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可是針灸的適應癥,許多人得了面癱,首先想到的是去用針灸治療。
一天,一個出租車司機來門診找我看面癱,一問才知道已經發病七天了。我問他為什么不早點來針灸。他虎著臉說:“怎么沒有,第二天就去扎針了,在家附近一家醫院扎的,是個年輕大夫,滿口說這不算什么大病,針灸能治好,沒想到連著扎七天都沒見好,反而越來越重了,后悔啊,真應該早點找您來……”
我微微一笑,手指摸到他患側耳垂后面的翳風穴,用力一按,他“啊”地一聲音疼得大叫出來,我解釋道:“不是醫生扎的問題,是你自己的問題,你發病之前是不是有感冒癥狀,這里也有點疼?”
“是啊?”他一頭霧水。
“耳垂后面這里是翳風穴,也是面神經通過的部位,面神經管所在,而面癱就是面神經因周圍組織炎癥、充血、水腫而被壓迫,使其所支配的面部區域出現癱瘓,發病之前有明顯壓痛的人,多發病后癥狀較重;而一旦發病,這里還不自主地一跳一跳地痛,或是按上去疼痛明顯,一般預示著未來一周癥狀會加重,此時即使治療,也不會完全抑制住癥狀的加重……”
怎么治療呢?
一方面告訴患者這可能出現的加重過程,讓患者放心并積極配合治療。另一方面在七天之內,以遠離面部的穴位為主進行針刺,所選擇的穴位所在經脈多是上達于頭面部的經脈,如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少陽膽經的穴位等,而面癱局部只宜采取輕刺激的方法。
過了七天加重期后,則以面癱局部選穴為主,此時翳風穴就是重點要針刺的穴位了。
●翳風刺血法
在急性期的時候,就不能刺激翳風穴了嗎?可以在患側的翳風穴處,用刺血拔罐的方法,祛除局部的瘀血,祛除風熱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