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 翟子剛教授
到了春天,天氣逐漸變暖,自然界萬物開始復蘇,人也要順應自然的變化,春天開始要適當地開展戶外活動,調動身體。但是對于膝關節疼痛的人,什么時候活動都不方便,畢竟膝關節疼痛難忍,戶外活動就大多都不適合了。早春的天氣還是有些寒涼的,我們知道有“倒春寒”、春風透骨這樣的話,所以此時不能掉以輕心,要特別注意避免膝關節受寒,以免加重疼痛。
膝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癥狀多表現為膝蓋紅腫痛、上下樓梯痛、坐起立行時膝部酸痛不適等。也可表現腫脹、彈響、積液等,如不及時治療,則會引起關節畸形,殘廢。在膝關節部位還?;加邢リP節滑膜炎、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膝關節游離體、腘窩囊腫、髕骨軟化、鵝足滑囊炎、膝內/外翻等關節疾病。膝關節炎是膝關節的常見疾病,常見的關節炎類型有以下5種:
&骨性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汗顷P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一般認為是慢性進行性退化性疾病。以軟骨的慢性磨損為特點。常在中老年發病,在疾病的初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或癥狀輕微。早期常表現為關節的僵硬不適感,活動后好轉。遇劇烈活動可出現急性炎癥表現,休息及對癥治療后緩解。
&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關節炎的炎癥性類型,早期以關節的滑膜炎癥為主,繼而侵蝕關節軟骨,造成關節功能的嚴重喪失,晚期殘留嚴重畸形。類風濕性關節炎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以年輕人居多,通常累及雙膝。
&代謝性關節炎(痛風):代謝性關節炎(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導致的尿酸沉積關節導致的關節疼痛不適,初時多單個關節,且以大足趾的跖趾關節多見。血尿酸升高,關節的滑液檢查可查到尿酸結晶,尿酸結石沉積于關節周圍。
&感染性關節炎:創傷、感染性關節炎是膝關節創傷后逐漸出現的關節炎。臨床表現與骨關節炎相近,有明確的外傷史。
&神經病性關節:神經病性關節病(neurogenic arthropathy,NA)又稱Charcot關節,是由關節本體感覺、痛覺障礙,失去保護性反應,反復遭到損傷而引起的繼發性關節病。早期關節紅腫、發熱,多無疼痛,少數可有持續性疼痛,關節活動時疼痛加劇。晚期由于關節囊和韌帶松弛,發生關節半脫位或完全脫位。
膝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年齡越大,發病率就越高。研究顯示,60歲以上老人的膝關節炎患病率為50%,超過75歲,患病率更是高達80%。超九成的膝關節炎患者疼得厲害才去醫院看病,一些患者從出現疼痛到確診的時間長達2年之久。目前,骨關節炎已是成人殘疾的第二大原因。那么,除了年齡因素之外,膝關節炎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膝關節炎的病因
1、體重過重:體重過大會增加關節的負荷,并會由于姿勢步態運動等因素,導致關節生物力學改變,體重超重,特別是超重的婦女,患膝骨性關節炎的可能性較大,研究提示婦女的肥胖和膝骨性關節炎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2、關節損傷:關節或關節附近的創傷有時會誘發骨性關節炎,如骨折波及關節面、韌帶撕裂導致關節失穩,以及半月板撕裂引起關節軟骨的異常磨損等。如膝關節韌帶損傷、脂肪墊損傷、半月板損傷、創傷性滑膜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等都會引起膝關節疼痛。
3、關節過度使用:膝關節長期用力快速屈伸,增加關節軟骨的磨損,如頻繁快步健身走、自行車、羽毛球、登山、登樓梯等活動,某些使關節反復受到應力刺激的活動,如頻繁或反復地抬舉重物及蹲、跪等動作,可造成關節的損傷,引起軟骨退變。
4、風、寒、濕、邪侵襲:由于膝部的血循環較差,易受風濕寒邪侵襲,乃至傷及膝關節。如涉深水、運動后沖涼、久坐久臥濕地、漁民海上作業、農民在大棚內長時間工作、在冷庫工作者缺乏防護、女性冬季穿短裙或經期產后下肢受寒等都容易受風寒侵襲而患病。
5、退行性病變: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關節腔粘液分泌減少,關節軟骨干燥,逐漸磨損、變薄,關節骨質增生加之關節周圍肌肉生理性萎縮,韌帶彈性減弱,膝關節活動能力逐漸減退。年齡增大,骨量減少,骨質疏松。單位面積上承載能力下降,從而導致的退變。
酒燒雞蛋祛風濕
用3個紅皮雞蛋洗凈擦干,放入鋁盤或瓷盤里,再倒入50度以上的白酒,以不浸沒雞蛋為宜。先把盤底加熱一會,再點燃盤中白酒,燒至火滅。然后將雞蛋和剩下的酒一同吃完,然后馬上蒙頭睡覺。時間最好在晚上。病輕者一天吃一次,病重者連吃3次?;蛘邷蕚浼t糖150克,鮮姜250克,老黃酒500克(質量好的)。將鮮姜切成小塊,然后榨碎,用消毒紗布包起來,將姜汁擠出來,取其汁,與紅糖、老黃酒攪拌在一起,放鍋內燒開,約兩大碗,分兩次在晚上睡前喝下。喝完第1碗后,躺在床上蓋上被子發汗,出汗越多越好。約兩小時,汗不出了,再熱第2碗喝下,接著出汗,待不大出汗了,慢慢掀開被子,不要著涼感冒,換好衣服,就可睡覺了。炎癥較輕的,一次就好了,炎癥稍重的,需兩次。
從上面就可以看出膝關節炎患者如果想早日康復,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病癥程度是嚴重還是輕度,如果是處于急性水腫期的患者,只能靜臥休息,此時沒有分清情況就進行劇烈運動反而對身體不利,過了這個時期可以用泰致消消痛貼貼于疼痛部位,其有效成分可透過皮膚直達病灶,緩解九成以上患者,能夠及時有效的防治膝關節炎。其實我們的膝關節就像汽車一樣,也有它的使用壽命,你保養得好,愛護得好就能使用更長的時間,讓它更好地為你服務。因此,平時我們應該善待自己的膝關節。
(1)保護膝關節
在運動之前一定要注意做好準備工作,盡量使用護膝,避免膝關節的損傷,運動時,可能會在奔跑的時候,不小心出現摔倒,很容易給膝蓋造成外傷,如果膝關節受到了外傷,要及時處理,以免給膝關節炎留下可乘之機。
(2)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
參加戶外運動(如扭秧歌、打太極拳等)之前要做好準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增加下肢的柔韌度和靈活性,讓膝關節活動開以后再參加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韌帶和肌肉組織;打太極拳時,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下蹲位置不宜過低,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3)適當的膝關節炎運動
由于年齡因素導致膝關節慢慢出現退變,關節的抵抗能力也不斷減弱,所以大家平時多注意鍛煉,例如:跑步、打太極、跳舞等,鍛煉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而定,不要盲目鍛煉,也不要做劇烈運動對膝關節造成損害,適當的端麗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