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發孩子智力
孩子智力發展的殺手: 1.偏科。偏科不正確,“偏老師”才是真的。多半孩子是由于不喜歡老師,從而不喜歡這個科目。 2.不懂得腦力勞動的規范規律。當我們大腦處于“放松活躍”狀態時,我們能更快、更有效地吸收信息,孩子在良性情緒下正常使用大腦,是絕對不會把大腦用壞的。 3.“我是笨孩子”的自我觀念。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孩子是不是那塊料不可能是天生的,關鍵還在于后天的啟蒙和培養。 4.教育方法不得當。只有學習新的教育方法,才能稱職地做好父母,才能成功地教育孩子。利用好教育網站的的家長課堂。 5.破壞性的批評。同孩子講話也一樣要負責任,講藝術,不能妄下通牒。 6.強迫孩子學習。強迫孩子學習,就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扼殺了孩子的主動精神,開發智力根本無從談起。 7.期望過低。高期望與現實可預期的遠景相結合,孩子才可能發展起來。 8.錯誤的比較。對孩子不要強求,更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其他孩子相比,這樣只會使孩子更加抬不起頭來,變得陰郁或者逼他走向反面——憎恨。 9.沒有培養出興趣。孩子的學習興趣就像在野地里點燃篝火,因為沒有避風的地方,如果不注意就會被風吹熄。 10.自我價值嚴重缺乏。我們給予子女最好的遺產就是放手讓他們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兩條腿走自己的路。 11.消極情緒。保持良好的積極心情是每個人的愿望,愉快穩定的積極情緒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心理條件。 開發孩子智力的方法有:拼圖、積木、繪畫、做游戲等,但最好的方法是送他去幼兒園、托兒所,讓他在與同齡人的交往、游戲的過程中自然發展。激發孩子對電動玩具進行拆裝的興趣,這個拆裝的過程,不但能夠開發孩子的智力,而且還能夠培養孩子對數理化的學習熱情。然而,很多家庭給孩子買回電動玩具,只是讓他玩玩而已,一旦孩子將它拆壞了,便毫不吝嗇地預以訓斥,豈不知,正是這種重財輕人的做法,扼殺了孩子的興趣和創新實驗能力。 怎樣利用書開發孩子的智力 好的圖書既能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又能激發他們豐富的想像,啟迪思維,陶冶情操,增長知識,是孩子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我們要幫助孩子有效地閱讀。由于孩子年齡小,不懂得怎樣去看;有的看書的目的性不明確,無目的地亂翻,很快就將一本書翻完;有的把圖書倒著看也不曾察覺;還有的只會講書上有什么人,什么動物,而不懂得各張畫面之間的內在聯系,因而不能從閱讀中受到更多的教育。針對這些情況,爸爸媽媽要注意: *首先教會孩子怎樣看書,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要一頁一頁地按順序看,看的時候要仔細,要注意看懂畫面上有什么人物、事物,他們在做什么,從而理解畫面上所表達的意思,逐步養成看完后能知道其完整的故事情節、內容。 *在看書畫的時候,成人可適當地進行提問,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故事。提問的安排前后不一,可在看書或講故事前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看,去聽,然后從故事中找出答案;也可在看書或講故事中間造成懸念,提出問題,讓孩子通過思考來解答;還可在聽、看完故事以后,進行提問,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內容、主題,從而促進孩子的思維能力的發展。 *對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還可讓其在看完圖書后,復述故事的內容。在復述的過程中,成人要認真地聽,對個別問題還可以提醒或糾正,從而鍛煉孩子的理解力、記憶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在孩子看書的過程中,孩子不能理解的或比較難理解的字詞,成人應耐心地解釋,盡量使問題具體化,使他們易于理解,并有意識地讓孩子用字組詞,用詞說一句話,從而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給孩子提供一些故事、兒歌或淺顯的古詩,在孩子熟悉理解的基礎上,成人可以鼓勵孩子畫出來,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分析判斷力。對于孩子比較難理解的一些詩詞,也可利用畫面,幫助孩子理解,如古詩“望廬山瀑布”、“鋤禾”等。 *適當選擇一些優美的文學作品,讓孩子欣賞,陶冶其情操,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 *孩子看過的一些舊圖書,不可隨便扔掉,要注意保存,引導孩子通過剪、粘貼、重新組成新的畫面,從而創編成一個新的故事。 *盡早地給孩子提供閱讀的機會。
(一)豐富知識,開拓眼界 智育包括發展智力,掌握知識技能兩方面。單純灌輸知識,機械地背,容易抑制學 生智力的發展,如果不從掌握知識技能和活動來發展力,搞什么單純的智力訓練,也只能是一種訓練的游戲,沒絲毫的價值。因此,要發展智力,必須正確處理智力與知識的關系。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離開了掌握知識的過程,智力就成為無源之水、無草之木。例如,狼孩,因沒有掌握人類知識的過程,所以不具備人的智力,他有狼一樣的生活能力,卻不具備人的思維能力。又例如一對雙生子,出生后不久,一個生活在密林中,一個生活在大城市。他們長至四歲左右時,林區的孩子來到城市,此時對他們進行智力測驗,結果林區的孩子身體強壯而智力差,因為林區的孩子接受文化科學知識少。 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智力能否順利發展,還要看給兒童傳授知識是否全面,方法是否得當。 如果僅僅引導兒童(學生)片面地學習某一方面的知識,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知識,則不僅不能促進智力發展,甚至會妨礙智力發展。有的孩子學會了加、減、乘、除及乘方、開方運算,但不一定表明是智力高度發展。因為這是一種在多次練習的基礎上形成的熟練運算。中間缺少創造性和思維成分,只是一種主要靠記憶和熟練完成的技巧。如對一個6歲的兒童進行測驗,可以說明這一點。他可以做多位數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在符合速算法則的范圍內,計算速度很快,超過具有大專程度的人,但給他一張同年級學生其末考試卷,其答卷速度和同年級的優等生差不多。對他進行記憶廣度、圖形知識、智力游戲等測驗,成績和同齡兒童基本一樣。綜合各項指標說明,該兒童只是在算術方面接受了大量速算法的訓練,表現異常,在其他方面與同齡兒童差不多。由此可見這種訓練對智力有好處,但長期停留在這一點上,不僅不能促進智力發展,而且會形成智力發展的障礙。如有一個11歲男孩子隨時給他1880~1950年時期的任何一天,他能立即說出是星期幾。他的加法更驚人,10到12位數相加,只要數字一念完,他馬上就能說出答數。但他的一般知識卻不如同齡兒童,許多詩句倒背如流但不知意思,他不能進行邏輯推理,涉及到抽象概括的事,他就目瞪口呆了。 另外傳授知識不得法,也會成為智力發展的障礙。如死記硬背,“滿堂灌”,“填鴨式”的方法,都會成為智力發展的障礙。當然,練習甚至背誦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須有利于智力的發展。在背誦中要注意材料的邏輯加工,內在聯系,更好地發展記憶力,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引起智力的量變和質變。 智力和知識截然不同。不能以掌握知識多少作為衡量智力高低的標準。知識的掌握依賴于智力的發展水平。如25+18=?有的孩子用(25+15)+3=43來計算,有的孩子用數手指頭的辦法計算,有的孩子利用實物符號計算。雖然答案一樣,但智力大不相同。 智力的形成比知識的掌握要慢得多,智力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而知識技能完全是后天學習獲得的。智力發展有一定限制,到一定時期停止。有的認為16歲是頂峰,有的則認為可達30歲。知識的掌握是無限制的,智力發展停止了,知識可在智力停止發展后不斷獲得,智力不能傳授,而知識是可以傳授的。 (二)發展幼兒的語言 語言是人思維的物質外殼,它調節支配著人的一切心理活動的發展。沒有語言的發展,就沒有人的心理發展,更談不上智力發展。1~6歲的兒童是口頭語言逐漸發展的關鍵時期,許多有作為的科學家、藝術大師、文學家等,都有良好的語言訓練。如法國的法學家威特、大詩人歌德,都是在5~6歲前接受3~6門語言訓練的,在此基礎上啟迪智慧,后來才成了不平凡的人。 (三)利用多種藝術形式啟迪孩子的智慧 音樂、美術、故事都是具體形象的教育,它生動、活潑、有趣。孩子喜愛它們,它們是發展兒童智力的最有效方法。 (四)游戲是兒童智力開發的手段 游戲能使兒童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五)勤用腦、會用腦 人腦是人的心理器官,是智慧的物質基礎,智慧與心理不能自然產生,需人堅持不懈地學習。大腦皮質細胞有特異功能,一定數量的神經細胞往往構成好似“0”形的神經環路,許許多多神經環路組成相當復雜的神經網絡體系,腦就通過這些網絡體系實現它的功能。腦子里的神經環路,極少數是先天建立的,絕大多數是靠后天勤奮學習,實踐建立和鞏固的。因此,早用腦、勤用腦能促使神經環路功能的建立、強化和鞏固。 人的智力表現在7個方面,不要僅僅發展培訓他較強的那一種智能。這種培訓始于 B B降生之時。 早教兒童專家在考慮孩子的智力時總要從整體上來觀察。心理學家霍沃德·加德納的多智能理論強調有很多方面顯示孩子是聰明的。 在幼兒期,孩子們學習如何與他人在一起和如何滿足他們的需要,這些因素與很多其它因素一起促進孩子們的智力———有些東西太復雜,以致無法用一種標準化的測試來衡量,或者由孩子們學說話或走路如何快來確定。 根據多種智力理論,我們每人擁有7種“智能”,或在7方面表現人為聰明的。有人用手便利;有人善于詩文;有人唱歌出色。每一類型的智力賜與我們某種東西奉獻給這個世界。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是每一種智力在我們生活中自我表現,每個人都與眾不同。 通過認識多種智力,我們能夠幫助孩子們提高他們個人的能力。但如果沒有給他一個機會開發這個世界,根據他的技能工作和發展他自己的能力,就不要過早地給學齡前兒童貼上像未來科學家、會計、藝術家、田徑運動員之類的標簽。 理解多種智力意味著更多地關注個人的特征。想象一個人除了寫詩或解決幾何問題外,什么都不會將是怎樣。每天的日常生活,如開車或烹飪等等,一個人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才能適應生存。 語言智力———記者、律師和作家經常表現出語言能力。這些人善于寫作或說話來與人交流。 邏輯智力———擁有驚人邏輯數學智力的人善于因果關系的推理和思維。科學家、會計和電腦程序員一般都有這種能力。 圖畫智力———也是空間智力,這涉及到圖畫或想象思維。這種人能跟定方向,或能精確地描述視覺和繪畫。 音樂智力———這種智力能跟上音樂的節拍,唱準調和分辨不同音樂選集的不同。這種人能構思和欣賞音樂曲調。 體能智力———個人身體活動智力,能控制他們自己的運動。這涉及的不僅是室外運動,而且也是室內活動,像縫紉和織地毯。 人格智力———這類人有回應他人、理解他人和與他人共事的能力。這種互動的人格智力是能從他人眼中看出來的天賦。 自我智力———這種人傾向沉思默想和能易于接近自己的感情。有內在人格智力的人能自我反省和喜歡沉思默想。 通過開發孩子們所有的智力,他們能成為生活的成功者。父母和幼兒教育者必須認識到在孩子身上出現的不同能力。有的孩子語言智力多點,有的孩子音樂多點———關鍵是大人要讓孩子們表現他們自己。如果孩子們有機會在他們所喜歡的領域學習,并在其他不強的領域發展,他們將會在更多的方面發展,而成為多方面的智者,而不再是單方面的智者。 孩子智力開發越早越好,最好是從孩子降臨人世之后就開始著手,而不必等到孩子懂事才開始。針對人必須具備的7種智力,對孩子進行全面的培養教育。在訓練過程中,家長要留心發現孩子的特長,但不能片面強調孩子的特長,因幼兒在成長發展過程中,這種特長會因年齡段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有些父母雖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培養教育自己的孩子,后來孩子的興趣改變,特長轉換,而讓父母前功盡棄。但我們也不否認有些孩子的天才很早就顯示出來,并為他以后的一生發展奠定基礎。對這種特殊的天才或稱超智兒童就要特別輔導教育,而讓他迅速發展,早日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