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總是干傻事?這些心理定勢就是罪魁禍首。
1、霍桑效應:當一個人感覺到自己被重視,工作效率和質量也會顯著提升。
這可能就是許多屌絲因為女神的一個眼神,就更加奮力獻殷勤的原因。
2、虛假同感偏差:人們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為的普遍性,它是人們堅信自己信念、判斷正確性的一種方式。
就像你覺得一個笑話是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于是四處宣揚,最后發現大家都像看傻逼一樣看著你。
3、習得性無助:當一個人在某件事情上失敗了很多次,就會產生一種外界不可控的無助感,從而放棄努力和反抗。
比如劉翔。
4、暈輪效應:人們常常下意識地認為,一個容貌出眾的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盡管很多時候事實并非如此。
也許這就是"看臉的世界"的來源。
5、皮格馬利翁效應: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
比如你穿了一件自己很喜歡并且覺得很好看的衣服出去,如果有兩三個人說不好看,你可能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和審美了,然后再也不穿這件衣服了。
6、責任分散效應:也稱旁觀者效應,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就比如你有時候明知道團隊某個決定是錯的,但是你想他人應該會提出來,于是一直沉默不語。最終大家就向著錯誤的方向去了。
7、破窗理論: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
人們天生就有"順勢而為"和"自暴自棄"的傾向,改變一個環境很困難,但迎合它就簡單得多了。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阻攔掉,形成風氣后,就改不掉了。" 8、鳥籠效應: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自覺不自覺的繼續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你看中一雙鞋,發現沒有衣服配它,于是又買了一套衣服。后來發現鞋子和衣服都沒穿幾次多半是因為鳥籠效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