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今日頭條

2017年,美的空調板塊實現營收953.52億元,比格力空調營收少了280.6億元;到2018年,美的空調板塊實現營收1093.94億元,比格力空調少了600多億元。二者的差距不僅沒縮小反而拉大許多,究竟發生了什么?

4月19日晚,美的集團(000333)發布2018年財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596.65億元,同比增長7.8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2.31億元,同比增長17.05%;每股收益3.08元。

無疑,這是一份優良的業績,但優良卻不優秀。

7.87%的營收增幅,僅為此前業內預測15%增幅的一半,甚至低于當年整個家電行業的平均營收增幅。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49萬億元,同比增長9.9%。

依據財報,2018年美的集團三大產品板塊,暖通空調實現收入1093.94億元,同比增長14.73%;消費電器實現收入1029.92億元,同比增長4.3%;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實現收入256.77億元,同比下跌5.03%。

據庫卡財報披露,2018年訂單收入33億歐元,較上一年減少8.5%;實現營收32億歐元,同比下降6.8%;實現稅后利潤1.7億歐元,同比暴跌81.2%。庫卡稱,去年全球汽車及電子工業需求下降,導致收入萎縮,同時中國機器人市場承壓下滑。

“營收低于市場預期,盈利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是這份財報的顯著特點。2018年初,多家機構預測美的集團當年營收增幅應不低于15%,營收規模應在2750億元以上。

不過,“凈利潤突破200億元”+“凈利率7.8%”,放在中國家電行業的大盤子里看,仍然是不錯的表現。

我給這份財報打85分。

1、美的集團董事會是怎么看這份財報的?

那么,美的集團董事會是怎么看這份成績單的呢?

美的集團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會認為:公司整體經營目標順利完成,盈利能力穩固提升,自有資金、渠道庫存等各項指標持續向好,產品品質與口碑持續改善,公司全品類及全球協同的市場競爭優勢進一步穩固。

顯然,美的董事會對這份成績單比較滿意。

評述會列述了部分成績如下:

2018年,美的全網銷售超過5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2%,在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主流電商平臺繼續保持家電全品類第一。

2018年,美的集團出口實現美元口徑雙位數增長,自有品牌業務占比穩步提升。

2018年,美的旗下的東芝家電稅前利潤與經營性現金流大幅改善,順利實現全年扭虧目標。

過去5年,美的集團研發投入超過300億元,僅2018年就投入近100億元。

2018年,美的集團海外銷售占比超過40%。

至2018年底,美的集團使用機器人的密度提升至200臺/萬人,未來將進一步提升至625臺/萬人(的發達國家水平)。

2018年,美的繼續推動構建公司核心管理團隊與公司長期成長價值的責任綁定,進一步完善長期激勵機制,公司推出了第五期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第四期全球合伙人持股計劃及第一期事業合伙人持股計劃,穩固了公司高層、核心骨干與公司全體股東利益一致的有效機制。

美的集團董事會認為,美的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是可以為用戶提供覆蓋全產品線、全品類一站式高品質家庭生活服務方案,而且主要產品品類皆占據全球家電行業領導地位。

美的董事會還認為,經營管理團隊是美的集團另一大核心競爭力,美的職業經理人在美的各單位工作平均15年以上,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和管理經驗,對全球及中國家電產業有深刻的理解,對產業運營環境及企業運營管理有精準的把握。

對于2019年的投資重點,美的集團董事會稱將重點投向科技創新、品質改善、機器人與工業自動化、數字化能力提升、電商渠道拓展與新零售渠道構建、新品牌市場推廣、全球運營能力提升及整體智能家居戰略執行等方面,嚴控基建擴能類項目投資與非生產性經營投入。

2、投資者最關心的是:營收為何突然慢下來了?

美的集團2018年董事會的經營評述,幾乎未涉及到公司存在的問題,顯然,這份評述既不全面也不深刻。

一個看得見的事實是:7.87%的增速不僅大大低于2017年的51.35%,亦大大低于競爭對手格力電器的38%,只有機構對美的集團15%營收預期增幅的一半。為什么營收突然放慢?美的方面并沒有給出解釋。

不過,在今年1月16日舉行的2019美的集團經營管理年會上,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談到,美的2018年一年的變化比1998到2008年十年都大,稱“冬天不可避免,美的要好好面對”。對于2019年,他說“不談目標,只追求高質量增長”。

顯然,他預先感知到了美的“冬天”已來。

什么導致了美的的“冬天”不期而遇?

我分析認為,這是內外兩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先看外部環境因素:

1、中國家電市場環境已悄然發生改變,從增量市場變成存量市場,持續多年的高增長一去不復返,再指望家電行業再像過去那樣持續大幅增長已無可能。事實上,這是中國社會轉型的表征之一,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都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中國也必須經歷。

2、國家對房地產持續調控收緊,勢必對家電形成直接且持久的影響。一直以來,房地產扮演了拉動家電消費第一動力的角色,今天,這個動力已不復存在。

3、具體到空調行業而言,2016、2017兩年,空調市場出現不正常的高增長,嚴重透支了2018年的消費力,還將對2019年形成影響。

企業自身因素呢?

1、美的集團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業務負增長是罪魁禍首之一。依據庫卡給出的解釋,去年全球汽車及電子工業的需求下降,導致收入萎縮,同時中國機器人市場承壓下滑。我選擇相信這個解釋。

庫卡表現不佳,直接刺激了“美的收購庫卡是一個錯誤決定”的觀點死灰復燃。對此,我持不贊成態度。我認為,從長遠看庫卡依舊值得期待,畢竟轉型升級是中國社會的大勢所趨,對基于機器人的智能制造必將釋放巨大需求,這正是庫卡的機會所在。

事實上,格力電器近年來不斷發力智能裝備產業,也是基于這一邏輯判斷。

2、美的暖通空調及消費電器業務,均未實現投資者期待的增長。僅以美的空調業務為例,2018年營收增幅與格力相比可謂差距巨大。

止于目前,格力電器(000651)尚未發布2018年財報。不過,依據此前業績預告,格力電器2018年實現營收2000—2010億元,若按空調營收占比85%計算(預計2018年空調營收占比高于85%),則2018年格力空調實現營收約1700億元,比美的空調板塊營收多出至少600億元。而2017年時,兩家的空調差距是280.6億元。

這意味著,2018年美的與格力空調業務,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拉大了許多。

上述兩個方面,就是美的的丟分項。

且慢,我必須特別指出的是,格力電器2018年的營收增長是不正常的,2018年的空調市場環境不支撐如此大的增長。那么格力的增長是怎么實現的呢?是超大力度向渠道壓貨帶來的結果,并非真實的市場銷售。預計大幅壓貨的惡果將在2019年逐步顯現。

依據我掌握的信息,近年來美的與格力在空調業務上的差距呈現逐年縮小態勢。

行文至此,附帶談一下我關于企業發展“慢”的看法。

我的觀點是,只要營收增速高于當年GDP增速,或高于行業平均增速,就不算慢。所謂“慢”,其實是投資者的看法,他們已經習慣了美的多年來的快速增長,一旦某個年份慢下來他們心理上不能接受。事實上,能長期忍受慢的企業才有快起來的實力,華為是這方面的例子。

3、美的競爭力結構有兩大短板

如何判斷一個企業有無可持續發展潛力?看這個企業競爭力結構是否完整,以及有無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013年以來,美的產品確實發生了很大改變,“低質廉價”的美的正在漸行漸遠;在品牌形象方面,這幾年美的也有進步,這些都是事實,不承認就是偏見。

但是,若以“全球化經營的科技集團”的標準來衡量美的,必須承認,美的還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是產品差距。

雖然,美的集團董事會認為美的主要產品品類皆占據全球家電行業領導地位,但大多數產品只有相對競爭優勢,未建立絕對競爭優勢,都只能用“良好”來形容,而不能用“優秀”來形容,更談不上“卓越”二字。好比一個學生,他的總分很高,但沒有一科特別突出。

一般認為,產品力建立在研發力、技術力基礎之上。美的集團過去幾年的確非常重視研發,投入也非常大,向科技企業轉型的意志特別堅決。但是我們發現,巨大的研發并未促成“讓人眼睛一亮”產品大面積爆發。正因為如此,現在網友談到美的產品時,持偏于負面評價的仍然占大多數。

其次是品牌差距。

談到美的與格力空調的差距,方洪波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美的和格力產品方面已無差距,差距只在口碑。”方說的其實是美的品牌力偏弱。

目前,美的獨立擁有+租借使用的品牌,多達十幾個:美的、小天鵝、華凌、凡帝羅、比佛利、COLMO、BUGU、庫卡、東芝、AEG,等等,這樣的品牌布局顯然是有問題的,誰見過華為使用這么多品牌?誰見過三星使用這么多品牌?都沒有。品牌過多,究其原因還是對主品牌(“MIDEA美的”)不自信。

在國際市場上,美的品牌影響力更弱。這一點從BRANDZ發布的“中國品牌出海50強”名單有清晰的折射。該名單顯示,美的在“中國出海品牌50強”排名第49位,遠低于海爾的第7位,甚至與格力排名第29位也有明顯差距。

有意思的是,亟待建立國際影響力的美的,一直拒絕參加美國全球消費電子展CES,不知出于何種考慮。

美的的問題,我認為歸根到底和美的集團管理層心態及修煉有關。這些年,美的太在乎外界對它的評價,太在乎資本市場對它的看法。

舉一個例子,我們從來沒看到任正非說什么“變是永恒不變的真理”,我們只看到任正非說華為“28年只做一件事”,“華為28年只對準通信領域這個城墻口沖鋒”,“堅持只做一件事,在一個方面做大”,大有“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意志。于是,我們到了今天的華為。從某種意義上講,華為的成功,正是任正非超乎常人定力的成功。

但顯然,美的集團管理層缺少這種定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美的集團:三年的差距,格力在繞圈圈,美的在努力爬山!
美的格力2018年營收均突破2000億元 家電刺激政策或將提振需求
董秘離職、經銷商減持、凈利潤預腰斬,格力電器利空不斷
當年的海爾兄弟,如今為何與美的、格力相差這么多?
股市分析:為什么海爾的市值比美的 、 格力差那么遠?
美的、海爾和格力,誰才是國產家電之王,誰又是空調之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义马市| 友谊县| 通海县| 淮安市| 汝阳县| 新竹县| 藁城市| 社会| 台南市| 朔州市| 扎囊县| 安康市| 弥渡县| 和平县| 武平县| 临泉县| 北安市| 乌兰浩特市| 会同县| 云梦县| 密云县| 县级市| 庆安县| 山东省| 沿河| 辛集市| 襄城县| 迁西县| 宜良县| 禹州市| 铜陵市| 高阳县| 卢氏县| 彭阳县| 鹤壁市| 昌图县| 罗山县| 遵化市| 缙云县|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