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業到底如何走?未來的趨勢在哪里?當下,農業投資如何投?農業君梳理了15位三農領域領軍者的觀點和看法,希望幫助各位農業老板及創業者把握時局、突破前行。
1、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農業轉型需企業與農民聯動
擅于布局產業鏈的新希望業績直線飆升!2016年公司海外市場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2016年海外市場實現收入50.89億元,同比增長17.26%。目前,公司已在越南、菲律賓、孟加拉、印度尼西亞、 柬埔寨、斯里蘭卡、新加坡、埃及、土耳其、南非等國家建立了公司和飼料工廠投產或新建。
2017年是公司新三年戰略規劃的第一年。根據新希望制定的2017-2019新三年戰略規劃,公司將進一步地打強飼料基礎,發展世界領先的專業化飼料競爭力;同時以具備產業鏈條件的區域為基礎,轉型成為以“基地+終端”為基本模式的國際化農牧食品企業。
在農牧端,三年內,以布局養殖及原料優勢區域為主,以片聯飼料產業集群為輔,打造1000萬頭生豬產業;在食品端,打造新希望六和出品品牌;在國外市場,區分綠地發展區域和投資并購及合作區域。
新希望戰略規劃——食品企業,面臨企業轉型的十字路口,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認為農業轉型需企業與農民聯動。
劉永好認為:我們希望從一個簡單的農業生產企業,變成一個養豬肉蛋奶產業的服務商,這就是我們的轉型。同時,現在中國農村正在進行著非常深刻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農業規模化正在蓬勃地興起。因此,無論是品種、資金、技術、市場、防病、治病等畜牧業需要的各類條件看,規模化的養殖更像是企業運作,這些條件農民都是不懂的。所以,新希望這時就會為農民提供上述各類條件的服務,幫助農民運作好規?;酿B殖廠,從而形成聯動機制。
2、溫氏股份董事長溫鵬程:未來農業主體是專業化的新型職業農民
采用“公司+農戶”的獨特模式,溫氏股營收和業績年年暴增。2016年公司營業總收入593.6億元,同比增長23.05%;營業利潤 125億元,同比增長86.01 %;歸 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9億元,同比增長89.99%。
同時,擔任董事長職位多年的溫鵬程辭職,由副董事長溫志芬接任,溫鵬程被聘為名譽董事長。
對于未來,溫氏將發力生鮮行業!新任溫氏領軍者溫志芬透露,溫氏目前有50多家生鮮連鎖店,未來有信心做到5000家。有分析認為,以每家店500萬營業額算,5000家生鮮店年營業額可達250億,相當于再造了一個溫氏集團。
但溫氏,依然不會放棄原有的模式,尤其是對職業農業農民的培育與合作。溫鵬程認為未來經營主體必然是規?;洜I。那么適度規模經營就要有懂技術的人、懂生產經營的人、懂公司治理的人,形成一批分工明確的新型職業農民。中國農業的發展趨勢是,從原來單個的農民作為生產單元,變成有組織的生產機構。當然,在這過程中,還是要依賴很多分散的農戶做生產單元,但這個過渡期不能太長。
溫鵬程還表示,其實,現在許多人對農民的認知是過時的。按照以往的觀念,種地的、養豬的、種菜的就是農民,農民是一種身份而不是一種職業。但在現代農業階段,農民是一種職業而不是身份。我本人在公司職務是董事長、社會職務是人大代表,但職業是農民。
3、本來生活CEO喻華峰:生鮮電商門檻不低 供應鏈和物流是壁壘
本來生活的三大業務,B2C主要是本來生活、P2B包括本來集市、本來果坊和O2O本來便利。
但201年6“本來生活”宣布“ 本來便利”并入“本來生活”同時更名為“極速達”。
本來生活CEO喻華峰,今年要全面升級O2O,目前的調整的方向是:三條業務線都開展O2O,都與線下深度融合。
其實,實則布局新零售,但新零售的核心愛供應鏈和冷鏈、物流。
對此,本來生活創始人、CEO喻華峰在五周年慶典上演講時表示,很多人對生鮮電商存在誤解,覺得行業門檻很低,事實上恰好相反。供應鏈和物流配送是服務品質控制的核心競爭壁壘。
喻華峰認為,生鮮電商行業最有效的商業模式還在探索之中,競爭還遠未達到最激烈的時刻,用戶的習慣還在變遷之中,需要更多企業和有識之士參與,我們相信生鮮對于電商和零售的價值,不僅還遠遠沒有顯現出來,而且還沒有被人們真正的體會到。同時,在這個沒有捷徑可走的行業里,只有堅守品質,有著最大的耐心和最漫長的堅持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和最大的回報。
4、水木九天創始人王曉慶:蔬菜工廠是我國解決生鮮的一把“利器”
水木九天主營包括無土栽培、蔬菜種植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是一家從事農業技術、農業計算機、農業軟件開發并打包出售一系列農業技術支持的“互聯網+”農業公司
其中,5月9日,據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曉慶披露,水木九天已經完成3000萬Pre-A輪融資,由融信投資領投,新華都和韓信跟投。
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完成500萬天使輪融資,由東升科技園、視得清領投,水木博展科技和創始人王曉慶本人跟投。
王曉慶認為,吃是剛需,這也是未來發展蔬菜工廠的一個必要因素。同時,現在我國人口出現老齡化問題,如果想要健康那就要有好的環境、安全的食品。所以不管屬于什么人群,首先食品是安全的。好吃的。能消費得起的。所以蔬菜工廠應運而生。在發達國家已經領先我們十幾年進行大規模發展,未來肯定會是一種趨勢。
5、蔣高明:高效農業是破解食品安全問題的最佳途徑
中國生態農業的倡導者,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蔣高明蔣高明認為,現在我國農業產業形勢嚴峻:第一,糧食產量不足,進口的壓力非常大,已突破9000萬噸;第二,農民種地積極性下降;第三,化學物質投入居高不下,污染嚴重。多年實驗表面,生態農業是一條解決我國目前農業困境的有效途徑。
因此,發展生態農業為上策。
同時,蔣高明認為:我國食品安全與生態安全問題雖總體可控,但暴露的這些新動向卻不容樂觀。要扭轉上述不利局面,必須對農業生產與食品加工過程進行糾正,從源頭凈化食物鏈,這就需要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高效生態農業表現為“三高”即產量高、營養高、效益高。該模式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也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高效生態農業將農業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生態旅游綜合考慮,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種新型農業模式。
6、一畝田CEO鄧錦宏:互聯網+農業是“風口”也是“長征”
2009年,鄧錦宏在百度工作時接手一個鄉村信息化項目,2年的農村奔波,讓他加深了對中國農村的了解,也萌生了農村創業的想法。于是,2011年鄧錦宏離開百度創辦一畝田,并把他的“詩和遠方”定位在農村。
一畝田作為我國眾多農業電商創業力量之一,一端服務批發商與規模采購商,一端服務農民和產地,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和互聯網化機制,幫助農產品原產地實現高效率和精準的產銷對接,實現農產品在合理的物流距離、合理的交易價格、合理的交易結構等條件下成交。
鄧錦宏認為:“農業電商總體上處于不盈利狀態,一方面說明了這個行業剛剛開始,還處在教育市場和積累市場效應的過程,另外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農業的巨大復雜性和新興機會性并存?;ヂ摼W+農業不僅僅是一個大風口,更是一場需要業界同行長期探索的‘長征’。‘長征’路上,政府作為農業電商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承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就像幫我們掃掉很多冰山的掃冰船,有了政府的助力,我們的發展會更快。''
鄧錦宏還認為互聯網+農業是在為中國農業巨人做減法。減什么?減去傳統供應鏈中那些阻礙供應鏈優化的弊端,減去農民跟風種植的守舊觀念,減去信息閉塞之苦,減去組織無力之痛,輕裝上陣,重構供應鏈,相信經過未來五年的努力,中國農業必將借力互聯網,實現“轉彎超速”。
7、鴻軒農業CEO徐鴻飛:養殖業需要布局“深加工領域”
鴻軒農業成立于2008年,注冊地江蘇如東,是以生態養殖、品牌蛋品銷售為主體,功能飼料研發、蛋品深加工、生物科技、環保新能源為輔助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集團企業。
同時,在資本化運作上,先人一步。鴻軒農業喜獲超3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并在鴻軒盛典上發布了垂直生鮮電商+產業金融平臺“小巨蛋Power Eggs”APP。
2017年7月7日,江蘇鴻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與泰州市梅香食品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鴻軒農業上??偛颗e行、開啟強強聯合序幕。
鴻軒農業董事長徐鴻飛表示,當前整個雞蛋產品市場上品牌蛋少、深加工少、雞蛋產品的開發利用少。鴻軒農業與梅香食品的戰略合作,不僅在于拓展區域版圖,更是希望在雞蛋行業全面“品牌化”、“深加工”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加速搶占雞蛋行業的市場份額,從而形成規模、品牌優勢。
8、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化肥行業走出發展困境需聯合協作
作為老牌農資大佬企業,在轉型升級上注重趨勢與新業態。金正大大力新型肥料,并耗資千萬打造農化服務團隊。
但,面對肥料行業的困局,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認為,化肥行業要想走出發展困境、實現轉型升級,唯有樹立聯合協作、融合共享的發展理念,通過優勢互補、抱團聯合發展,才能做強做大,實現可持續發展。
萬連步認為:未來10年,將是我國經濟深度調整、行業快速整合的10年,也將是化肥行業持續創新、新型肥料高速發展的10年,更是行業聯合協作、融合發展的10年。因此,基于這樣的理念,金正大充分利用技術創新成果,努力通過輸出技術、品牌和服務,致力于與上下游及同行業廣泛開展聯合協作。
9、艾米會CEO唐飛:共享農場成為趨勢
艾米會聯合創始人兼CEO唐飛,就懷揣著“慢下來,享受每一個自然成長所帶來的快樂,世界會變得更美好”的小目標和大理想,為城市家庭種植胚芽米,為愛定制共享農場。
艾米會創始人兼CEO唐飛介紹,艾米打通鄉村供應端和城市需求端,獨創生態農業、智能農業、規劃建設、跨界生活、定制服務、全球共享六大標準體系,把鄉村大量優質土地改造成既標準統一又各具地方特色的艾米共享農場,徹底激活鄉村低效利用良田,提高鄉村農民收入,建設美麗鄉村。城市家庭通過共享模式,獲得放心的主糧。
同時,唐飛帶領艾米推出的閑置農田托管計劃,無論是有引入生態農業的地方政府、大型農村合作社還是如鄉村主題公園、特色小鎮等鄉村旅游度假項目,如果有閑置的優質農田,都可以向艾米提供農田托管的需求,提供農田的基礎信息和檢測報告。經過環境審核后的農田,將會由艾米統一進行建設,搭配艾米有機稻田智能硬件系統,成為艾米共享農場的一員,由艾米負責所有的銷售市場,并且將為所在區域帶來巨大的會員消費人流,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10、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把休閑農業打造成農民致富的大產業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認為,農民是農村的主人,是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主體。堅持以農為本、農民主體的原則,有利于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有利于更好地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同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也是一個開放的產業,一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渠道。在目前農民自身發展能力弱,農村資金、技術、人才相對短缺的情況下,也需要工商企業和其它社會主體參與其中,拓寬支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路徑,引導更多的現代要素流向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推動其更快發展,更好地帶動農民、富裕農民。因此,我們要注入“新元素”。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開發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休閑旅游項目;允許返鄉下鄉的創業創新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鼓勵其從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要鼓勵“互助合作”。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鄉村旅游合作社,或與社會資本聯辦鄉村旅游企業;鼓勵農民以承包土地入股等形式與企業進行合作,不斷提高農民的資產性收益。要支持“自主創業”。探索農民自組織、自激勵、自就業的創業模式,積極培育創辦領辦休閑農業致富帶頭人,使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成為農民就地就近就業的重要渠道。
12、大豐收譚澤鑫:農業電商需要接地氣,從品質出發
大豐收創始合伙人兼投融資副總裁譚澤鑫,“農民小規模生產不是我們的客戶群體,做他們生意太難了。實話實說,互聯網公司還需腳踏實地,專注解決痛點問題,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譚澤鑫表示,農村電商一般都是靠口碑,只要效果好,用戶就愿意下決策購買。受互聯網的影響,農民的購買行為也越來越理性,如果對平臺沒有信任感,就算價格再便宜,用戶也會產生是虛假產品的懷疑態度。
因此,大豐收發展自營并不是打造自有品牌,而是和廠家進行合作。譚澤鑫表示:“我們現在傾向與和政府廠家合作,比較放心。
13、新希望六和副總裁、希望金融創始人陳興垚:農村金融并非阿里、京東模式
新希望六和副總裁、希望金融創始人陳興垚:京東、阿里的農村金融更像是電商下鄉,業務和模式的亮點有待驗證。農村金融需要在主流金融機構和民間資本之間尋找生存空間,一方面與農民建立緊密聯系,另一方面將這種聯系線上化。
14、京東集團CEO劉強東:電商扶貧要有責任和情懷
劉強東:京東到2021 年之前將可能成為中國最大的B2C 電商平臺,隨著我們面向技術的全面轉型,還將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商業體。企業越做越大,服務的用戶越來越多,我們對社會的責任也越來越大。我認為堅持正道成功、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為員工提供好的福利,以及以實際行動全力支持國家扶貧攻堅戰是京東當前最重要的社會責任。
同時,我本人來自農村,經歷過貧困,京東的員工很多也是來自農村,有的就是來自貧困家庭。我從小就立志要通過讀書來改變周圍人的生活,后來我創業,一直秉持這樣的觀念,不斷創造更多的機會來幫助周圍的人。
劉強東還表示:我對京東以商業方式進行精準扶貧的方式充滿信心,我相信這樣的方式將會卓有成效,比如我們的“京東扶貧跑步雞”項目,從一個想法開始不懈努力,克服大量困難,目前已經在貧困地區建立了產業鏈,由京東金融為貧困戶提供免息貸款,貧困戶用這筆錢購買雞苗、飼料,散養160 天后通過京東自營平臺進行銷售,每個貧困戶不需要花一分錢,就能獲得3,000 元的收入。
15、農村電商專家:農業生產的“風口”發生改變
農場電商專家認為,隨著互聯網發展、消費升級之后,在價值鏈的改造上,我們原來的農產品長期處于最低端,沒有退路。現在有了電商、互聯網之后,出現了很多提升農產品價值的方法,比如說眾籌、預售、定制、領養等。這些方式都有利于價值鏈的提升。
同時,傳統農業首先是個性化不足。傳統的農產品有一個問題是,大路貨居多,對消費者個性化的滿足還不夠。然后是體驗感不好,提到農產品,大家都覺得很土,包裝很差,現在你會發現,消費者對品牌的追求、對包裝設計的追求明顯地增強了。
魏延安惹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生產肯定要相應地調整,滿足現在的消費趨勢。農業部已經把農業政策調了幾次,把原來的高產等詞語淡化,現在主要是優質、安全、生態、綠色。這就說明農業生產的風口已經變了。
未來已來!農業即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唯有認準趨勢、跟隨潮流,才不會落伍。
作者:老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