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英銳國際教育
導讀:經常聽到這樣一種傷人的評價“這人說話沒邏輯,提問還沒重點,差評”。所以反推:為什么打過辯論的人就能有邏輯有思想、說話還句句在理呢?答案就是:廢話,人家天天練得就是邏輯思考和語言表達啊!這一兩年幾乎無人不知一檔綜藝辯論節目《奇葩說》,它巧妙將辯論娛樂化以滿足觀眾日益求新求變的口味。
今天我們討論到重點就是如何從一檔好看的娛樂節目中學會邏輯思考。正如潘石屹大叔說過的“提問題比回答問題更啟發人的智慧”,選擇《奇葩說》中的“奇襲”環節分析的原因在于這里面大量的追問、逼問、反問極考驗雙方找思維漏洞和臨場應變能力。
《奇葩說》中“奇襲”環節的介紹:“奇襲”是1 vs 1單挑環節,當奇葩對另一方發言忍無可忍時可選擇發每場比賽每隊各有一次機會發動“奇襲”。
1、會抓“邏輯謬誤”才能問出好問題
很多人還記得在奇葩說第二季討論“微信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這一主題,陳銘奇襲了大兵。當時大兵持反方——朋友圈要屏蔽父母。他用一個故事來證明這個觀點:一個父親看了女兒朋友圈以為女兒愛上高曉松最后鬧出誤會的故事。好,我們看陳銘在奇襲是怎么用一個個問題來挖坑的:
陳:“我們聊聊高曉松的事兒,你妹妹只發了‘高曉松我愛你’差點釀成一場東北悲劇是吧?”
大:“對啊”
陳:“如果她多發一點朋友圈,把高曉松的歌、電影、《曉松奇談》都發一點,她爸爸更了解一下她,是不是更好”(開始挖坑)
大:“關鍵是她沒發啊”
陳:“說得多好啊!所以剛才你有提到,真正的問題不在與父母了解我們,在于父母了解我們不夠,所有有誤會。朋友圈就是一座橋,讓父母越來越多地了解我們方方面面。換句話說你妹妹剛才的問題主要出在朋友圈發的不夠多、不夠深。如果她多發一點,不僅解決了高曉松的問題,還順便解決了他們的父女問題,你覺得這樣好不好?”
大:“覺得這樣是挺好的,但是你剛才說(朋友圈)是跟父母父母的一座橋,但是這姑娘不是沒搭上這座橋,所以掉下去了。”
陳:“說得多好呀,朋友圈這座橋沒搭上,那該不該搭?”
大:“……我們討論的是該搭,但是……”(完全掉下去了)
陳:“該搭!謝謝!”
大兵畢竟是主持人出身,辯論經驗不豐富,他每一次反駁都如此蒼白無力是為什么呢?其實他早已被陳銘的邏輯帶偏了。要用極短的思考時間找對方的邏輯漏洞或者邏輯謬誤勢必需要專門訓練,也需要長期培養批判性思維。
大兵的觀點這個觀點簡而言之就是——因為朋友圈產生父母和孩子誤會,所以要屏蔽父母”。這可被認為是一個“以偏概全”邏輯謬誤,并不是“朋友圈誤會”就只能通過“屏蔽父母”才被解決,還可有更多的解決方法,所以通過個人故事或事件想證明論點很容易被抓邏輯漏洞。所以專業辯論選手陳銘就在極短的時間抓到這個邏輯謬誤,并加以扭轉成“誤會不是因為朋友圈,而是因為雙方缺乏了解,而朋友圈可作為增加了解的橋梁”成功反駁對方。
2、辯論改變思維方式
很多人會問:辯手的反應為什么那么快?一般人都沒聽明白對方在說什么,他們居然已經開始反駁,而且聽起來還很有道理,難道他們的腦子轉得比一般人快好幾倍?武漢大學哲學院博士、《奇葩說》第二季選手周玄毅在他的微博中曾經解釋過這個問題,他說:“辯論,的確能訓練人更迅速地思維,但是辯手之所以能反應這么快,主要是思維方式的問題,而不單是靠思維速度。”
在前兩季《奇葩說》中,明顯看到非專業辯手的選手肖驍這個奇葩在思維縝密和反應速度上的進步有目共睹。印象深刻就如他在第二季與如晶寶貝就“被打了要不要告老師”這一辯題的“奇襲”環節。
如:“怕迷戀權威,那迷戀拳頭怎么辦?”
肖:“不會的,因為是你欺負了我,我才打回去。”
如:“那還不是因為你欺負了我我才告老師?所以,迷戀拳頭怎么辦?”
肖:“如果你一直打我,那我當然一直還擊。”
如:“那你一直打我我就一直告老師咯,所以迷戀不是問題。”
肖:“那我一直打你,你一直告老師,所以你發現告老師也沒有用對不對?”
這段如繞口令一般的辯論之所以精彩在于雙方都在極快時間找到對方觀點的漏洞,肖驍還通過反向思維最后還把如晶繞入“自相矛盾”的處境,實屬精彩。
一個發揮成熟的辯手離不開系統性的辯論訓練,即便是這種娛樂性辯論節目,他們同樣配備專業辯論教練(號稱臺灣“辯論之神”的黃執中、馬來西亞著名辯論教練胡漸彪辯論)在幕后指導選手。同樣,通過一場場打比賽尤其是高水準的辯論賽起到“以賽代練”的最佳效果,在實戰中積累起來的技巧和經驗非常可貴。
在正式的辯論中,辯手需要準備正反雙方的辯題,所以辯手需要在兩個立場中游刃有余,這也強調他們需持有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從事物的正反方辯證看待問題。長此以往的辯論實戰和訓練經驗,一種嚴謹的批判性思維就會逐漸形成并影響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3、持有謙虛受教的態度
辯論絕不是強詞奪理,而是據理力爭。保持一種謙虛受教的態度是辯手該有的風度。正如蘇格拉底說過的話:“我唯一所知的就是我一無所知”。想到《奇葩說》有一場陳銘奇襲范湉湉時卻被湉湉“反奇”,但是湉湉并不是在邏輯或者觀點取勝,而是通過她霸氣的語氣外加不給對方說話的形式而取勝。這種“胡攪蠻纏”的方式對一檔娛樂為主的節目來說是“笑果連連”,但是真正的辯論場上傲慢而無觀點的辯手將會第一個被淘汰。
一檔好看的辯論節目之所以好看不止于它里面各種“新鮮”的觀點和精辟的發言,還需在如此多“聽上去很有道理”的觀點沖擊下,樹立出你自己的辯證觀點。正如“奇襲”環節也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在辯論中“抓邏輯,找重點,尋謬誤,精表達”。
關注“博格咨詢”:bossway1
回復P免費下載【200+套精選PPT模板】
回復書免費下載【9本必讀管理學書籍】
回復工具免費下載【29個自我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