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連載一:
一位朋友說:“炒股使我成為人生的大贏家,卻成了事業的大輸家,至少目前是大輸家。”我問到:“輸在什么地方了呢?”
朋友喝了一杯紅星二鍋頭,接著說:“2014年開始炒股,剛開始收益不大,到年底的時候行行越發的好。那個時候沒有被套過,感覺要漲停的股票,尾盤就滿倉殺進去,運氣好的時候兩天就收益一萬元。用了兩三個月收益就翻倍了。”
“后來呢?”我問到。
“后來又借了親戚的錢,繼續炒股,本來還開了一個淘寶小店和阿里誠信通,后來也不開了,忙著盯行情,找熱點股票和概念股。”朋友說。
我問到:“比上班怎么樣?”
朋友說:“一開始比上班強多了,2015年的年初一個月,就掙出來了上班一年才能掙到的工資。” “哎,”朋友嘆氣道,“好景不長,接下來的一個月,市場行情180°反轉,有些股票眼看著封死跌停,本想著第二天開盤就跑,可是都不給機會,大單封死跌停板,賣出不出呀。”
我問:“股票不是自由交易,想賣就賣嗎?”
“那是在正常交易的情況下,而跌停的時候,大單掛在跌停板上,很少有人賣,一整天成交量極少,根本賣不出去。相反,漲停板也一樣,買不進去。”朋友說。
我說:“不是可以做空嗎?跌停也賺錢,你為什么不做空?”
朋友又喝了一杯酒,說:“那需要融資融券資格,小散戶一般沒有資格開通,賬戶需要有50萬資金才給開通。”
“哦,原來這樣。”我說到,“后來國家不是救市了,你沒有抄底搶反彈嗎?”
“國家是救市了,但是效果不明顯。后來所有盈利都吐回去的時候,我就清倉了股票,只剩下本金10萬了。”他說道,“我當時也急于賺錢,又買了兩只分級基金B,沒想到行情繼續跌了三個月,基金向下折價,幾萬元又打水漂了。”
我又問到:“后來怎么樣了?”朋友長嘆:“后來我聽說有操盤手在北京跳樓了。我也不敢繼續交易了,剩下幾萬元還要租房吃飯。”“千萬不要借錢炒股!”朋友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我們倆喝了一斤二鍋頭,聊到深夜才散去。臨走的時候,朋友說:“有空咱哥倆再聊,時間不早了,該回家了。明一早還要送孩子上學。”說完,朋友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連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