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非兩次踏入清華大學的校門,一次踏入北京大學的校門,對于別的考生來說,這兩所高等學府是可望不可及的夢想。但是對于張非來說不過是探囊取物罷了,想考就考,不想上就不上,再想上再考一次就行了。
從智商上來看,張非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2004年他從一所職業學校退學去復讀,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考上了復旦大學,但是因為復旦大學不入他的法眼,最終沒有去。張非的目標是北京大學,第二年以后他如愿的考入了北京大學,次年因為7門必修課不及格被迫退學。第三年又被清華大學錄取,時隔一年又因為學分沒有修滿被迫退學。2007年張非再一次考上清華大學,這一次他沒有被退學,終于拿到了本屬于他的大學本科畢業證。
因為張非如此反復的高考,退學,被不少人質疑是利用考生的身份謀取獎學金。在2007年6月中旬,一封名為《四川南充驚現職業高考考生,清華北大反復退學牟取獎學金》的帖子開始在網上廣為傳播。帖子里列舉了張非2003年考上北大、獲得岳池一中3000元獎學金;2005年從南充十一中復讀考上清華,獲得學校10萬元獎勵;2007年從清華退學以南充十中學生的身份參加高考,“又將輕松獲取南充十中的一筆重獎”。帖子首度提出了“職業考生”的概念,并直斥張非的“墮落”是一心只為賺錢。
但其實真相并不是這樣子,張非不是不想跟普通人一樣連續的讀四年,然后順利的畢業拿學位證,繼續升學或者參加工作。但是張非不能這樣子,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做不到。張非幾次退學都是因為成績太差被學校勸退的,而導致他成績太差的原因是他沉迷于網絡游戲,無法自拔,最終葬送他了美好的青春和前途。
張非雖然讀書很厲害,但是卻無法控制自己,沒有自制力。離開了父母和老師以后,一頭鉆進了網絡游戲中。親人的勸告,打罵,眼淚都沒能夠把他拉回來。被退學以后,張非心里后悔莫及,于是才有了這三進三出清華北大的經歷。
張非在清華大學磕磕絆絆好幾年以后,終于畢業了,畢業以后的他并沒有選擇工作,而是選擇繼續升學考研。很遺憾的是,張非的“輝煌”并沒有再次延續,中山大學哲學系考研復試沒有通過,考了兩次以后,便斷了考研的念頭。
此后張非就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家也搬了,朋友和同學們也聯系不上他了,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聽說張空谷現在去到了一個誰都不認識他的小地方去生活了,還結了婚,過上了小日子。
408評論良心老師 教育問答達人 教育領域創作者10814贊
踩
高考狂人張非的四次高考只能說明其非常聰明,但絕對不是人們學習的對象,可以說是一種浪費。
一、張非確實聰明,是非常人所能及的。首先張非在14歲初中畢業的時候,就讀四川省郵電學校,成為了一名職高學生,并且還是一個不合格的職高學生,在學校因為調皮搗蛋被勒令退學。但張非在岳池中學備考,第一次高考竟然能考上了著名大學復旦大學。之后嫌復旦大學不好退學復讀考上北京大學,又因玩游戲而掛科被退學。再復讀上了清華大學,還是不吸取教訓又被退學,第四次高考又考上清華大學。不能不說這個人還是非常聰明的,一般人能考上復旦大學就非常珍惜了,他竟然能夠高考每次都能考出高分,獲得清華北大的錄取資格。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
二、張非心智是不成熟的。初中畢業上職高,就不是一個合格職高學生,不能自律,不守紀被退學。高考上了北大和清華,兩次同樣的原因是貪玩網絡游戲而被大學退學。按理說,上大學了年紀不小了,還這樣沒自制力,在同一個坑里摔倒兩次,說明他太不理智,也可以說是心智不成熟的。
三、讀大學好像還是沒有目標。第二次上清華大學,期間還沉迷過網絡游戲,最終雖然大學畢業了,但考中山大學研究生失敗。我不太理解的是,像他這么聰明的人,為什么連中山大學的研究生都考不上,很顯然是根本沒認真準備,或者說他的“壯烈的經歷”讓中山大學對他并不感冒。這樣的人如果能夠專心于學術研究,是可以有很好的業績的,可惜了他的聰明才智。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如果不把自已的聰明才智用對地方,即使再聰明,也將一事無成。期待張非能夠正視自己的問題,利用自已的聰明才智為國家做出貢獻,不然是一種極大的浪費,浪費了國家的培養經費,浪費了他自己的聰明才智。
你們覺得張非將來會有所作為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1548評論月亮姐姐Nancy 扶貧達人團成員 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906贊
踩
一看這個題目,我著實被驚了一下,常人高考一次就折磨得夠嗆了,這位狂人居然4次高考,而且高考的學校全是名校,這就像吸毒的人,難道是高考得上癮病了嗎?還是要證明舊自己的能力呢?
真的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反正我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換個其他考生,就考上這其中的一所學校,恐怖都會睡覺笑醒,還哪能再考其他的高校。
這個來自四川的考生張非,是一個典型的80后,他覺得復旦太差,就拒絕了就讀。
當他進入北大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變樣了,但是因為經常玩游戲被北京大學給退學了。后來他又通過高考考進了清華,但還是因為學科不達標再次被勸退。
如此戲劇的人生,跟做夢一樣,他現在回四川老家發展了,聽說發展的還不錯。如果,他能在其中的一所高校,完成了學業,想必會有不錯的發展,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的高考“神人”,不知道是否后悔了當初的所發生的一切呢?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45評論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3183贊
踩
張非,四川考霸,2次考取清華,一次北大,一次復旦。如果以高考為衡量一個人的學習,那么他絕對可以說是恐怖級別的存在。然而實際上,如果您知道他的經歷,你一定不愿意自己孩子像他這樣。
他第一次考取復旦大學是02年,也是我上大學那一年。因為不滿意復旦大學,直接沒有去就讀。
03年考取北大,這一次到了北大,但是04年因為7門功課不及格被退學。
但這沒有打擊到張非,05年以703分被清華大學錄取。遺憾的是,06年再次因為學分問題被退學。
07年,張非改名張空谷,再次考取清華大學。
這就是傳說中的考霸,高考釘子戶。
如果以高考論英雄,那么這就是英雄中的英雄。然而實際上,高考并不是人生的重點。所以像這樣的考霸,并不是我們效仿的對象。
我大學的同學,也有不少退學重新高考的。
第一個張同學,大一因為戀愛問題,自愿退學,后來考取西安交大,現在在天津,工作很好。
第二個是王某,大三退學,次年考取中山大學。
第三個是室友,保送生。大四退學,次年考取安徽大學,后來到中科院讀研究生,現在在高校當教授。
像我的這三位同學,雖然因為個人原因大學退學重考,但是依然考取不錯的大學。更難得可貴的是,一次失敗的大學經歷,并沒有讓他們失去信心,而是重新振作起來。
這些人現在都過得很好。
但是,像張非這樣的,接二連三的因為個人原因被學校退學,說明自制能力很差。這樣的人,雖然高考能力很強,但是卻不能適應大學的學習。
很多人認為,高考分數高的人就一定可以把大學學好,這其實是想象。
能夠考上頂尖大學的學生,都是高中學習很強的學生。但是,這些學生當中依然有很多沒有辦法通過大學考試。一方面是因為自身貪玩,一方面其實也是不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
真正的學霸是能適應各種類型的學習,而單純高考的高手,只能說是高考考霸罷了。
張非后來考研失敗,后來回到老家,不愿意出門。
316評論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教育問答達人 教育領域創作者378贊
踩
這個問題,我來說說。
看了前面一些答主的回答,基本都來自網絡信息,具體實情如何,很難核實。
恰好,我有一個同學是四川廣安岳池人,張非的老鄉。張非的事情,在當地幾乎婦孺皆知,所以她也比較清楚。我在微信上向她進行了求證。在征得她的同意之后,這里將聊天記錄貼出來。
根據這位知情人士的敘述,張非是高考了四次,一次進了復旦,一次進了北大,兩次進了清華,而且,有一次高考成績是廣安市理科第一名,一次理科第三名,同時,這兩次也是岳池第一名。
因為玩游戲,分別從北大和清華退學。最后一次,勉強從清華畢業。
后來他參加了考研,因為之前的經歷,進了復試,但沒有被錄取,因為沒有導師愿意接受。
再然后,因為他沒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且有網癮,他們家舉家搬到了成都,要給他戒掉網癮,并成功了。
大約2015年,張非終于考進了一家事業單位,開始好好工作了。因為生活在成都,現在的他,遠離了以前的圈子,他應該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了。
張非,確實是一個智商很高的學霸,考進北大清華跟玩兒似的,退學了,再考進。可惜,因為他心智不成熟,很難和人溝通,以致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進而,沉迷在游戲的世界里。所以因為掛科,而被北大退學,而后又被清華退學,最后也因為自己的經歷而考研失利。這說明,即便是天才,也需要良好的情商去管控,才能做出一番事業。
幸好,他后來戒掉了網癮,考進了事業單位,能不再折騰了。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但能好好地生活,也能在工作中發揮出自己作為學霸的絕頂智慧,做出好的成績!
你對此怎么看呢?
31評論象牙塔里講故事732贊
踩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考霸張非大概是少有的因為高考而成為百科人物,并被標明考霸的人。目前能收集到關于張非的信息,是2011年他從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畢業,但不想工作,2012年考中山大學的哲學專業研究生失敗,之后再難找到關于他的消息,也有傳言他仍在繼續考研,不管怎樣,他已然泯然于眾人。
從2002年開始高考到2011年本科畢業,正常用四年走完的人生里程,張非卻用了十年,并非他太笨,他是一個相當聰明的人,4次高考,2次清華,1次北大,1次復旦,曾經在清華還拿過一年5000元的獎學金,這樣的成績前無古人,估計也難有來者。
關于他的爭議也一直伴隨著這位高考天才:有人說他是因為談戀中學給的高額獎學金才反復參加高考,因為當時只要能進清北,當地和學校將給予10萬元的獎金,這在當年相當于直接獎勵了一套房。但是通過媒體的追蹤報道,張非反復被退學的原因,第一次考上復旦因不滿意沒去就讀,之后幾次也都是因為學業不達標而被學校勸退,深層原因是因為迷戀網絡游戲導致學業一落千丈。
在高考這件事情上,他是一個現象級的人物,六年內連續四次考上國內頂尖名校,說明他有相當扎實的基礎知識,也有相當成熟的考試技巧,同時還具備一般人沒有的強大心理承受能力。
但是又因為沉迷網絡多次被退學,反映出他離開了父母和老師的監督,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方面的能力相當薄弱。這也該是他沉迷網絡的最初根源,因為自主性差,因而缺乏奮斗目標,沒有目標就難免沉淪,最后一次考上清華,第一學年成績優異拿到的5000獎學金,他用來購買了自己的電腦,這直接導致了他接下來的繼續沉淪,雖然最后勉強畢業,但早已找不到當初在考場上無往不勝的銳氣。
他在高考這件事情上的持續高光表現,只是源于目標明確,加上中學復讀班嚴格的管理,就如他復讀時的班主任所說,當時差不多是保姆式的管理,這讓他沒有太多時間去上網,同時他能從高考找到相當的成就感,對于性格孤僻,不善交流的張非來說,是難得的慰籍,所以他沒有因為上網而放棄了復讀,但除此之外,他鮮有作為。這也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僅憑高考分數選拔人才,存在相當的局限性。
成就一個人太難,需要經歷千辛萬苦。而毀掉一個人卻很簡單,不能說是網絡游戲不好,但確實有不少天才少年因為自我管理能力差陷進去之后難以自拔,在這件事情上,張非不是第一個,也遠不是最后一個。在教育過程中,考試成績很重要,但對孩子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同樣不可忽視,先成人,再成才,一味強調聰明才智而不顧其他,難免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偏差,最終遺憾傷仲永。
46評論姑蘇講堂 扶貧達人團成員 教育領域創作者942贊
踩
張非,四川岳池縣人。他的名字與“高考狂人”“高考狀元”“考神”等緊緊聯系在一起。他的高考經歷簡直可以用“神奇”來形容。
張非很聰明,但是令人詫異的是,他中居然落榜了。他沒有考上重點高中,甚至連普通高中都沒有考上。他灰溜溜的去了一所職業中學。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學生,在他19歲時參加高考,居然考上了老牌名校上海復旦大學。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竟然放棄了復旦大學,理由居然是覺得復旦不夠牛逼,不滿意!
然而,這真的不是他狂妄!第二年再戰高考,他以703分的佳績,一舉拿下南充市高考狀元,被北大錄取。順帶著還拿到了10萬元“狀元”獎金。
樂極生悲,進了北大的張非,因為玩游戲而掛科,被北大退學了!
于是,第三次參加高考,這一次繼續書寫神奇,以南充市高考第二名的成績考中了清華大學。進了大學,繼續玩網絡游戲,直到被清華大學退學!
他又第四次站到高考的考場,這次,他以677分再次考進清華大學。這次他終于在清華大學完成了學業,畢業時已經28歲了。
張非無疑是聰明人,高智商的人。然而他的經歷讓人感慨!人們除了對他的智商贊嘆之外,更多的是他的經歷所帶來的思考。
第一,他的經歷就是對高智商的揮霍。
如果他能夠認真,如果他在第一次考上名校后就認真的走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也許他不需要這么多的曲折,也許他在28歲,就能夠取得許多常人所無法企及的成就。中國從來就不缺天才,但是不是每個天才都能夠成才的。人家在三十歲時,已經受聘名校教授。張非卻才剛剛大學畢業,從這點看,他嚴重的浪費、揮霍了自己的高智商。這點非常可惜!
第二,他是個非常不自律的人。
從他的經歷看,除了第一次是自己不去。其余的都是被開除、被退學!而且理由都是因為沉溺于網游而不能自拔。這說明他不會經營自己的人生,不懂得吸取教訓,多次犯同樣的錯誤。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無法做出成績的。
第三,他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人生理想。
像他這樣沒有目標,缺乏人生航向的人,是極其無聊、空虛的。從他屢次因玩游戲被勸退,就可以看出他的大學生活是多么的空虛、荒唐!這樣的人是很難做出成績的。無論他的智商有多高!
105評論贏在高三 2019春節最火提問官 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348贊
踩
“高考狂人”、“高考釘子戶”張非現狀如何?似乎誰也不知道,也許他的家人更不會讓人知道,因為很多人都喜歡“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看了張非的故事,我想起來我高中同學,一個數學經常考140+的學霸,雖然沒有張非這么牛,但是大學也是幾進幾出,如探囊取物。第一次高考沒有考上985大學,他選擇了復讀;第二年考了文科全校第一,老師讓他報考山東大學,他選擇了北京師范大學,結果滑檔,被東北林業大學錄取;開學后不久選擇復讀;第三年被山大威海分校錄取,最終沒有畢業,回家在家里幫助下開了一家小商店,經營的什么情況,不得而知。
我想張非的現在也好不到哪里去吧,否則也會有他的消息。其實,張非最后結局如何已經不重要,通過這類學生的情況,我們需要思考三個問題:
一、知識改變命運還是性格改變命運?
通過張非的經歷,我想大家都認識到后者應該更重要吧!
二、教書和育人哪個更重要?
當然是育人!但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功利性太強了,以高中為例,只要考上北大清華,就是成功的,不管他能力如何,都會被大肆宣傳!我們本地曾經有個理科狀元,被清華錄取,但是這是一個連雞蛋都會剝,鞋帶都不會系,馬路都不敢自己過的“怪才”,但是,即便如此,這個學生還是給學校和家庭帶去了無數的笑話,以后如何,誰知道呢?
誰都知道這樣不好,但是在這種環境里,誰又能改變呢?
三、張非如果被調劑到計算機系或相關專業,結果會如何呢?
張非是沉迷于電腦游戲而多次退學,對于這樣的“怪才”,如果給他個機會去研究游戲,他能不能做好呢?“因材施教”應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吧!成就一個人總比毀掉一個人更值得我們稱贊吧!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
45評論毫米 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405贊
踩
張非者,四川廣安岳池縣人也。鄉試中舉者凡四。或恥于卑而棄之,或溺于嬉而廢之,皆不得竟。
2002年,首中復旦,棄;次年,中北大,溺于嬉,掛科七,逐;又一年,中清華,學分未滿,再逐;2005年,復中清華,得竟。然殿試終不及第。自此泯然眾人,飄然于江湖凡十一載,人不知其所終。
當是時也,人皆驚之,呼為“四川考霸”、“高考釘子戶”。蓋常人窮畢生之力求一中而不可得,其舉重若輕如探囊取物。所謂天才者,概如是也。
嗟夫!天才者,稟賦異于常人倍矣。然不能取功名,不能得富貴;既無錦繡文章傳世,亦非六藝五作聞名。何也?以其胸無志也!樹無根而不能長,人無志而不能立。無志者,茫茫然不知前路何方,惶惶然錯入歧途,終生誤矣!
為之一嘆!
32評論詩的諍言 中學高級教師 旅游領域創作者16贊
踩
張非的故事,可以說是傳奇,人生幾年,就風狂浪急,讓人心驚,還好,平安著落,考上了事業單位,安靜地上班了。
我想說幾句:
1,張非的經歷,可以說是年少無知,無知無畏,自我感覺良好,不喜歡,換一個,有這個實力,跟著感覺走,一定要找到最好。
2,張非的故事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可能并不驚訝,因為這是一個個性肆意生長的時代,追求自我、放縱自我。但,對中年以上的人來說,不能接受,太冒險了,平安是福。
3,張非畢竟是普通人,再折騰也要生活,生活就要工作,就要有收入。不食人間煙火,那是神。現實讓他清醒、止步,再鬧,也沒結果。
4,對年輕人,要寬容,要有包容的心態,就像孫悟空,孫大圣,夠鬧的,但唐大師并沒有一棒子打死,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當然,不是放任、放縱,引導、教育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