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三十年來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馮侖是一個親歷者,他所創辦的萬通公司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也因此,馮侖對民營企業的所謂“原罪”、合伙人制度、管理邏輯以及生死存亡等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考。
民營企業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王石為什么成功?牟其中為什么失敗?馮侖通過近距離觀察給出了頗具特色的企業家素描。此外,關于幸福、關于金錢、關于偉大、關于女人……馮侖均用他鮮活麻辣的語言進行了解讀,書中精辟的語言展現了典型的馮式風格:不麻辣、不深刻、不性情,就不是馮侖。
馮侖/文
花錢的藝術是什么?有些人在掙錢的時候有是非,花錢的時候也惹是非,所以現在花錢的難度比掙錢還大,為什么?
花錢的目的是增加自由、增加安全感、增加被尊重的感覺
現在奢侈消費很多,層出不窮,但很多時候,花錢跟幸福并不成正比。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幸福就是自由、快樂、健康、滿足感、成就感、被人尊敬等等。如果你花錢買一架飛機,卻沒有安全感,這等于花錢卻沒有幸福。現在俄羅斯的首富阿布擁有一艘超級潛艇,一旦遇到危機,它可以潛到水下3000米,這艘潛艇相當于一個小聯合艦隊。這顯現出他缺少安全感,盡管是花了上億的錢,也越發沒有安全感。
花錢的藝術就在于你花了錢能否增加自由,增加快樂,增加安全感,增加被尊重的感覺,增加一種個人自我實現的感覺。所以在花錢與幸福之間要找到一個點,既把錢花出去了,又備受尊重。蓋茨應該說很懂得花錢的藝術,他把幾百億美元捐出去,但他的生活本身并不奢侈。
金錢永遠趕不上欲望的腳步
第二個花錢的藝術,就是要管理好欲望,解決好金錢跟欲望的平衡。比如我想吃肉,沒肉我就去買,我買到肉了,吃了,我就幸福。但為什么全世界沿著這條路走的人最終都解決不了幸福的問題呢?原因就在于欲望永遠比滿足欲望的手段跑得快,而且欲望是永遠滿足不完的。
金錢永遠趕不上欲望的腳步,人類在世界上之所以有很多煩惱,就是這么造成的。你仔細看看,當我們工資漲了以后欲望馬上就開始變,下個月漲工資,這個月欲望已經變了。我們通常掙錢的速度像散步,欲望的增長卻在沖刺,這樣你再怎么花錢都滿足不了欲望,你怎么都不會快樂。
那么怎么樣管理好欲望呢?政治家、經濟學家是教育人們怎么樣通過讓財富的積累趕上欲望的增長;而宗教采取另外一個辦法,不管財富積累,而是要你欲望的增長速度慢一點,或者讓你欲望的結構發生變化,讓你的欲望增長的方向發生變化。比如讓你去關愛別人,把這個欲望增長,而把吃肉的欲望減少。所以你不必讓你的財富奔跑,而應該讓你的欲望停下來,那就要祈求宗教,祈求倫理,祈求你其他價值觀的改變,能把你的欲望管理好。如果有一天你能管理好你的欲望,即使金錢增長的速度不快,你的幸福感也會增加。
在私利和公益之間找到平衡
第三個花錢的藝術,就是必須在私利和公益之間找到平衡。錢多了以后你必定要面對一個私利和公益的問題,就是自己的事和大家的事。
創造出財富以后,財富的擁有者怎樣來回饋社會?還是堅持個人主義的原則,就是這些有錢人自己決定怎么樣用財富回饋社會,政府不要管;同時,要堅持有效率地使用這筆錢,就像掙錢一樣有效率。再一條,要堅持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就安排錢的使用,而不是等到死了以后,因為死了以后錢可能淪落到一些無能的人手里。那么,這筆錢用在哪兒?必須是國家管理不及的地方。比如交通,雖然這條路不好,但因為政府收了稅,會出錢來修,所以不必用在這上面。應該是用到政府管不到而社會進步又特別需要的方面,比如說捐給醫院研制新藥,因為個別尖端的藥政府現在來不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