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杭州為中心的“浙派”西泠八家,
直接開啟了近代篆刻。
“浙派”治印遠宗漢法,
善用切刀,以刀痕出筆意,古拙渾厚。
代表篆刻家有“西泠前四家”的丁敬、蔣仁、黃易、奚岡;“西泠后四家”的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
八家引領的“浙派”篆刻,在歷史上綿延近150年,不僅開啟近代篆刻先河,更直接影響了西泠印社一代又一代印人。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下西泠八家在《二十三舉齋印摭》中的精彩原貌吧~
丁敬,字敬身,號鈍丁、硯林、梅農(nóng)、龍泓山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武林金石錄》《硯林詩集》,另有《硯林印款》等。
作為“西泠八家”開山之祖的丁敬,
篆刻面貌還是比較多樣的,
不僅吸收了前朝各代的篆刻菁華,
更自創(chuàng)了變化萬千的“碎刀”技法。
后三家以“丁敬身印”“龍泓館印”等一批作品為范例、典型,沿襲、發(fā)揚,并形成了 朱文以方朱碎刀為主,白文擬漢印并增益波磔效果 的“浙派風格”。
小山居
“小山居”三字,龔田居御史書贈武林岱瞻何先生者。其孫東甫乞予刻印,孝思篤矣。予為聳神刻此,實得意作也,敬叟并記。
苔花老屋
老屋亦猶先人之弊廬,苔花則存樸雅,而不事華美之意乎?吾友西顥先生,特名其書室,其意深矣!小阮靜甫秀才,乞余篆石章用之,可謂能承敦素之志者。余故樂應其所請,時乾隆戊寅三月,敬叟記。
兩般秋雨庵
鈍丁。
玉池山房
玉池山,在杭城之南,即龍山也。一名玉廚,面江倚湖,勝概滿目。敬叟為可儀甥刻并記于硯林。
蔣仁,原名泰,字階平,別號山堂、吉羅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有《吉羅居士印譜》。工書法,宗晉、唐,世推“行楷書一手”。詩文亦清雅拔俗。
蔣仁的篆刻以丁敬為宗,
蒼勁中有有一種別樣的逸致,
趙之謙評論其作品為“西泠四家”中的逸品。
“樂安書屋”一印,線條流暢,富有彈性;筆畫參差交匯、曲線向背收放,四通八達,疏密有致,堪稱代表作。
樂安書屋
樂安書屋記,邵志純撰。蔣仁篆印并為刻記。戊申九月,吉羅庵記。初,先府君自泉塘保安里遷居芝松里,顏其藏書之屋曰“樂安”,是為乾隆丙子,純初生之歲也。比長日侍府君,聞客之來謁者,叩府君曰:“君固康節(jié)之裔也。康節(jié)有安樂窩,而易之曰‘樂安’,敢聞其指。”府君曰:“從容中道,則安而樂;深造自得,則樂而安。夫未有不深造而能從容者也。先康節(jié),學于百原,冬不爐,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數(shù)年。又走吳、楚、齊、魯、梁、晉之地,然后歸而嘆曰:‘道其在是矣’。后之人不深知康節(jié),凡厭拘束、惡精詳者,爭效慕之。而朱子力言其不易及。嗚乎!微朱子則先康節(jié)內(nèi)圣外王之學,其不侔于晉人之清譚也幾希矣。吾所以由樂而幾于安者,竊懼夫襲古賢人君子之名,而亡其實也。”客又曰:“安,莫安于王政平;樂,莫樂于年谷登。康節(jié)之銘,吾取乎其不矜也。”府君曰:“至德若孔子,而稱圣則不居。大賢若孟子,而說詩則意斷。今夫剿其說,而于吾躬,無所勸。與夫異其解而于末學,有所懲,此君子所謂不違而道也。吾之言安樂、樂安,吾亦意為斷而已矣。”純是時聞而心識之,勿敢忘。蓋府君生平言行,教純之兄與純者,大率不出此義。越歲己亥,自芝松里遷居仁和羲和里。是秋,府君歿。又五年,治其西偏,仍樂安之舊。蔣山堂仁為書榜云。
黃易,字大易,號小松、秋庵、秋景庵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著有《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秋景庵印譜》等。
黃易,是丁敬的學生。
潛心金石之學、遍訪漢魏碑碣,
作品常有濃郁古樸的金石意味。
其印風對后來的陳鴻壽等人的影響頗為明顯。
師竹齋記
庚寅長夏,見何長卿作“寶晉齋記”四字,甚佳。偶為象昭大兄師其意,小松。
無字山房
梧生司馬,愛易刻印,走書來索。易方有事濟州,馬跡車塵,不得少息,忽忽二年矣。聞司馬官齋如水,筆硯之外,多蓄古人名跡。久思載酒問奇,乃數(shù)過東昌,不能一窺清閟,俗吏可為耶!刻此塞責,殊無足觀也。黃易并識。
留余春山房
綰月先生屬余刻此五字,遲遲未報。乙未夏,客京華,將往握別,始成是印。征夫匆遽,不暇計工拙也。同里黃易在淮上舟中記。
翠玲瓏
三尺云根一段煙,玲瓏翠影小窗前。欲臨白雀館中畫,只在頑礓亂筱邊。小松刻于秋影盦。
自度航
先少參寓林公造湖舫,董文敏題曰“浮梅欄”;東生公亦造船,名“破浪”,樊榭山人《湖船錄》載其事,船今無家藏,“破浪船子”一印猶存,仲文所刻也。筱飲解元營自度航,明湖韻事,他年續(xù)錄必傳余是印,亦不朽矣。黃易。
石墨樓
覃溪學士清賞,杭人黃易作于濟上公廨。
奚岡,初名鋼,字純章,號鐵生、鶴渚生、冬花庵主、蒙泉外史等,安徽歙縣人,后移居浙江錢塘(今杭州)。著有《冬花庵燼余稿》《蒙泉外史印譜》等。他天資聰穎,九歲即能作八分,亦工行草;山水力追元四家、花卉具南田筆意,成就亦高,頗負盛名,清代畫史稱“方、奚、湯、戴”四大家。
奚岡的篆刻,
師法丁敬,風格“與小松相近”,
清新秀逸、雋麗淡雅。
在線條處理上,極富彈性、充滿張力;
形式感也比較強。
龍尾山房
龍尾山,自南唐采硯后,其名著于星源。石之鏗鏗,水之泠泠,他山無或過焉。汪君雪,大阪人也,僑居廣陵,榜其室曰“龍尾山房”,因刻此印以贈,美其不忘故土之志,工拙在所不計也。庚寅秋,蘿龕外史奚鋼記。
二酉山房
鐵生為邁庵作。
匏臥室
丙午立春后一日,雪窗為山舟尊丈作。鐵生奚岡。
日毌齋
《說文》“毌”讀若“冠”,穿物持之也。“毌”“貫”通,取其古致,遂為不翁尊丈作“日貫齋”印。時甲寅清和,鐵生記。
古巖老屋
辛卯上元,刻奉少白姨丈,鐵生。
陳豫鐘,字浚儀,號秋堂,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有《求是齋印譜》《求是齋集》《古今畫人傳》等。陳豫鐘出身于金石世家,見多識廣。他深通小學,精研金石文字,善篆隸,工小楷,擅蘭竹。
陳豫鐘篆刻,
法度謹嚴,工整秀麗,有書卷氣。
邊款也相當?shù)斡刑厣?/span>
密行細字,精妙整齊,他自己也是頗為滿意。
快晴閣
秋堂。
無塵書室
丁巳七月,木盦二兄屬,秋堂作。
佛盦
辛亥九月,秋堂為佛庵先生制。
谷貽堂印
秋堂作,癸亥十月。
洗翠軒
余與又山同有子猷之好,余好為竹君寫貌,又山栽遍座右。因顏讀書之所曰“洗翠軒”,蓋取老杜“雨洗娟娟”之意。出石索篆,漫爾作此。是日,涼風襲袂,可近筆研,快寫數(shù)竿,以寄清興。并題句云:“數(shù)條寒玉拂清池,翠影蕭蕭不自持。正是西風吹雨過,月明坐對晚涼時。”丙辰六月上旬五日,秋堂陳豫鐘并記于求是齋之南榮。
書帶草堂
嘉慶己未十一月望后三日,刻為就庵詞兄,秋堂。
獨坐庵
嘉慶辛酉七月,秋堂。
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種榆道人等,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有《種榆仙館印譜》《種榆仙館摹印》《桑連理館詞集》等。工書法,隸書尤有特色,享譽當時。
陳鴻壽印作“遒練”“渾厚”,
在浙派的基調(diào)上,
又極具趣味性、偶然性和自由度,
與陳豫鐘并稱“二陳”。
靈華仙館
遠春將之豫中,刻此贈別。嘉慶甲子九月廿又五日,曼生并記。
久安室印
諸城相國太夫子鑒玩。嘉慶七年壬戌七月廿又八日,錢塘陳鴻壽謹刻。
臼研齋
文甫介小石索刻此印,乙丑二月,曼生。
小檀欒室
乙丑六月,曼生將之嶺南,臨別時為余刻此。倉卒不及署款,不可不記也。琴塢。
阿紅吟館
壬戌十月,曼生作。
趙之琛,字次閑,號獻甫,別署寶月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有《補羅迦室印譜》《補羅迦室詩集》等。其性嗜古,長于金石文字之學,是陳豫鐘的學生,山水、花卉、書法皆精。
趙之謙曾說“浙宗見巧莫如次閑”,
精、巧、功力精深,拙樸、含蓄則略嫌不足,
晚年刀法章法更是趨向程式化,
面貌單一,習氣較重。
蒹白室
趙之琛為成尗仁兄。
橘香深處
天潛尊伯屬,趙之琛。
安室
庚寅八月,為安卿擬黃司馬小松法于退盦,之琛。
尋鷗艇
杏樓大兄正,次閑。
修太平室·善補過齋
次閑為柏君仿漢兩面印。
錢松,原名松如,字叔蓋,別號耐青、鐵廬、西郭外史,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有《鐵廬印譜》等。書精篆隸,通金石小學、山水花鳥,又十分刻苦,曾摹刻漢印兩千余方,基本功相當扎實。
錢松篆刻取法丁、蔣二家的渾厚樸茂,
更結(jié)合秦漢風范,字法、章法嚴謹而有古意,
意境也較為高古醇厚,
吳昌碩在論近世印時,對他極為推重。
靜寄東軒
垕庵囑刻陶句,丙辰五月望,叔蓋。
松圃
叔蓋作于見聞隨喜室,丁巳夏五月。
話雨軒
話雨軒。垕庵屬,叔蓋刻。
茗香閣
茗香閣印,叔蓋篆。甲寅六月朔。
受經(jīng)堂
受經(jīng)堂。咸豐戊午四月十三日,陰雨積旬,潮蒸特甚。幾窗間,頗有惡氛,叔蓋焚唵叭香,作此于見(隨)聞隨喜室,并記。
300余年,87位印人!
明清流派印大家精品代表作齊聚!
以上這些西泠八家精彩印作,都是錄齋從上海書畫出版社新出的《二十三舉齋印摭》中挑選出來的。
《二十三舉齋印摭》一書原分《二十三舉齋印摭》《二十三舉齋印摭續(xù)集》及《次閑篆刻高氏印存》三卷六冊。
其中,第一卷《二十三舉齋印摭》,錄55家,100方印作!
第二卷《二十三舉齋印摭續(xù)集》,錄47家,105方印作!
第三卷《次閑篆刻高氏印存》,輯趙之琛(次閑)刻印100方!
不過呢,因為與之前出版的《趙之琛補羅迦室印譜兩種》有較多重合,然因高氏先世與趙之琛私交深厚,譜中所選趙之琛極精,所以這次還是選錄了其中極精的42方。集結(jié)為上下兩冊出版:
高清掃描、原色精印
手工折頁、限量發(fā)行
好評率超高!
這次的珍本印譜叢刊系列,自出版以來,就好評率超高:
此次出版的《二十三舉齋印摭》,印稿圖片也保證了一貫的高標準、嚴要求,錄齋作為第一個拿到真書的讀者,翻了一遍,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
跟之前收到的、大家一致好評的《趙之琛補羅迦室印譜兩種》《晚清四大家印譜》一樣,用紙比較綿柔,完全沒有普通書籍那種硬邦邦的感覺,而且一點也不反光!
就算把原譜放在旁邊,也實在不帶怕的!
乍一眼分得清楚哪個是原譜,哪個是印刷品不?
印刷也可以說是原色印譜的高峰!350線高清印刷,進口特種紙手工折頁裝訂!明明看的是印刷品,卻有看原鈐印譜的感覺!印泥的纖維感、印拓的堆積感、紙張的紋理感、線條的微妙變化,都有!
來看一波精彩內(nèi)頁:
“珍本印譜叢刊”系列
已出版 3 種
都是現(xiàn)貨!!!
趙之琛補羅迦室印譜兩種
晚清四大家印譜
二十三舉齋印摭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
趙之琛補羅迦室印譜兩種
出版社庫存目前已不足 30本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