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之前,先跟著師姐做個小測試,看看咱家孩子有木有下面的問題?
●孩子上課是不是總是不注意聽講或走神?
●孩子寫作業時是不是總是三心二意,邊做邊玩?
●孩子每次作業總要寫到很晚,沒有家長陪著就寫不完?
●孩子寫作業會不會常常寫錯字、抄錯得數,考試時總是會馬虎大意看錯題等?
●孩子是不是很沒有耐心,做事情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
如果孩子有以上的問題,那么師姐可以告訴粑粑麻麻們,你們需要下大力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了。
為什么孩子會專注力不足??
在早期教育專家看來,造成孩子專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家庭環境、親子關系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等。
如果孩子對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周圍的環境干擾太多,家長給孩子布置的任務太多,都會讓孩子分心或者失去信心。
此外,當下的孩子普遍看電視的時間過長,也是扼殺孩子專注力的罪魁禍首。
南方醫科大學博士曾細花,引述一份關于電視對自覺注意力影響的量化研究指出,看太多電視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3歲時每天看電視一小時,可以誘使被調查者到他8歲時發生注意力渙散問題的可能性成倍增加。
8歲時每天看電視一小時,可以誘使被調查者發生注意力渙散的可能性增加50%。
14歲時每天看電視一小時,這一可能發生的幾率增加44%。
如果一個孩子在16歲時有注意力渙散的癥狀,那他學習成績不好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多四倍。
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把握培養專注力的關鍵期
關鍵期的概念,對于不少80后媽媽而言,并不陌生。
“2歲寶寶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時間長度大約為7分鐘,3歲約為9分鐘,4歲約為12分鐘,5歲約為14分鐘。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應該從2歲開始。2歲前是培養寶寶專注力的關鍵期?!眱嚎聘敝魅吾t師馬平指出,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其實也是有關鍵期的,在關鍵期內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應該從感官注意力訓練開始
感官訓練,主要包括視覺注意力、聽覺注意力。
在兩歲之前,父母可以讓孩子做一些戶外觀察活動,觀察地上的螞蟻、樹葉上的蝸牛,并提一些問題,引導他們去深度觀察一些事物和現象,并把他們所看到的現象表述出來。
你可以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并讓孩子回答一些跟故事有關的問題,如此一來孩子在聽故事時,就會特別用心,不知不覺專注力便得到了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綜合感官訓練的難度不宜過大,操之過急,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3.用游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愛玩既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豐富認知、增長技能的一個重要方式。在專注力的培養上,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用游戲的方式來進行。
對于年齡小的幼兒,閱讀、搭積木、拼圖、串珠、找不同等都是培養專注力的很好的游戲。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做游戲時一定要做完一個以后再開始做另外一個,要想辦法讓寶寶關注一件事的時間逐漸增加。
由于是游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非常受孩子歡迎,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注意力會有所提高。孩子5歲之后,還可以玩一些抗干擾類型的游戲。比如說,讓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繞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來。又或者讓孩子玩“反向游戲”,即當聽到指示后,做與指示相反的動作。
別人的招數~
寧寧媽媽:個人認為玩拼圖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方法。選孩子熟悉、喜歡的形象,比如小動物、卡通形象等,從最初的幾塊開始,對照著完整圖形進行拼搭。在玩的時候,父母提醒孩子注意圖塊拼接處的特點即可,讓孩子自己拼。當孩子拼得足夠好時,逐漸增加拼圖的塊數。兒子每完成一幅拼圖,我們都表揚他,我發現,兒子漸漸迷上了拼圖,可以很長時間持續研究、拼搭。
咕咚媽媽: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提供給寶寶選擇的玩具不要過多,一般控制在3至5個。孩子玩玩具時,規定她玩完一個,才能完第二個。當她想要換一個玩具時,我會讓她說出為什么要換玩具的理由,并讓她回憶上一個玩具的一些特點。
雪顏媽媽:給寶寶講故事,用鮮艷的故事畫面及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吸引寶寶的注意。開始講時,故事要短一些,逐漸可延長故事的篇幅,在不知不覺中,寶寶專注的時間逐漸延長,專注力也明顯提高了。
鵬鵬媽媽:我家鵬鵬很喜歡玩一個對號入座的游戲。我們會先把它的玩具都編上號,讓對方記住,然后再把號碼弄亂,讓對方貼上,誰貼錯了就要接受“額頭貼紙條”的懲罰,兒子每次都玩得不亦樂乎。
小易爸爸: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比較推薦寶寶畫冊。每次孩子外出或旅游時,我都會提醒他留意看到些什么?回到家后,我會讓孩子用畫筆把他在游玩過程中所看到的內容全部畫下來,并把這些畫集結成冊裝訂好。這種方式,涉及到視覺的專注,也涉及到記憶的專注,同時還涉及到動手。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記憶力,也可以很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鄭州名師堂
您身邊的教育管家
歡迎致電熱線:96678
說出孩子的教育困擾
本文來自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