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 你為什么沒有胡子?
文:德光法師
一天,一個居士帶孩子來寺院,見到我非常疑惑的回頭問她媽媽:“媽媽,你不是說帶我見師父嗎?這不是師父啊!”我非常好奇,就笑著問他:“小朋友,為什么說我不是師父啊?”小男孩說:“師父都有胡子,而你沒有呀!”
聽完這童言無忌的回答,我哈哈一笑,然后也有很多反思:為什么小孩子會覺得有胡子的才是師父呢?胡子某種意義上其實是資歷和權威的象征,成年人來寺院找師父何嘗不想找個“有胡子”的師父呢?
很多人一進寺廟就找方丈,大和尚不在就找當家師,如果還找不到,那就寺院里面到處走,盡量找一個年齡大的師父問事情。其實問題有多難呢,倒也不見得,就是覺得找個年齡大的師父問了放心。
跟去醫院掛號看醫生一樣,大病小病都希望掛到專家號。哪怕是年輕醫生開了藥,都希望找專家給再確認一下。這個規律對于社會上其他行業也許行,但是寺院里面看年齡真的不靠譜。
有的師父從小出家,出家二十多年了,看起來依然很年輕,哪怕是升座了,當了方丈,不明就里的人見到也以為是個“小和尚”。
還有的師父年齡很大了才出家,很多佛學道理還都不透徹,也沒有多少實際修行的經驗,但是一剃度就成了居士們眼中的“老和尚”。
所以很多居士單靠年齡來判斷出家師父在佛學和修行方面的“權威性”往往是不靠譜的。出家人講究的不是年齡,而是戒臘,也就是受戒時間的長短。在僧團中,受戒晚的要頂禮受戒早的師父,不論世俗年齡和出家前的社會地位。
當年優婆離尊者出家前只是一個低種姓的剃頭匠,但是因為早于跋提王子、阿那律王子出家受戒,所以王子們出家后仍然要向優婆離頂禮。
出家人剃度的時候剃除須發,一方面是表示與過去的告別,去掉各種世俗煩惱,另外一方面也是剃除掉世俗權威資歷的分別。
出家人自己都去掉了這種分別,在家居士更不可以抱有這種分別來寺廟請益佛法。
當年,波斯匿王聽聞佛陀是一位已經覺悟的大成就者,想當然的以為佛陀一定是德高望重、年事已高的長者,當他見到佛陀如此年輕的時候生起了懷疑,他坦誠的請問佛陀:“您真的已經覺悟了一切,通達解脫之法嗎?”佛陀就跟他講世間有四件事雖然小,但是不可輕視。
第一,太子雖小,但是將來長大了會成為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所以不可輕視;
第二,毒蛇雖小,但是它的毒性劇烈無比,可以毒殺人畜,所以不可以輕視;
第三,火種雖小,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也不可輕視;
第四,沙彌雖小,但是將來可以成佛作祖,所以也不可以輕視。看似微小的事物,也許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學佛修行是讓我們看破、放下,如果到了寺廟里面仍然帶著世俗的種種傲慢和疑惑,那么如何能解決心靈的煩惱?
任何一個出家人,不管懂不懂佛法,有沒有修行,他都值得尊重,因為披上了袈裟,代表的就是三寶,單單從住持佛法的角度已經足夠值得尊重了。
年齡大小和是否是寺廟的執事(寺廟里面管事的出家人)跟教導你修行解脫都關系不大,不見得只有“有胡子”的師父才能度化你。
佛經故事中不是也有佛陀無緣度化,而派有緣的弟子前往度化的案例嗎?關鍵是一個緣字。
如果有緣,哪怕這個師父再不起眼,你也會因為他的只言片語而得度;如果無緣,那么縱使佛陀再世,你依然無法在座下聽受教誨。
師父沒有固定的形象,當你放下期待和傲慢,虔誠拜下去的時候,他就是能教化你的師父了!
騰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