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臺家族里,產(chǎn)品眾多,其中很值得一提的是系列酒“一曲三茅四醬”中的“三茅”,也就是華茅、王茅、賴茅,這三款產(chǎn)品可以說是對茅臺酒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并伴隨著茅臺的一騎絕塵,若沒有這三茅,或許茅臺也很難有之后的知名度。
1952年至1953年,貴州政府公私合營,王姓、華姓、賴姓三個家族的燒坊合并,也就有了之后的火遍南北的茅臺酒廠,那為何發(fā)展至今只有賴茅火了起來?
先來看這“三茅”,華茅品牌來自成義燒坊,2018年品牌重啟;王茅始于榮太和燒坊,也于2018年實現(xiàn)品牌煥新;賴茅始于衡昌燒坊,自2014年重新接軌,2015年正式面向市場后,一躍成為醬酒品類中的“黑馬”,如今更是已成長為10億級大單品。
目前來看雖然華茅、王茅、賴茅都是茅臺酒的重要前身,但是似乎只有賴茅在市場上打開了局面,其余兩個反響平平,包括很多酒友也都是只喝過賴茅,王 茅、華茅還是很陌生,究其原因賴茅能夠“出圈”離不開其商標之爭和其系列產(chǎn)品的開發(fā)以及天價賴茅的助攻。
賴茅在整合茅臺酒廠之前規(guī)模就是三者當中最大的,并且就知名度來說賴茅也更勝一籌,這也為其之后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chǔ),其商標之爭也是其崛起的關(guān)鍵。
賴茅的商標之爭可以說是幾經(jīng)波折,在1980年賴永初提出重啟賴茅,其兒子在茅臺鎮(zhèn)重建酒廠,賴茅也得以重歸,到1988年賴茅商標被茅臺酒廠收回,但在2005年茅臺酒廠賴茅商標被撤銷直至2014年才重新奪回,在這來回時間中,不少酒廠看上了這個空隙,一時間市面上關(guān)于賴茅的產(chǎn)品也魚龍混雜。
直到2014年茅臺酒廠將商標重新拿回后,有了前車之鑒便開始了系列產(chǎn)品的開發(fā),產(chǎn)品定位中端和中高端,同時也彌補了系列酒在此價格段的空白,并且在品質(zhì)等方面,也表現(xiàn)突出,賴茅傳承藍還被不少酒友們評為“飛天平替”,口感可見一斑,在中端醬酒市場上也開辟出了一片天地。
除此之外還有天價賴茅的助推作用使賴茅的名氣更上了一個臺階,在2011年9月,一瓶鵬球牌賴茅被拍賣出了1027萬元的天價后,賴茅在酒圈中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知名度更是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不少酒友們都開始關(guān)注起了這個這個品牌。
但是隨著名聲大噪,市場上也充斥了不少假酒,這里也建議酒友們選擇時要認準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會更穩(wěn)妥一些。
對于賴茅、王茅、華茅這三大品牌你還有哪些想了解的,評論區(qū)一起留言討論,我們接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