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說地骨皮可能很多人都感覺陌生,但一說枸杞肯定大多數人都知道——地骨皮就是枸杞的根皮。枸杞一身都是寶,“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長生草;秋采果,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的根、莖、花、果都有食用和藥用價值。地骨皮具有涼血、除熱、清肺降火的功效,現代實驗證明地骨皮可以有效降血糖,臨床上常用其單味或復方治療糖尿病。
//////////
《名醫別錄》:“主風濕,下胸脅氣,客熱頭痛,補內傷大勞噓吸,堅筋骨,強陰,利大小腸?!薄端幤坊x》:“地骨皮,外祛無定虛邪,內除有汗骨蒸,上理頭風,中去胸脅氣,下利大小腸,通能奏效。”
地骨皮的主治之一為骨蒸潮熱,臨床常與丹皮相配伍。二者皆為治療骨蒸勞熱之要藥。丹皮性寒,味苦而兼辛,善透泄血中伏熱,涼血而除無汗之骨蒸;地骨皮性寒,味甘而淡,善清陰中之虛熱,益陰而退有汗之骨蒸。臨床上陰虛與血熱??赏姴⒋妫てづc地骨皮配對同用,可加強退熱除蒸之效,故凡陰虛血熱所致的午后潮熱、兩顴發紅、手足心熱、骨蒸煩躁等,無論有汗無汗,皆可應用。
地骨皮與浮小麥的配伍也可圈可點,地骨皮性寒,善入血分、陰分,清熱在下焦,治有汗之骨蒸勞熱;浮小麥祛心經熱而止汗。二藥配用,一滋腎陰,一瀉心火,使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相輔相成,相互為用,心腎雙補,養陰斂汗,對大病久病之后,津虧液耗之陰虛火旺、心煩盜汗等均可應用。
地骨皮常與桑白皮配伍,二者同為甘寒之品,皆可入肺而除肺熱、平咳喘。桑白皮質潤以潤燥,辛以瀉肺,偏入氣分,主除肺中邪熱;地骨皮質輕而性寒,善入血分,主瀉肺中伏火。二藥相伍,相須為用,一氣一血,具有清肺熱而不傷陰,護陰液而不致戀邪的特點。
【來源】為茄科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干燥根皮。春初或秋后釆挖根部,洗凈,剝取根皮,曬干。
【異名】枸杞皮。
【性味】味甘,性寒。
【歸經】歸肺、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衄血、內熱消渴。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忌服。
【用法用量】內服:9~15g,入煎劑,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淋洗,研末撒,或調敷。
地骨皮以塊大、肉厚、無木心與雜質者為佳。
地骨皮茶
清熱涼血,止牙痛
【做法】
地骨皮15g(鮮品30g),清水適量煎沸后,代茶頻服。每日1劑。
【解析】
《圣濟總錄》記載地骨皮飲“治消渴,日夜飲水不止,小便利”。地骨皮內服的話,具有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的作用,而不內服作為漱口用還有一法——取地骨皮 60g,煮水放涼后頻頻漱口,身體內熱比較大的牙疼用這個方子漱口效果非常好。這個方法尤其適合那種只有含涼水才能緩解的牙痛,這類人身體內熱大,所以喜歡喝冷水,喝涼的才能夠緩解牙疼。
【特別注意】
脾胃虛寒、食少、大便溏泄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