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大兒子每個月有6500元退休金,要同時照顧90歲的父親和88歲的母親。他想讓兩個弟弟出錢出力,弟弟卻說:“三兄弟當中只有你一個人有退休金,你不照顧誰照顧啊?”大兒子很無奈。
宋大伯是家中的長子,下面還有兩個親弟弟。現在他不僅要照顧年過九旬的老父親,還要照顧只比父親小兩歲的母親。
宋大伯的妻子也不止一次地抱怨說:“家中又不是只有你一個兒子,憑什么都要你一個人來照顧啊!”
宋大伯也曾經打過電話給自己的兩個弟弟。
63歲的大弟說:“大哥啊,我自己有高血壓離不開人,只能辛苦你了。當初父母也為你操勞最多,三兄弟中就也只有你有退休金,你不照顧誰照顧啊。”
宋大伯聽到大弟的話,心里很不是滋味。
60歲的二弟說:“大哥啊,我也身不由己啊。兒子進去了,兒媳婦跑了,留下3歲的孫女我脫不開身啊。實在不行就送養老院,三兄弟出錢。”
這個主意聽起來很好,可是等來等去,兩個弟弟都沒有把錢寄過來。
宋大伯每個月6500元退休金,如果去養老院,一個人還夠。可是現在是兩位老人,加上父親一個月就要去兩三次醫院,這點錢怎么算都不夠。
宋大伯的父母都是農民,家境貧寒。兩個弟弟也早早輟學,幫助父母種田。只因宋大伯成績好,在父母的堅持和弟弟的幫襯下完成學業,分配了好工作。
在大家的眼里,宋大伯是幸福的,又是令人羨慕的。自己有固定的工資,還生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而且子女也是事業有成,都在城里有了房子。
兩個弟弟就不一樣了,沒什么文化,都生活在農村,都娶了同一個鎮的女人做老婆。
宋大伯的大弟有3個孩子,長大后也早早進入社會,成了普普通通的工人,平平凡凡結婚生子。
正當生活要變好的時候,大弟得了高血壓,平時能自理但是干不了重活還要常年吃藥。不但帶不了孫子孫女,自己都離不開人。平時的話,大弟媳要照顧大弟還要照顧小孩,兒子兒媳在外掙錢難得回來,家里也是捉襟見肘。
宋大伯的二弟只有一兒一女,本來生活也算不錯。隨著兒子兒媳在城里買房,也和老伴跟著兒子進了城。
二弟的兒子在建筑工地當了一名小包工,平時養著幾個工人到處攬活。有一次承包的建筑質量不過關坍塌了,還出了人命。沒多久二弟的兒子被判了3年,兒媳婦感覺無望離開了家,把僅有1歲多的孫女留在家中。
這下二弟家亂了,兒子的房子是貸k買的,不按時還款的話后果不難想象。二弟媳不得不去做保姆,二弟在家帶孫女,送去幼兒園以后還去做鐘點工。兩位步入老年的人了還不得不為了生活奔波,實在令人心酸。
平常兩個弟弟不能照顧父母,也沒錢拿。宋大伯還得時不時抽點錢幫襯一下二弟。
畢竟自己身為長子,兩個弟弟為了自己的前途甘愿輟學,現在變得生活窘迫,他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加上父母這幾十年來都是跟著宋大伯一起生活的。平常的話,父母還能拉著手一起出門,去外面耍一耍太j拳,去公園散散步,對自己的生活沒多大影響,只是要稍微看著點。特別是宋大伯的父親,在5年前還是一個性格開朗、身體硬朗的老人。
所以,就算兩個弟弟從來沒照顧過父母,宋大伯也沒有過多怨言。畢竟在大家的眼里,父母長壽是一大家子的福氣。
宋大伯的父親一輩子愛喝酒,現在年紀大了還能喝個一兩杯。兒子平常勸他少喝點,可是老父親還振振有詞:“喝酒能強身健體,不然我的腰哪能站得這么直,哪能這么長壽?”
沒辦法,宋大伯把家里的酒都藏了起來,一家人也不敢當著父親的面把酒拿出來喝。
可是沒想到還是出事了。
宋大伯的父親見家里的酒都找不到,于是時不時瞞著兒子,出去自己買酒喝,還越喝越上癮。
3年前的一天,宋大伯的父親瞞著家人喝酒無度,直接喝倒住進了醫院,一檢查就是心腦血管問題。而且從那天開始聽力受損,想和他交流只能湊到耳邊,要么用手比劃了。
宋大伯陪著父親在醫院,母親只能讓妻子單獨照顧。
母親年紀大了,記憶力也大不如前,又總是愛忘事。本來和父親一輩子相濡以沫,從來沒分開過。知道父親住院,母親也變得很焦慮,總是一個人踱來踱去在大門口張望。
本來就記憶力差,后來就慢慢變得老糊涂了。
有天晚上睡到半夜,母親就從床上起來了敲著宋大伯的房門嚷嚷著肚子餓,還指責大兒媳:“都大中午了還不做午飯?”
老母親正常的時候和常人無異,可有時無緣無故到了晚上就大喊大叫,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又說想吃飯。
本來就有腰椎間盤突出的大兒媳,常常因為照顧婆婆而休息不好。所以有時也會當著宋大伯的面抱怨:“你的父母明明生下3個兒子,卻要我們獨自照顧,你這個長子怎么就不能說一句,起碼要他們出錢啊!你的兩個弟弟不肯出錢,就讓你的侄子出錢。”
每當這個時候,宋大伯總是抽著煙沉默不語。想想做兒子的都靠不上,又這么指望孫輩呢?
好在大兒媳也只是嘴上抱怨,平時還是主動地,利索地照顧公公婆婆,盡心盡力,從未間斷過。
本來宋大伯夫妻到這個年紀,也是到了含飴弄孫的日子。更讓他們慚愧的是,因為要照顧父母,兒子兒媳的事一點都幫不上忙,比如像兒媳婦坐月子,接送孫子孫女上學的事,也得讓親家和親家母操勞。每每想起這些,宋大伯都感覺對兒子有愧。
令人欣慰的是,宋大伯的兒女、兒媳從來沒有責怪過父母。還時不時抽時間回來看爺爺奶奶,每次回來還主動拿錢出來幫補家庭開支。
有一次親朋好友來看望老人,聊起養老問題的時候,宋大伯禁不住老淚縱橫:“我每個月都有6000多退休金,還子孫滿堂,在別人的眼里是羨慕的,可是我自己也是個老人,我也想要人照顧,我也想陪陪孫子孫女,享受含飴弄孫的快樂啊……”
不過說歸說,吐槽歸吐槽,照顧父母的事,宋大伯夫妻倆卻毫不含糊,說:“就算兩個弟弟沒有出錢出力,自家也一定要竭盡全力讓父母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那是因為,通常父母到了九旬的年紀,子女也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了。
本來這樣的年紀,也是要帶孫子孫女的年紀了,何況身體不好的話自己都要人照顧。
所以子女之間能力不一樣,壓力不一樣,照顧父母可能會力不從心。
但是無論如何,父母一輩子含辛茹苦把子女撫養長大,幫助子女成家立業。父母老了,子女就必須拿出擔當,讓父母安享晚年。
所以照顧父母是每一個子女應盡的義務,希望子女之間不能互相推卸,傷了和氣。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子女盡心盡力為父母養老,以后一定會得到福報的,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