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稻,性耐旱,適于旱地種植的栽培稻,亦稱旱稻,泛指能適應生長于無垠旱地、坡地及干旱生態環境下的栽培稻類,是水稻的變異型。下面是百分網小編整理的旱稻的種植方法,歡迎閱讀參考。
1、品種
生產上應該選擇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并且由育、繁、推一體化經營的品種。如:國審品種有中旱297、綠旱1號等,安徽省審定品種有旱稻906、鑫兩優212等。
2、直播
旱稻也稱抗旱節水稻。與水田生長的“水稻”不同,旱稻一生無需水層,通常是在旱地或干田直播后靠雨養,或在此基礎上適量補充灌溉。但旱稻不是小麥、玉米,特殊關鍵時期必須有灌溉條件,否則會對產量造成極大影響。雖然旱稻生長對光、溫要求與水稻相似,但一生需水量約是水稻的2/3或1/2以下。
3、土壤
在安徽省,旱稻最適宜于低洼易澇旱地和缺水稻田種植,也適宜于雨水較多的山地,能夠澆上水的丘陵地、旱地種植。
5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種前將稻種暴曬1—2天,宜采用機械條播或人工穴播,每畝用稻種量3—5公斤(沙土用低種量,黏土用高種量),播種深度2—4厘米。此時天氣預報如無有效降水,應及時灌溉第一次透水,以爭取早苗、勻苗、全苗。在秧苗3—4葉期,進行田間檢查,若有缺苗斷壟現象,可移密補稀。
4、施肥
底肥:在翻地前施足底肥,三元復合肥20-30公斤;種肥:播種前穴施或溝施三元復合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追肥:秧苗3—4葉期,每畝追施尿素8至10公斤,鉀肥5至10公斤;播種后60天左右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灌漿期噴施植物營養液70至100毫升。
5、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