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到了,這是入夏的第二個節氣,表示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小滿過后,天氣逐漸炎熱起來,雨水開始增多,預示著悶熱、潮濕的夏季即將來臨。
小滿的養生方式主要以健脾祛濕為主,推崇“苦菜當令”,包括苦菜、苦瓜、蒲公英等??嗖司梅?,能夠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菜來治療熱癥,古人還用它醒酒。
平時腸胃有積熱,比如經常便秘、反復口腔潰瘍的人群,水分消耗更多,小滿時節更容易疲勞甚至加重舊疾。想要減少水分消耗,就得吃些“苦”。
小滿吃什么?
1
黃瓜:清熱解暑
天氣漸熱,吃黃瓜很解暑。黃瓜性寒涼,水分也特足,爽快又清熱。很多人不吃把黃瓜把,嫌棄它口感澀,沒水分,其實黃瓜中含有較多的苦味素,尤其是尾部,能降火、開胃,吃的時候可千萬別把它扔掉了。另外,黃瓜中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脂肪的吸收,想瘦身的人可以適當多吃些。
2
蒜薹:溫通活血
蒜薹是小滿時節應季蔬菜,有溫中下氣之效,適合這個季節給身體補充陽氣。雖然天熱了,但有些人出現腹脹、腹痛等癥狀,這是胃寒的表現,吃些蒜薹有溫補的作用。另外,蒜薹中還含有辣素、大蒜素,有消毒殺菌的作用。
3
櫻桃:養胃祛濕
小滿櫻桃熟,酸甜可口的櫻桃可以益脾養胃,祛風勝濕。櫻桃富含鐵元素和維生素C,適量食用有養顏潤膚之效。另外,櫻桃中維生素A含量較高,用眼較多者吃些很好。
推薦一款冰糖櫻桃飲:櫻桃洗凈榨汁,調以冰糖當飲料喝,能養胃,對食欲不振、腹瀉也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4
苦瓜:清熱解暑
中醫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說,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暑,明目解毒之功。
涼拌苦瓜最為簡單,不管是燒、炒還是涼拌、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
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5
薏苡仁:祛濕健脾
薏米又叫薏苡仁,性涼味甘、淡,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薏米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泄瀉、消化能力減退,體內有“濕氣”的人群尤為適宜。
薏米最好的吃法: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粥喝或研末沖服。
6
綠豆:解暑去火
我們都知道,綠豆能解暑、利濕、解毒,一碗綠豆湯是解體內暑熱的好幫手。而且夏季出汗過多,喝綠豆湯不僅能補水,還能提供鈉和鉀,缺乏這兩種元素會讓我們感覺困倦無力。不過,經常腹脹、腹瀉的患者則不宜頻繁飲用。
7
荷葉粥:清熱解暑
中醫認為,荷葉味苦,性平,歸肝、脾、胃經,有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的功效。夏季常喝荷葉粥可以解暑,對頭暈腦脹、胸悶煩渴、小便短赤等癥有效。取新鮮荷葉一張,洗凈煎湯,再用荷葉湯與大米或綠豆共同煮成粥即可。
用荷葉水洗澡還可以防治痱子。取荷葉適量,洗凈,加水煮半小時,冷卻后用來洗澡。
想吃“苦”可以這樣吃!
吃苦菜
雖然小滿寓意著豐收,但其時卻恰是青黃不接之際,因此在過去,很多百姓不得不用苦菜來充饑,吃苦菜也就成了小滿節氣的獨特食俗。
吃苦菜前一定要先用開水焯燙,這樣可以除去草酸,有利于鈣的吸收,然后是清炒、涼拌、炒肉,還是做湯、做餡,就隨您了,總之,解鎖方式多樣。
食材:苦菜,大蒜(白皮),鹽,味精,香油。
做法:
1、大蒜去皮洗凈搗成蒜茸;
2、將苦菜嫩莖葉去雜洗凈,入沸水鍋內焯一下;
3、撈出用清水沖洗去苦味,擠干水分,切碎放入盤內;
4、澆上蒜茸和調料,拌勻即可上桌。
吃苦瓜
苦瓜堪稱“夏季一寶”,具有清熱解火,止渴消暑的功效,炎炎夏日,工作量大,運動多,非常容易中暑,所以要多吃苦瓜。
食材:苦瓜、青椒、食用油、雞精、生抽、姜、蒜、醋
做法:
1、將苦瓜洗凈,去子,切斜薄片,青椒切絲,蒜、姜備用;
2、干煸苦瓜青椒,炒姜蒜,再翻炒苦瓜青椒;
3、放少許生抽醋雞精裝盤,即可食用。
吃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黃花地丁,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富含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核黃素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止瀉、利膽、保肝、健胃、降血壓等作用。
食材:蒲公英、枸杞、花生米、鹽、醬油、米醋、白芝麻、香菜、橄欖油。
做法:
1、先將蒲公英焯水,然后在放入冷水中冷卻攥出水分。
2、香菜洗凈切末,花生米碾碎備用,枸杞用水洗凈泡五分鐘。
3、將香菜末放入蒲公英盤中,加入醬油、醋、鹽、橄欖油攪拌均勻。
4、最后撒上花生碎和芝麻,點綴一些枸杞即可。
綜合整理:最愛大北京、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