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
9月4日,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公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的公告,廣東省廣州番禺區和江門臺山市榜上有名。我區作為廣州市唯一上榜公示名單的創建單位,代表廣州市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為番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區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強調,番禺區要立足本區的資源稟賦,著力打好創新創業、交通區位、優勢產業、文化旅游、人居環境“五張牌”,不斷提升番禺在大灣區城市群的顯示度。番禺上榜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公示名單,正是用實踐證明番禺持續增強新動能,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的路子正走實走好。
今年上半年,番禺“旅游+”融合業態集中呈現,全區限額以上住宿業和餐飲業分別增長5.4%和14.9%,全區基本生活消費旺盛。上半年全區接待旅游總人數2167.7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29.93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0.7%和12.8%。
“旅游+設施” 持續提升景點熱度
番禺現有國家A級景區8個,包含首批5A級景區1個(長隆旅游度假區)、4A級旅游景區5個(蓮花山旅游區、寶墨園、廣東科學中心、嶺南印象園和沙灣古鎮)、3A級旅游景區2個(永華藝術館和廣州漁人碼頭多彩小鎮)。我區以“旅游+設施”為抓手,讓景點熱度持續升溫,據統計,全區增設、完善旅游指示標識牌36處;增設、更新全域旅游全景導覽圖55塊;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11座;設置旅游專線7條。不斷加強廣州南站“番禺旅游集散中心”和“番禺旅游信息咨詢中心”管理,為廣大游客提供旅游問詢、交通指引等全域旅游服務。整合綠道驛站資源,建設示范性工程,繼去年完成新建綠道13公里,今年5公里新增綠道任務已于上半年開工建設,目前全區綠道網總長度達409公里,運營綠道驛站9個,引導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在綠道驛站周邊投放共享單車,逐步打造集“休閑、旅游、健身功能”為一體的綠道驛站。
不斷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和日益提升的旅游服務質量,使得以長隆旅游度假區為代表的番禺旅游景區繼續受到游客青睞。據廣州市旅游部門統計,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售票景區(景點)接待人數和營業收入前10位中,番禺區內的長隆旅游度假區、蓮花山旅游區、廣東科學中心和寶墨園占據了4個席位。
“旅游+文化+商業” 擦亮番禺旅游品牌
我區推進祈福繽紛世界、永華藝術館、廣州漁人碼頭多彩小鎮等重點文商旅項目建設。蓮花山與蓮花文化相結合、余蔭山房與紫薇文化相結合、寶墨園與嶺南水色文化相結合等,各個景點文化品牌亮點頻現。近年來,我區還將魚燈、龍獅、磚雕、灰塑等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以展覽、表演等各種新穎、活態的方式融入旅游開發,進一步擦亮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民間民俗文化品牌。
在深化旅游產業發展、加快培育特色小鎮建設中,我區著力推動沙灣古鎮片區與以廣東省珠寶玉石交易中心和廣州鉆石交易中心為龍頭的沙灣珠寶產業園片區聯動發展,促進沙灣傳統歷史文化元素和珠寶首飾產業的有機、高度融合發展,全力打造“旅游+珠寶”的新業態,擦亮“沙灣瑰寶小鎮”的金色招牌。今年下半年,將重點推介國慶節在寶墨園舉辦的番禺水色旅游文化節,以及11月底12月初舉行的2019年廣州國際美食節等重要文商旅節慶活動。
“旅游+美食” 滿足游客多種需求
我區把舉辦廣州國際美食節活動與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緊密結合,在游客組織、景區優惠、旅游專線等方面均有相應措施。例如,2018年美食節期間就向參與活動的市民免費贈送區內主要旅游景區門票,蓮花山旅游區、寶墨園南粵苑、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余蔭山房等多個旅游景區推出對美食節消費群體專項優惠,并開行多條旅游專線,連接美食節中心會場與大夫山森林公園、沙灣古鎮、寶墨園等人流密集的旅游景區,方便游客一次過實現“賞美景、嘆美食”的兩個旅游“小目標”。
“旅游+節慶” 假日市場保持暢旺
各景區圍繞春節黃金周、“五一”和端午小長假,以及“中國旅游日”活動等,推出一系列旅游惠民舉措和文化內涵豐富、群眾參與性強的主題活動。例如,蓮花山旅游區舉辦文化旅游節活動,穿漢服可以免費入園賞蓮;沙灣古鎮在“五一”期間舉辦“暢游美食古鎮·尋味傳統沙灣”活動,數十種沙灣本地傳統美食靜待八方游客品嘗,古鎮景致配傳統美食相得益彰。
今年春節黃金周、“五一”和端午小長假,納入統計的景區(景點)接待游客人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6.5%、33.0%和12.3%。,“五一”假期,廣東科學中心接待人數更是出現了“井噴式”增長,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82.14%。
“旅游+宣傳” 提升番禺城市形象
我區按照統一形象、統一標識、統一宣傳口號開展全域旅游宣傳活動,通過中央、省、市、區及部分境外新聞媒體,以新聞報道、專題稿件、評論解讀、網絡推送等方式,多渠道多層次宣傳番禺全域旅游建設成果。今年上半年,中央、省、市等新聞媒體宣傳報道我區全域旅游工作成效亮點400多篇(次);各鎮街、各單位廣泛開展全域旅游社會宣傳;100多臺車身展現全域旅游形象的公交車穿梭全區,提升番禺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