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談不上鴻篇巨制,但對于當下走中國職場道路的人來說,可謂標志性的篇章,其他地方不但沒人寫,而且除了雞湯,他們更不告訴你方法。
本文也是不外傳系列,你不需要轉發給你的親友,除非你希望同學都比你工資高。
在之前文章《年薪20萬、30萬、50萬,哪個最難突破?》中,有個調查表,大家看下,選擇20萬、30萬和50萬的人最多,且幾乎不分上下。
我也說過,在我至今接近20年的職業生涯中,我的切身體會是:年薪在30萬前后最難突破。
這就跟30歲這個概念一樣,27歲時我們都提醒自己“30歲快到了”,過了30歲,哪怕34了,還是覺得自己“30歲剛過”。
工資方面也一樣,這“二十多萬”和“三十多萬”,其實都是30萬上下的范疇,是很難突破的。
1
本篇應該設置收費閱讀的,但還是延續我一貫的作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我已經分享了數百篇職場類文章,其中包含上千個知識點。這些現實案例中,我本人的經驗占一半,另外一半來自我的職場弟子、上萬讀者的真實案例。所以,我了解普通人的職業人生,根本不需要“穿墻”。
說到我自己,各位忠實讀者和群友應該大多數已經了解,比如我《第一次跨城市跳槽進上海的經歷》,很多人已經了然于心,每年前赴后繼因為我和我的文章而前往一線城市的人,已經不計其數。當然,我又說了老家的體制內性價比最高,尤其適合獨生子女,所以每年回老家的也很多。
還是講我的親身經歷,那次昆山跳上海,是完成我職業生涯的第一階段,叫做“進入大城市”。
下一步,大家沒有經歷的不知道,實際上是五天八小時維持目前工資跳槽,也就是996年薪十萬變成不加班的年薪十萬。
這一步看似簡單,其實也不容易。我是從臺企之后跳港美合資企業,才初步達成,而且因為職業四要素不怎么樣,只能先進入小公司。
第三步才是五天八小時下,年薪10萬跳20萬。我的這一步,很多讀者也知道,就是跳到了當時的外企五百強,具體的是汽車零部件巨頭德爾福。
數字并不是如此精確,進去時談的年薪只有15萬,3年后離開時年薪接近20萬了。此間職位內部提升到了主管,大家記著3年這個規律,歐美外企那時如果提升你的職位,待36個月是基礎要求。
第四步,則是20萬跳30萬,對我來說還是外企跳外企,剛提拔我就走,這叫急流勇退了。春風得意時跳槽,這才是職業經理人的求職正解,而不是職場失意時就溜了。
有人職場上碰到困難就想撤退,這是消極思維,也是絕大多數人(80%以上)一輩子做不到主管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一步我是大公司主管直接跳中型公司的經理,實現了30歲年薪30萬。
以上四步,完成了我的職業生涯中“年薪30萬”這個里程碑式的轉變。盡管時代不同,但你也會有類似的經過,只要你的收入和職場路徑不斷往上走。
只不過,我是2002-2009年,22歲畢業到29歲達成,大概八年時間走過了這四步。而你,因為當下應屆本科生在上海的起薪就有6-8千,我們那時候才千把塊,且物價高企、工資購買力比我們那時下降了很多,所以,這個30萬年薪的時間點,你可以比我們早一點達成。
但是,即便如此,大多數人畢竟是普通人。在2018-2020年中,這2年多,我收了在北上廣深杭蘇咨詢我職場提升問題的學生,總數大概500人,其中一半以上大概300人,是來請教如何年薪10萬左右跳20萬上下的;50人問20萬怎樣跳30萬;30人問年薪30萬上下如何繼續往上突破;剩余20人才是問年薪50萬如何繼續突圍,以及咨詢創業的人。
所以,本篇寫《普通人年薪如何突破30萬?》實際上只是針對少部分人的訴求,500人里才30位此刻關心這個,處于這個時刻。
我們來看一個明顯的例子。如下這位女群友,也是我五年前的粉絲,雖然退群了,但一直關注我的文章尤其原創的。她突然于5月6號在本號后臺回復關鍵詞“三十萬”,你猜她這是要尋找什么?
其實很簡單,在3月30號我發表了如下這篇文章。
文章中我答應了,在調查結果出來后,我會選擇投票最多的寫,而且我很想寫《年薪如何突破30萬》。毫無疑問,她就處于“年薪30萬上下如何突破”的時刻。
在3年前她年薪20多萬的時候,她已經問過我這個問題,我給她的答案是三個英文字母“MBA”。
現在3年后,她依然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一說明她MBA沒讀要么還沒拿到手;二她目前的工資仍然沒有突破年薪30萬這個區間。
這正是本文的目的。
此時有人問,幽哥你算得不對,剛剛你500個人舉例,怎么才說了400個人,還有100個職場學生呢?
是的,剩余大致100人,就來自體制內。
他們中50人來問我如何體制內跳出來,嘴上說跳行動上大多不敢跳,但牢騷滿腹,半夜給我發幾十條信息的都有,我稱他們主要她們為“祥林嫂”;還有50人并不跳槽,老問“如何對付我的領導”“隔壁同事老王這么做是什么意思”“你說我老公現在在想什么”,等等,這部分人雖然也抱怨但更多是考慮如何與人相處或者對付某人,我稱之為“權謀家”。
當然,這100人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但至少我告訴了你,體制內也不好混。
回到本文主題,在我大概30歲實現年薪30萬后,我如何突破的呢?
我當時也沒方向,也不知道方法,我只有親身實踐的心得。所以我在轉正后,就開始謀劃跳槽,準備30萬跳45萬好歹也40朝上。
但是,試了大概三四個月,也面試了四五家,沒能獲得比30萬更高的Offer,且工作開始忙起來了,碰到了2010年初的金融危機后產能緊張期,我要不斷去供應商那里監工,也就是出差多了。
我當時內心也總結了下,職業要素中,“城市、學歷、畢業年數、企業知名度、跳槽技巧”,掣肘我的應該是沒有碩士學位,其次畢業年數畢竟也才8年,而且工資已經沒幾個同齡人比我高了,看來短期難以突圍。我就這么放下了,沒再尋求面試跳槽。
這一放,30歲變成36了,也就是在2016年我出版了《逆襲時代》后,我才想起來要跳槽。實際上不是自發的,公司計劃搬到重慶去的消息,促發了我。不過30-36歲這期間我的副業可沒有懈怠,逐漸成長,幾乎31歲后的每年都超過了工資。
此時我一總結自己的工資,稅前月薪接近3萬,比7年前入職時的1萬8多了不少,13薪的話就是一年39萬,一般還有個2-3個月獎金,算6-9萬,年薪【45,48】萬。所以,36歲那年我的年薪稅前超過45萬了,算早突破年薪30萬了。
所以,大家看出來了我突破年薪30萬的方法了沒?
根本就沒有方法,就是”待著“,靠著公司每年的年度加薪5-13%,2009年初熬到了2016年夏天,硬是熬出來的。不怕你笑,這就是我真實的方法,我可沒有一個我的”幽哥“來指導我。
當然,良禽擇木而棲,你好歹選擇在相對還可以的中大型公司或單位熬,否則五年不漲工資、動不動裁員、甚至給你降薪降級的,別突破30萬了,你保住30萬就不錯了。
年薪突破30萬的第一個方法,大公司熬年齡法。這也是最常見、最好用、也最簡單的方法,期間還可以發展副業。
2
當然,后來至今又是4年過去了,關于我的職業生涯后面再突破的故事,以后再講。
我們開始接地氣一點,這段講我的關門弟子小勇。小勇在西北大學碩士畢業后,直接校招去了東莞民企上班去了,找到我時是2018年底,已經碩士畢業3年多,年薪正好12萬,996工作制。
2019年初,在我指導下跳到廣州知名上市公司,年薪大概20萬出頭。那次也嘗試過跳上海,都來上海面試2次了,但機緣巧合,沒被錄取。
大家看下如下今年的截圖描述。
其實很簡單,這就是我在2010年沒人指點的方法:2019年3月入職后,伺機而動,但不是密集求職,花了長達一年的時間,邊工作邊主要通過獵頭、定點投遞、內推這仨渠道投遞簡歷,放棄APP海投,每個季度面試1-2次,一年面試5-8次,終于在2020年3月獲得了好Offer。
他這次進入了上海,上海一家國企答應他的是基本工資一年35萬,外加不少于5萬的季度和年終獎金,總額也算年薪40萬了。
這就是好學生,不是因為他學歷多么高。
至此,太多人按照我這個操作運用了這個方法,當初我自己都想不出來的方法。
年薪突破30萬的第二個方法,長期持續的伺機而動。
適合你的好的工作機會,可不是正好在你找工作的這個月就出現、且正好被你看到、人家還看中了你、且你面試通過最后錄用了你。哪來這么多巧合?好工作機會,必然是平均分布于全年12個月當中,你的方法就是轉正后開始伺機而動,花6個月、1年、24個月,甚至3年去捕捉,這才能獲得好工作。
我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這個方法,我36歲的年薪至少可以提前到33歲達成。你看人家小勇,這才29歲!
大家也看下上圖我最后提醒他的話。
3
下一位叫Jimmy,這次這位Jimmy可不是我指導的,他是我的讀者,看到文章《如何讓微軟、蘋果公司的HR主動聯系我?》中我介紹的蘋果公司老同事,他覺得都比他工資高,所以發信息跟我討論了。
這個方法就是進入五百強外企,尤其頂級外企,這才有高工資。
當然,他打了個錯別字,他的工資是“一年只有52萬”,不是一個月這么多。
但是,蘋果公司給中國員工,現金之外一般還有2-3萬美元的股票,折合人民幣是14-21萬,因此,他的年薪是66-73萬。就算某年蘋果股價跌了一半,那他也是稅前年薪59萬,早就突破今天我們講的年薪30萬這個藩籬了。
有人問,他什么學歷。
你也看到了,“學歷有硬傷”這是什么意思呢?專升本。也就是別人4年拿到了本科,他也是統招的,只不過先3年大專再2年本科。
年齡呢?當然不到40歲。
你肯定“好奇他的職位和之前職業經歷!”
屁,陽光下沒有新鮮事,統招專升本畢業后,在若干小企業做什么剎車皮、車燈的公司混了5年,最近2年待在通用汽車做測試工程師,剛拿到蘋果的Offer入職不久,流程工程師,俗稱PE。
年齡可以看出來,23歲專升本畢業,7年工作經驗,正好30歲。
于是,年薪突破30萬的第三個方法,外企大公司至少待2年,刷下簡歷,再跳外企。
4
有人說,幽哥你老講外企,我們國內企業呢?
扯淡,我剛剛在小勇的案例中不是講國企了?
不過你說得也對,我們看國內公司,如下這位群友,半夜給我發信息,拿到了阿里的Offer,但她準備放棄,大家看下原因。
“老公不希望我拼事業”,實際上就是老公不希望她冒得太高,當然借口是孩子等。
我們不說別的,總之,女人還是會因為家庭要放棄很多。
當然,你肯定擔心她放棄這么好的Offer,我倒是不擔心,我倒是擔心你輪不到這樣的煩惱。
說下具體Offer情況,年現金50萬,股票15萬/年。這算年薪65萬了,P7級別,非技術崗位,不是內推進去,是陌生海投的。
個人情況呢?
普通本科畢業9年,今年30歲。
最近一份工作類似美團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屬于營銷策劃崗位,待了5年,2020年此刻月薪也才1萬5,號稱15薪,那就22.5萬,公司又號稱有個8-10萬的股權激勵,也勉強算年薪30.5-32.5萬了。
但這工資幾年沒變化,也就是去年底,看到我的文章后,跟大多數她的同齡人一樣,“突然感覺到自己工資這么低”,這才有了這次的跳槽嘗試。阿里這是第三個Offer。
最終她去不去,我們不需要管了,我們看年薪突破30萬的第四個方法,互聯網小公司跳互聯網大廠。
5
又有人說了,你幽哥不能老講啥國企央企、蘋果、阿里、互聯網公司的,我們制造業的怎么辦?
看如下截圖,群友杰克的報喜好消息。
你以為制造業就工資低?月薪3萬8,算13薪,即使按12薪算吧,你看看年薪多少了?不算獎金就年薪差不多50萬,早就突破【25,35】萬這樣一個“年薪30萬范疇”了!
職位大家也看到了,之前他也是SQE,我四五年的群友了。
倒逼法給大家路演下:目前月薪20K,用平均工資法說是22K,拿到第一家Offer比如26K,第二家31K,再下一個Offer給你出價33K時,繼續往上再倒逼2.5K,這就是35.5K,加上月補月薪實際是38.3K,3萬8千3了。早跨過了原來躊躇不前的“年薪30萬”。
年薪突破30萬的第五個方法,換行不換崗,倒逼法談工資。
6
居然還有人說,幽哥你不對,你這些都畢業至少七八年的人,最少也是碩士畢業5年,“我們這些剛畢業0-4年的怎么辦?”
好的,這次我就不多啰嗦了,群友“洛麗塔”,是位本科才畢業2年的學弟,他喜歡二次元風格。
1997年的,2018年本科畢業至今2年了,這次夠后浪了吧!
在目前公司年薪大概25萬,這個5月底拿到了ABCD四個Offer,還有3家在談。不過盡管加班,他準備聽我的建議去工資最高年薪超過50萬的那家。
大家注意下,這是他畢業后的第一次跳槽,跳槽期間他將我的跳槽課程聽了三四遍。
如下是他這次跳槽的感言。
第一次換工作體會
作者(洛麗塔)
結果:
S 公司(當前)月薪 M,五天八小時,18 薪
A 公司月薪 1.4M,大小周,15 薪
B 公司月薪 2.0M,經常加班,18 薪
C 公司月薪 1.7M,五天十小時,15 薪
D 公司月薪 1.5M,經常加班,15 薪
以上是談完的公司,最終準備選擇 B 公司入職。
面試總結:
1,個人能力經驗遠超年限與當前薪酬,但還沒到小主管級別,因此面試一線開發崗位,在技術面試中幾乎沒有遇到阻礙。
2.,HR 面真的沒有任何影響,外交辭令隨便聊聊即可,主要是太極拳打一下薪酬和相互了解一些信息。盡量不要透露任何個人信息,模糊回答即可。可以多詢問公司各種細節,消磨時間也避免入職以后還要再了解。
踩坑總結:
1,避免被套取行業信息。
在E公司面試中,遇到了 S 公司的前同事,此人離職原因與我所在部門有關,簡單地說就是高層有仇。面試過程中被套取了大量的實際工作經驗和問題處理細節,我確定面試表現滿分,但仍然被掛了。
另一個原因是我過去了這個前同事的相關業務上經驗能力不如我,可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S 公司我所在的部門就有這樣的情況,避免招聘來一個威脅到自己的人,直接掛了)。
2,應聘全程必須保持信息保密。
所有人問你下家去哪,當前有什么offer,有他們自己的考慮,或者就是好奇,但都對你沒有任何好處。我在應聘過程中不小心公開泄露了 D 公司的招聘細節,被定位到個人,直接被取消 offer。
有幾個人瓜田李下,說不清楚是不是他們走漏的消息;如果是無意間被發現的,那也是自己跟第一個發現的人或者上報鏈的人沒有關系,最終結果定調后才被通知,沒能實現控制影響面。
3,倒逼法幽哥說有兩個條件,一是大城市,二是工作達到一定年限。
第一個好理解。第二個我現在有點理解了,就是對于工作年限過低的小兵,公司不會為了緊急需要你這個崗位或者避免你落入別家之手抬價,心態是愛來不來。而且offer發出后修改需要再次層層上報,對于非關系戶,可能 HR 這個小鬼直接就給你擋住了。
4,這次投遞公司較多,但還是有兩大問題。
一個是首先發到 offer 的 A 公司定入職時間定早了,導致6月的社保公積金在提離職時,時間上沒有對齊讓 S 公司交,這至少壓縮了一個月的面試時間。
雖然可以找代交公司,但是總體思維沒轉過來,后續的offer只能自己壓縮自己的時間,實在是不必要的不利。
第二個,是在第一個的影響下,其實面試的公司還是太少了,雖然比起上一次畢業時的第一次失敗求職,已經能夠貨比三家,但是一些本可以爭取的公司包括外企,都沒時間去面試。實在是被 A 公司約定的入職時間坑慘了,最后也沒入職,感覺更坑爹。
離職總結:
1,隨便找個理由即可,人都要走了,就說公司各方面都很好,你因為個人原因家庭原因不得不離職。一切追問緘口不言,中間時不時問一問離職時間,領導就知道留不住了。
2,保持和其他同事的良好關系,幫你背景調查和工作交接。大家都是打工仔,圈子里面山不轉水轉,沒必要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樣子。
3,主動督促離職手續。對于公司和領導來說,你就是個過渡的、要滾蛋的人了,所有離職相關的手續和事項你自己都要督促甚至催促,不然領導裝死甚至故意卡你,就能讓你惡心到懷疑人生。要不是我盯著領導時不時問,裝死就上報到上一層領導,連指定交接人都要拖我一星期。
4,其他所有相關手續務必確認清楚,參考前面 D 公司 offer 被取消,到下家試用期通過前,就換工作這件事還有的是坑,切記謹慎為上。
自然,洛麗塔也總結了不少,其中“前同事在我即將去面試的公司”,大家注意下,這不是好事,盡量別去聯系。你假裝不知道即可。入職后碰到了,再說。否則前同事大概不會幫你,反而從中作梗。
當然,他剛畢業2年都不到,都快接近蛋蛋后了,年薪能從30萬不到突破50萬,這里面可以如下這么來看。
當然,洛麗塔年紀輕、能力強又碰到了我的求職大法,還是頂級名校畢業,四個因素綜合碰撞,才有了23歲50萬年薪的跨越。他的故事并不可復制,但方法可以模仿。
我們看年薪突破30萬的第六個方法,工作技能強,名校加持,大公司背書。
所以,“能力強”在洛麗塔這樣的現象級人物身上,才有用,我們普通人還是側重后兩者吧:名校加持,大公司背書。畢竟從你沒考上清華北大的那一刻起,你就應該認識到自己就是個普通人。
有人不明白,其實畢業后去拿個南京大學或者北清復交的碩士學位,要遠比你高考進去容易多了;此外,大專和三本也是可以進名企的,大公司可以幫你背書。
本文是講普通人的,所以將洛麗塔放到了最后。
實際上還可以寫7、8、9......那些諸如創業、買彩票、炒股、比特幣、投胎、找富婆、殺人越貨等等,不在我的討論范圍之列。
我只講你可以達成的,也只講普通人。你再看如下帥哥追風的另一個“可期”,大專畢業8年,考上了研究生。
別看我那些淡化行業、淡化崗位、提升學歷、性格不重要的建議,其實都是在讓你拓寬思維,為接下來的人生和高薪布局。
“淡化行業”,意思就是你看好的行業可投遞,不看好的也投遞,窮人以為只投遞后者;“淡化崗位”,意思是跟你匹配的崗位當然投遞,跟你不匹配的崗位也要投遞,窮人會誤以為我讓他只投遞不相干的工作;“提升學歷”是錦上添花,卻不是雪中送碳,窮人會在失業后來問“我要不要考研還是出國”;我說的“海投簡歷”,是大概每天挑30-50個好職位投遞,窮人會認為就是啥都不看“一鍵投遞”......
太多了,窮人并不是天生的窮思維,只是我即使花了100篇文章要求他她看下去,看完了他們還是貧窮和低薪的認知,思維的貧窮想法很難改變。
本文主體,這里可以結束,本篇的續集可能就是《年薪如何突破50萬》。
你注意下這個年薪是什么意思,是從今年開始每年你能獲得的基本年工資,這是年復一年可持續性的,不是你某次炒股或者外快得到了50萬,你就能號稱年薪50萬的。
有人在小民企就七八個人,說自己年薪30萬、50萬、90萬、幾百萬的,號稱私募經理。你扯淡,分分鐘倒閉的公司,哪來的年薪?某一秒你的速度超過了10米,你就能號稱自己時速36公里了?只怕你一個小時都跑不完3.6公里,人已經趴在路途中不省人事了。
理論上來講,在小公司沒有年薪,你先能拿到下一個月的工資再說。
在《年薪20萬、30萬、50萬,哪個最難突破?》中,我講過王石的故事,讓大家提前體驗下富人的收入水平。
萬科王石,有一次被問及現在一年收入多少時,他很直白地告訴現場觀眾:“也沒有不方便說的,終身榮譽董事長這樣的一個身份,這個工資還是按照原來的不變,加起來1000萬出頭吧。”
當然,每個收入水平時,追求不同。
雖然還沒王石的體驗,但說實話,在中國,鳳凰男逆襲之后,比如年入上千萬之后,他們很可能會先修祖墳,然后賭錢,再娶小老婆......
富人實際上不是一日而成,我這里提醒各位女讀者:暴發戶不能嫁。
比如下面這位,還沒發達,年薪才10萬,謊稱20萬、號稱馬上30萬,并且來問我,他發達之后要不要娶小老婆。
我幽哥在年薪突破50萬、80萬,年收入超過300萬這些節點上,都可以告訴你方法和心得,但我最怕的還是教了鳳凰男工資上去了后面學歪了。
其他不多說了,我的文章有些會很寫實,過分揭示真知,就會得罪很多人。
我讓這么多普通人改寫了人生,就類似在命運的基因中修改了排序,這也會觸動某種建制派的奶酪,甚至我自己都可能短壽。因此,大家珍惜我的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