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作為頭胎,要面臨一雙新手爸媽;老二天然在夾縫中生存,情商卻越來越高。但無論是老大還是老二,永遠都是爸媽心里的最愛。
——凱叔
若不是親身經(jīng)歷,真不敢相信:
都是同一個娘胎里出來的娃,差別怎會這么大?
周末的時候,我在廚房做飯,老大和老二就在客廳玩。聽著外面一副和諧的「表象」,我還是忍不住在門口偷看幾眼。
可沒想到,竟見證了老二「戲精」的一幕。
老大在擺弄自己的機器人,老二伸手就搶。
突然,老二一伸腿踢了老大一腳,老大生氣極了,不僅死抱著玩具,還要回踢還擊。
可沒想到,這時二寶緊接著一個「假摔」,眼淚就飆了出來,大喊:
媽,姐姐絆我。
姐姐一回頭,正和我目光相遇,而她的腳也正好落在妹妹腿邊。
若不是看到了「前情提要」,真是要以為姐姐欺負了妹妹。
才3歲而已,這精明的布局和反偵察能力,嘖嘖嘖,別說是老大了,連我都看得目瞪口呆。
都說老大照書養(yǎng),老二照豬養(yǎng),可為啥,老二的智商情商還是逆襲了老大一大截?
對天發(fā)誓,我可沒給老二「開小灶」。
說起來,懷老大時,我還特地吃了一堆營養(yǎng)素,聽了一堆胎教音樂,有老二時,因為懶,這些都省了。
難道是因為二胎時看了一堆宮斗劇,小妮子就無師自通了???
后來,和姐妹們一起嘮嗑,竟獲得一片贊同。
一堆老母親,不得不抱團承認:
嗯,老大憨,老二精,這就是顛覆不破的歷史真理?。?/p>
細細想來,當初養(yǎng)大寶的心思,堪稱每個媽媽的「涅槃」史。
從一個「啥也不懂,愛誰誰」的小姑娘,蛻變?yōu)橐粋€「耳聽四面,眼觀八方」的女強人,也不過就是一個孩子的距離。
誰不是第一次當媽,焦慮是必然的。
即使在懷孕前看了再多的書,這出生的第一天,還是因為沒奶,糾結(jié)要不要給孩子吃奶粉,就焦慮地脫了發(fā)。
第一胎,真真的是「精養(yǎng)」。
書上說新生兒洗澡的溫度最好是37度,我就拿著溫度計去試水溫,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 從不相信自己的手感,專門買了感溫勺,確保水溫OK了才敢進孩子的嘴; 給孩子買的玩具,一定是先消毒,每天娃睡后,都要掙扎著爬起來,一遍又一遍地消毒玩具、奶瓶……
甚至為此,還吃了不少虧。
和馬伊琍帶大寶的經(jīng)歷一樣,為了聽從專家所謂的「哭聲免疫法」,進行哄睡,我就狠著心去「訓(xùn)練」了她。
現(xiàn)在想來,后悔萬分。
等到老二的時候,依然也是愛到心坎里的,可就是不自覺地「放養(yǎng)」起來。
身體輕微黃疸,沒事,出了月子就好了;三四天的不拉屎,沒事,攢肚呢,這是正?,F(xiàn)象;甚至是嘴上磨起的小白泡,沒事,母乳寶寶都這樣;……
淡定自若的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我知道,其實這都是我在大寶階段經(jīng)歷過的。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人生如此美好,何須慌慌張張。
說實話,我都佩服自己,真是一回生,二回熟。
和閨蜜聊天,真是相當有共鳴。
有老大那會兒,她天天扒拉著書找「敏感期」,生怕漏了一個,錯過一生。她研究寶寶輔食,進行寶寶早教……活脫脫成了育兒達人。
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照顧,她還特地辭了職,全職陪娃,那育兒手帳做的,真叫漂亮。
可到了老二的時候,她該上的班繼續(xù)上,沒想到二寶啥能力都沒耽誤。
1歲的時候,二寶就會說不少話了,而大寶是到了近1歲半才可以的。
閨蜜說:
這是老大的功勞,那時老大3歲,正趕上話多的時候,和二寶交流得起勁,大人都做不到這么及時。
不止如此,驚喜一波接一波的。
下班回家,二寶就「巴巴」地跑來,把拖鞋給媽媽;
趁大寶看不見,二寶就尾隨她到臥室,緊緊抱住她的大腿,說:
媽媽,我好愛你哦。
而大寶此時,正在一邊,專注地玩著新到的玩具。
老大這憨實的勁兒,分分鐘被秒殺。
這就是傳說中的高情商嘛?
她和老公偷偷說,二寶不得了,真是要成精了。哈哈哈哈。
我以前覺得二寶小,總擔(dān)心大寶會欺負二寶。如今看來,是自己多慮了。
倒是該時不時要跟二寶溝通下:不要欺負姐姐哦。
朋友說起一件事,把我們姐妹都笑出了眼淚。
老大和老二都巨愛吃肉,吃飯的時候,倆人的盤子里都是分好的,一人10片,誰也不多,誰也不少。
著急的老二,上來就是一頓爽。三下五除二,挑著碗里的肉就吃了個精光。
老大則慢慢悠悠,喜歡把最好的放在最后,眼看老二吃沒了,他拿起一片肉就在老二面前晃:
我還有肉肉哦。
說時遲那時快,一點預(yù)兆都沒有,老二伸手就搶下來那片肉,秒速塞進嘴里。
老大愣了一下,等明白過來發(fā)生了生么,肉片早進了弟弟的肚子。
老大接著哇哇大哭起來,老二卻面無其事地繼續(xù)吃飯。
她趕忙裝作心痛的樣子,安慰老大,可心里卻要笑岔了氣。
看老二這反應(yīng)、這智商,那絕對是「王者」的段位啊。
不得不說,二寶這競爭意識和競爭狀態(tài),都是時刻在線。
說起來,我家有二寶前,大寶一直都是全家的獨寵。
倒是二寶, 一出生,就要面對「競爭」。而最要命的,就是爭媽。
媽媽,我喜歡你陪我一起睡。媽媽,你還給我講睡前故事呢!
媽媽,我要你抱抱我。媽媽,妹妹拿著我的小娃娃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可誰也做不到時時公平呀。我只能求助老公,先安撫下老大。
可老大并不買賬,委屈巴巴地說:「哼,我討厭妹妹?!苟毦途o緊地摟著我,生怕我會走。
替換高清大圖
嘖嘖,這從小在競爭中長大的孩子就是不一樣。相對姐姐來說,二寶可真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啊。
唉,說好的相親相愛,說好的兩件小棉襖呢?
我時常想,當初若對老大也放養(yǎng)一點,她會不會更「潑辣」,更「精明」。
老公說,你要不再來一胎試試看?我立馬一抬腿,把他蹬下了床。
你想得美。
話說回來,除卻兩寶爭斗的時候,那畫面的確溫馨。更討人歡喜的是,兩人還常常謀劃「美少女結(jié)盟」。
小孩的事,大人別插手。
大寶笑著說出這句話時,還牽著妹妹的手,而妹妹眼里,也滿是幸福的小秘密。
老大雖然憨實,但卻特別專注,辦起事來,有頭有尾;老二精明,有創(chuàng)造性和挑戰(zhàn)精神,可沉穩(wěn)欠缺。
兩個不同的性格,卻各有各的特色,相愛相殺,不也是很美好的嗎?
想到這里,我又釋然了。
正如馬伊琍所言,養(yǎng)孩子,真不是隨便提個觀念就敢稱自己專家達人的。
第一胎時,作為新手媽媽,我們想追求完美,難免就會陷入焦慮。
我們翻看各種育兒書,聽各種育兒課堂,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這都沒有錯。
可最怕上綱上線,照本宣科。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nèi)绻偸前磿锏摹敢?guī)矩」,精貴喂養(yǎng),那難免會限制太多,擠壓了孩子的成長空間。
胡可曾在采訪時說:
我覺教育的最大原則就是:小朋友開心,我少管。然后,保持一個盡量平和的情緒,我覺得一個平和的情緒和一個自由的靈魂,應(yīng)該是媽媽給予孩子最好的一個教育。
的確,「照豬養(yǎng)」不是真的要當豬一樣養(yǎng)。
也不是完全聽不進正確的育兒理念。
而是回歸育兒的本心:
給她愛,更給她自由。
或許,這才是為人父母的最高級智慧。
作者:Sunshine,自由撰稿人,專注婚姻、育兒。為了養(yǎng)娃開始苦讀兒童心理學(xué),愿陪娃一起野蠻生長。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quán)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