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信息素養 師范生 教師信息素養 重要性
21世紀的社會是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作為生活在信息化社會中的人要具備快速獲取信息并創造性運用信息的能力,這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基本的生存能力。師范生作為特殊的群體,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生存發展,它也關系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全民族信息素養的提高、進而影響著整個民族的發展。
一、 信息素養的起源及其內涵:
在美國,信息素養這一概念其實是從圖書檢索技能發展和演變過來的。由于圖書檢索技能包含許多實用經典的文獻資料查找方法,而計算機則是高效、快速的現代信息處理工具,所以美國將圖書檢索技能和計算機技能集合成為一種綜合的能力、素質,即信息素養。自從信息素養概念在美國教育界被普遍認可下來,它的定義就不斷地擴展和演變。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下屬的“信息素養總統委員會”,在其終結報告中給信息素養下了定義,“要成為一個有信息素養的人,他必須能夠確定需要信息,能夠檢索、評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第二階段 1992年Doyle在“信息素養全美論壇的終結報告”中給信息素養下的定義是,一個具有信息素養的人能夠認識到精確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決定的基礎。
確認一個對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問題,制定成功的檢索方案,從計算機和其它的信息源中獲取信息,評價信息,組織信息于實際應用,將新信息懷原有的知識體系融合,在批判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使用信息。
第三階段:1998年全美圖書館協會和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創建學習的伙伴》中,制訂了學生學習九大信息素養標準,這一標準從信息素養、獨立學習和社會責任三個方面表述,豐富了信息素養在技能、智力、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2000年元月18日,美國高等教育圖書研究協會(ACRL)在召開的美國圖書協會仲冬會議上審議并通過了“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標準”。1具有信息素養能力的學生能決定所需要的信息種類和程度。2具有信息素養能力的學生能有效而又高效地獲取所需信息。3具有信息素養能力的學生能評價信息及其來源,并能把所遴選出的信息與原有的知識背景和評價系統結合起來。4具有信息素養能力的學生無論是個體還是團體的一員,能有效地利用信息達到某一特定的目的。5具有信息素養能力的學生懂得有關信息技術的使用所產生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問題,并能在獲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告法律
二、信息素養與信息技術的差別 :
信息素養涉及各方面的知識,是一個特殊的、涵蓋面很寬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術的、經濟的、法律的諸多因素,和許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信息技術支持信息素養,通曉信息技術強調對技術的理解、認識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養的重點是內容、傳播、分析,包括信息檢索以及評價,涉及更寬的方面。它是一種了解、搜集、評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識結構,既需要通過熟練的信息技術,也需要通過完善的調查方法、通過鑒別和推理來完成。信息素養是一種信息能力,信息技術是它的一種工具。簡單的說,具有信息素養的人是那些學會了如何學習的人,他們知道知識是如何組織的,知道如何去尋找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所以他們知道怎樣學習。他們是能夠進行終身學習的人,因為他們總是為新的需要尋找著新的信息。
三、 師范生具備良好信息素養的重要性
師范生的信息素養應該包括師范生對信息基本知識的了解,對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來的教學中所具備的信息知識的學習,還應該包括對信息道德倫理的了解與遵守。
1、 師范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適應社會,促進個人發展的要求。
信息化社會要求人們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信息化社會是以信息的流通與積累為其特征的社會。由于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信息的流通對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對爆炸的信息,如何有效的獲取、準確的鑒別、正確的評估、理性的分析、如何使用信息成為目前人們面臨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求人們具有較好的信息素養。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成為爭力的主要來源。信息素養是應對快速變化環境的重要競爭手段。師范生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應注重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
2、師范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實現教師和學生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通過一系列活動倡導和推動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現在,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觀念已經受到世界各國的接受和重視,并正在成為世界各國制定教育改革和發展政策的主導思想和指導原則。而信息素養正是終身學習的前提條件。美國圖書館協會信息素養主席委員會1989年總結報告描述兩者的關系為: ……從根本上說具有信息素養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學習的人,他們知道如何學習是因為他們知道如何組織、查找、利用信息。他們能為終身學習做好準備,因為他們總能尋找到為作出決策的信息。正因為人們看到了信息素養對于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各國教育界把培養具有信息素養的學習作為教育目標。在2005年埃及亞歷山大城召開的“國際高級信息素質和終身學習研討會”,更是將信息素養稱為終身學習的核心:“它能使人們在整個一生中有效地尋求、評價、利用和創造信息,以便達到其個人的、社會的、職業的和教育的目標。它是數字社會的一種基本人權,能促進所有國家的社會內涵。”
3、師范生作為教師的主要來源,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對于發展教育事業有著重要意義。
1>師范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未來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創新人才的需要。
可以說信息素質是人類進入信息社會信息成為資源后對勞動者提出的一項基本質要求。在《布拉格宣言:走向具有信息素質的社會》中這樣論述道:信息社會在本質上,是信息素質高度發達的社會。反過來說,我們只有不斷地提高信息素質,才能適應信息社會的挑戰,才能消除數字鴻溝,才能具有自己的競爭優勢,才能“有效參與信息社會”。信息時代呼喚信息人才,在信息化社會,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發現新機會的能力,就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也就是說,要求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而這些人才培養的速度、數量、和質量與教師的信息素養密切相關。
2>師范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有助于提高我國教師的信息素養和全民族的信息素養。
目前我國教師的信息素養還比較低,主要表現在:(1)信息意識弱、信息敏感度低。我國教師的知識結構不合理,信息面窄,缺乏對信息的敏感和處理能力,甚至有不適應現代化教學的現象發生。(2)對現代教育技術掌握不夠,因此缺乏信息意識和觀念,許多時候教師不是去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而是逃避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而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他們更是裹足不前。綜上面所述不難發現要培養符合信息社會要求的人才,離不開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在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教師的信息素養狀況關系到的不僅僅是其自身的發展,更關系著整個民族信息素養的提高,而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從根基抓起,于是加強師范生的信息素養變的十分重要。
3>師范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在教育系統中,教育信息成為教育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接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傳遞給受教育者。從信息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他在教育信息的準備、教育信息的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因素直接引起了教育的信息化,影響到了教育系統的各個方面。
4>師范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要求。所謂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就是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實現課程的整合離不開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
作為師范生應意識到信息素養的重要性,師范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發展,也關系著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針對我校的師范生大都將服務于長白山區,而目前我地區十分需要具備良好信息素養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