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陰癢是指陰部瘙癢不堪,甚則癢痛難忍,或伴有帶下增多等癥狀。瘙癢劇烈難忍的時候,總是想撓抓,但又怕尷尬,真是難受至極。治療陰癢,試試婦科名家的這兩首外洗方吧,擺脫瘙癢難忍之苦。
外洗1號方
【組成】苦參30g,黃柏15g,蛇床子30g,枯礬12g,白鮮皮30g,木槿皮15g,土茯苓30g,白花蛇舌草18g,冰片2g(后下),烏梅15g,川椒15g。
【功用】清熱除濕,祛風止癢。
【主治】濕熱下注證。癥見外陰瘙癢,陰部灼熱感;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有異味;口苦口黏,胸悶納呆;舌紅,苔黃膩,脈弦滑。適用于陰癢、帶下過多等帶下病,而見上述諸癥者。
【方解】方中苦參、黃柏為君藥,清熱燥濕,殺蟲止癢;蛇床子、枯礬、白鮮皮、木槿皮共為臣藥,除濕殺蟲止癢;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冰片清熱解毒止痛,烏梅、川椒溫中止痛,殺蟲止癢,且防諸藥寒涼太過為佐。
【加減】濕熱重者,酌加板藍根、徐長卿、連翹等。
外洗2號方
【組成】蛇床子30g,制首烏18g,苦參18g,丹參18g,當歸15g,白鮮皮30g,川椒15g,烏梅18g,鹿銜草18g,淫羊藿18g,木槿皮15g,冰片2g(后下)。
【功用】補腎養(yǎng)血,清熱除濕,祛風止癢。
【主治】肝腎陰虛證。癥見陰部瘙癢難忍,干澀灼熱,夜間加重,或陰部皮膚色素減退,皮膚黏膜粗糙、皸裂;腰膝酸軟,眩暈耳鳴,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適用于外陰營養(yǎng)不良型萎縮性病變、難治性陰癢等見上述諸癥者。
【方解】方中蛇床子、制首烏為君藥,補腎填精,清熱解毒;苦參祛風除濕,丹參、當歸養(yǎng)血活血止痛,既補已傷之陰血,又達“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目的,三者共為臣藥;佐以白鮮皮、川椒、烏梅殺蟲止癢,鹿銜草、淫羊藿溫補腎陽,且防諸藥過于寒涼,木槿皮、冰片消腫止痛。
【加減】兼有血瘀者,酌加桃仁、紅花、皂角刺。
名醫(yī)經驗集
劉瑞芬教授在醫(yī)學之路上辛勤耕耘40余年,既善于遙承經旨,又長于臨證發(fā)揮,在中醫(yī)婦科領域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突破。本書總結介紹了其在婦科方面的經驗——
《劉瑞芬婦科經驗集》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yī)家·中醫(yī)書院購買此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分為名醫(yī)之路、學術思想、臨床經驗、臨證醫(yī)案、驗方介紹、經方的應用幾部分,系統(tǒng)介紹了劉瑞芬教授在婦科方面的成就、經驗,語言精煉,選案恰當,總結明了,希望能給后學以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