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底層的六個標志性的認知,你有嗎?
一、極度的自負和自卑的交織。
在比自己差的人面前,非常自負:“自我膨脹得褲衩都裝不下”。遇到事情的時候又極度的自卑,逃避,不敢面對。
二、讀書無用。
讓自己初中沒畢業的孩子去找工作掙錢。這本質上就像吸食毒品一樣,短時間內讓自己感覺良好,但是它會阻止孩子去做應該做的事情。你會發現讓孩子陷進了一個自己之前就想逃離的,那種充滿絕望的社會底層階層。
三、辛勤的努力遠不及天生的才能重要。
社會底層人很多都有這樣一種認識,那些成功的人有兩類。
第一類人靠的是運氣:他們出生在富貴人家,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不凡。
另一類人則靠的是天才:他們生下來腦子就好使,只要去嘗試就不會落空。
而自己不屬于兩者當中的一種,自己生就的貧窮的命運,甚至沒有改變的機會。
四、社會階層僅僅關乎金錢,與其他無關。
很多社會底層的人認為,貧窮僅僅是因為自己沒有錢。跟他們受到的教育、從事的工作、人際關系都沒有關系。而這些恰恰是精英階層非常注重的三個重要因素。
比如窮人更喜歡跟同處社會底層的、甚至更窮的親戚走動,并不在乎自己跟什么人交往,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更好。
五、關于勤奮:做得少,說的多,
社會底層人們口中談論的勤奮與實際情況間存在著明顯的矛盾。很多人提到勤奮的重要性時也是滔滔不絕。認為貧窮的人都是因為不夠勤奮,但是自己是個明顯例外。實際上懶惰、無所事事是相當一部分社會底層的顯著特點。
六、富人都是騙子,有錢人都是騙子,有錢人的錢都是不干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