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三國鼎立》導學案
01 知識管理
知識點1 官渡之戰
200年,曹操和袁紹在________進行決戰。________采取聲東擊西、各個擊破的戰術,偷襲袁軍的屯糧,燒掉全部軍糧,迅速殲滅袁軍的主力,為以后統一北方打下了基礎。
知識點2 赤壁之戰
208年,曹軍同孫權和劉備聯軍在________對峙。針對曹軍不習水戰、船艦連接在一起的弱點,周瑜采納部下________的建議,向曹操詐降并用火攻,最終曹軍大敗。赤壁之戰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知識點3 三國鼎立
220年,曹操的兒子________廢掉漢獻帝,在________稱帝,國號魏。221年,________在________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222年,________稱吳王,后在229年于________稱帝,國號吳。
230年,孫權派將軍________率領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臺灣與內陸的聯系。蜀漢在丞相________的治理下,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系,加速了西南地區的開發。
02 基礎過關
知識點1 官渡之戰
1.春秋時期的齊桓公通過“尊王攘夷”確立了自己的政治優勢。東漢的曹操采取哪一個措施也達到了相似的目的
A.把漢獻帝接到許
B.招攬人才
C.發動官渡之戰
D.實行屯田
2.下列哪一次戰役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A.巨鹿之戰
B.牧野之戰
C.官渡之戰
D.赤壁之戰
知識點2 赤壁之戰
3.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有如圖兩個典故,與這兩個典故直接相關的人物是
A.曹操
B.劉備
C.孫權
D.諸葛亮
4.下面是某同學從《三國演義》中選取的四個章節,其中與赤壁之戰無關的是
A.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B.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C.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D.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5.赤壁之戰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戰役。這場戰役
A.是秦國統一全國的關鍵一戰
B.使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
C.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基礎
D.導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據狀態
知識點3 三國鼎立
6.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最終形成是在
A.官渡之戰后
B.劉備稱帝時
C.曹丕稱帝時
D.孫權稱王時
7.三國時期,吳國的孫權派大將衛溫率萬人船隊到夷洲,加強了內陸與這個地區的聯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A.黃巖島
B.釣魚島
C.臺灣島
D.海南島
8.三國鼎立初,魏國戶數103萬,人口443萬,兵員60萬;蜀國戶數28萬,人口94萬,兵員10.2萬;吳國戶數52.3萬,人口230萬,兵員23萬。根據以上史實,你認為最有能力完成全國統一的政權是
A.魏國
B.蜀國
C.吳國
D.不能確定
03 能力提升
9.下列關于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共同點,正確的是( )
①都是以曹操的勝利告終②都是古代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③結果都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④都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戰爭,目的是爭奪統治權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下列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評價,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一項是( )
A.局部統一,為大一統創造了條件
B.戰亂頻繁,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
C.政權割據,形成了國家分裂局面
D.破壞了民族關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三國鼎立形勢圖。
(1)請根據材料一填寫三國的名稱。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紹”,這是指哪次戰役?
(3)面對曹操“擁百萬之眾”之勢,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這個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實踐?產生了什么影響?
1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207年,北征烏桓,曹操在勝利班師途中,寫了《龜雖壽》一詩。詩中說:“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該詩表現了曹操的一種什么精神?
(2)曹操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什么?他為什么能有如此作為?
(3)我們今天應如何評價此人?
04 直擊中考
13.(無錫中考)《三國演義》里的“借東風”“連環計”的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而它們都與三國鼎立形成的關鍵戰役有關,這場戰役是( )
A.巨鹿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
14.(牡丹江中考)下列人物不屬于三國時期的是()
A.劉備
B.曹操
C.孫權
D.諸葛亮
參考答案
知識管理
1.官渡 曹操
2.赤壁 黃蓋 三國鼎立
3.曹丕 洛陽 劉備 成都 孫權 建業 衛溫 諸葛亮
基礎過關
1.A 2.C 3.D 4.A 5.C6.D 7.C 8.A
能力提升
9.C 10.A
11.
(1)A蜀;B吳;C魏。
(2)官渡之戰。
(3)策略:聯吳抗曹。實踐:赤壁之戰孫劉聯合,成功地打敗曹操。影響: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2.
(1)具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2)統一北方黃河流域,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曹操多謀善斷、善于用人、具有遠大的志向。
(3)曹操不愧為一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和軍事家。
直擊中考
13.C 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