嚴實實。
穿得過多,捂得過厚,會導致孩子有高熱缺氧的現象。尤其是晚上睡覺,不要給他穿太多的衣服,給孩子準備一個小床,放在父母的大床邊,讓他單獨睡在上面最好。
六,太注重衛生,不停給寶寶清潔
講衛生那肯定是好的習慣,但是有的爸媽對于衛生過于苛刻,甚至到了潔癖的地步。寶寶在外面玩耍摸一下滑梯,他們就需要用紙巾給他擦手,這樣過度的清潔,不但會損傷孩子的皮膚,還會將身體微生物的群落給打亂。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興致非常高,你這樣不斷的去打擾他,他肯定也是非常煩惱的。
這些可能你們認為非常干凈的東西,對于寶寶來說卻有很大的殺傷力,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是紙巾。每個寶媽出門可能都會身上攜帶著,但是它里面含有很多的消毒劑成分,比如說清潔劑、殺菌劑等等,這些東西對孩子的皮膚腐蝕是非常大的。
濕紙巾大多是給寶寶擦手,他們的小手經常會塞進嘴里去,這樣無形之中就會把消毒劑吃到嘴里,同樣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健康。
寶媽對孩子的照顧和愛心是人之常情,但是在這幾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度的去操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