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營銷矩陣”——自從以三只松鼠的案例引入行業微營銷“矩陣”之意后,有幾位有心的行業同仁主動找到我們,期望我們能夠解答一些問題,幫助他們更好的規劃自己企業的微營銷平臺。
“微信矩陣營銷”是否就是在現有基礎上,分流用戶,拓展出多個微信公眾號?
其一,賬號布局
主號以外,多個不同功能定位的微信號,以行業內的地市級商業企業為例,在主體的綜合型服務號以外,圍繞核心需求,需要:
品牌號×1——訂閱號,重點樹立企業形象、傳播服務文化;
社區號×1——服務號,重點提供交流場所,收集用戶信息;
個人號×1——個人微信號,重點提高信息傳播率,發起互動話題;
以上是未考慮企業平臺定位,僅從平臺類型、內容的角度的初級布局,結合用戶需求,可在此布局基礎上繼續拓展。
其二,運營體系
布局是“矩陣”建立的開端,運營則是發揮“矩陣”作用的過程,運營體系的關鍵集中于三點:
一是用戶分流——用戶的強關聯性
即各平臺均要肩負核心用戶分流的職責,位于“矩陣”運行前期,引導平臺指定用戶關注。如品牌社區微信號,就可以根據社區會員的活躍度,針對性的邀請活躍度高、討論參與度高、有個人獨到見解的用戶加入,若單純的邀請吸引力不夠,那么,將新平臺包裝成“榮譽”,發送“邀請碼”之類的都可以用上。
二是風格展現——主題的強關聯性
不同的主題賬號要求運營團隊的人員立馬找到主題下自身的角色定位,也是風格的區分,企業主號整體風格理應更嚴肅、認真,建立企業權威性,品牌主號則更傾向于文化、情懷,給用戶帶去直接的品牌感知度,而以個人賬號則更應保持中立姿態,將企業、品牌的理念融于日常活動中。
三是平臺互動——效果的強關聯性
搭建、運營微信“矩陣”,核心仍是實現企業或是品牌推廣、或是形象宣傳、或是信息收集,或包含了以上所有的目的,對于煙草行業也不例外,那么,作為“矩陣”模式運營最終的落腳點,效果的體現,除了作為用戶渠道之外,則是體現在各平臺的效果實現與轉化。個人互動方式如:微信紅包群
假設,用戶社區的運營建立了平臺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流氛圍,那么交流氛圍對于企業而言的核心價值?其中可觀測、利用的信息很多,比如,根據引起熱烈討論的話題類型,借此判斷社區的用戶特點分布、社區會員的核心需求,以此設計符合用戶需求其他活動,提高品牌宣傳推廣效果;根據話題提出的時間,分析用戶的瀏覽習慣,從而為針對性卷煙品牌推
信營銷矩薦提供借鑒等等。
微陣如何發揮出矩陣格局相對單一微信號的更大作用?
這里我們就以一張圖,為大家展現一下微信“矩陣”運營模式。
上圖是以前文中設定的初級的“矩陣”布局為基礎,以公眾平臺、個人賬號及社交渠道共同展開的微信運營矩陣圖。圖中在活動引導、粉絲培養、圖文傳播、信息收集等等工作中均體現出各平臺、渠道之間緊密聯系、環環相扣,以下是圖中顯示各個部分的主要定位:
企業是否有必要建立微信營銷矩陣?
微信營銷之所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從一個陌生的社交軟件搖身一變,成了眾多企業競相追逐的宣傳陣地,在于其區別于其他網絡媒體的獨特長處,就如同微博擅長事件營銷,網絡社區精于用戶沉淀,獲取核心用戶一樣,微信則是憑借其點對點的溝通交流模式,以客服“起家”,并利用其巨大的用戶基數,發展成為集“服務”、 “自媒體”、“品牌推廣”等諸多元素于一體綜合性的互聯網平臺。
多元素雜糅的平臺特點讓微信平臺可對接多個不同的需求,因此,是單一公眾號的“一路走到底”,還是多元化的協同運作,根本的決定因素在于企業期望實現的用戶的需求類型。
其一,用戶體驗方面,截然不同的用戶需求,生硬在一個平臺實現,定然難以保證最佳的用戶體驗。
行業內有在初期嘗試大而全的平臺功能設計,但隨著發展也逐步的邁向了“精細化,小格局”,就如同當前不斷涌出的新電商平臺,往往不再打著與淘寶一樣的旗號,反而,各具特點的,或主做品牌特賣,或集中于海外代購,亦或是在核心產品上下功夫,需求的瞄準與精細化也是移動互聯網營銷發展的重要趨勢。
其二,運營成本方面,功能“混搭”的單一微信平臺要大于多個主題分明的微信平臺。
運營成本包括用于企業平臺內容設計、活動策劃、渠道推廣等系列工作中的所有花費,而在不同用戶間穿梭,任何功能實現、活動組織、信息發布,都需考慮到多群體的瀏覽體驗,為運營團隊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比如說,卷煙品牌的線上推廣,一個平臺的整體實現,或區分零售戶與消費者的接受信息,互動渠道,或整合雙方的內容,統一推送。前者著實增加運營工作量,后者與上面的第一點相悖,“大雜燴”的內容可能兩方的“口味”都沒法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