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穆解析
我們在鑒賞古詩詞主題(或情感)、詩詞體裁或意象作用時,往往要借助標題,標題所傳達出來的信息量很大,比如交代時間、地點、環境、天氣、寫作對象、季節……
接下來,穆老師將通過具體古詩詞為大家解析,如下:
??【1】標題交代地點
??【2】標題交代時間
??【3】標題流露情感
??【4】標題交代寫作對象
??【5】標題交代節日
??【6】標題交代季節
??【7】標題透露寫作內容
同學們,古詩詞標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還有很多,穆老師就不再一一列舉啦! 希望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做個有心人,多多積累。加油哦!
標題是解讀詩歌內容和形式的切入點。我們先來看古典詩詞題目的形式,有的敘事,有的抒情,有的詠物;有的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內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線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調,有的揭示了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事件、主旨等,有的交代了詩歌的題材、體裁。
鑒賞古詩詞,可以從題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如《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點明了“留別”的出發地、目的地;“留別”暗示了詩的類別是“贈別詩”;“臨洮”“北庭”兩個邊塞地名,暗示了詩中將寫邊塞風景。《殘春旅舍》交代了寫作的季節、地點;“殘”字可透露出心情可能是“慘”;“旅舍”暗示此詩可能是一首羈旅行役詩,表達的感情可能是一種思念、牽掛之情。《木蘭花慢 贈彈琵琶者》詞題暗示了詞的內容是描寫琵琶彈奏及聽的感受。《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秋日”點明了到訪季節;“題……新居”表明了寫作緣起,“新居”暗示了詩的內容可能要寫“新居”的內外環境;“竇員外”這一稱呼表明了作者與其是朋友關系。
通過分析,我們借助詩歌的題目,大致能推斷其內容或主旨,能在事件或背景中體味思想感情,為賞析詩歌具體內容或思想感情作了鋪墊。
不過,有些古典詩詞,題目抽象含蓄,甚至沒有題目,如李商隱的《無題》;有的只有詞牌,如柳永《雨霖鈴》、蘇軾《浣溪沙》等,我們只有通過對詩詞句的具體解讀,才能把握詩歌的具體內容和情感了。
在解讀詩題的同時,我們還要關注作者,結合注釋,做到知人論世,了解詩歌創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鑒賞古詩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才算真正把詩讀懂了!
次韻,用韻
帶有“次韻”或“依前韻”,由此可以知道,此詩為和詩,并且大多數為調解心情或者寬慰別人之作。而且兩人關系非比尋常,或是密友,或是兄弟。比如東坡和子由詩,比如劉禹錫和白居易詩都是如此。而帶有“用某某韻”,這個某某是人名,比如辛棄疾有一首《念奴嬌用東坡韻》,就是他向東坡詞致敬的作品。區別是用韻的用的人和被用的人并不要求生活在同一時代。步韻也是如此,幾乎每個創作七律的人都步過杜甫的《秋興八首》便是明證。
雜詩,無題
雜詩多為感慨,而無題多為幽怨。雜詩多為感慨世事,世人。而無題多為抒情不遇之情。當然喜歡李商隱的浪漫和憂傷偏要寫成情詩也未為不可。但不論是哪一種標題,其詩意大都不能明言,觀其背景,要么是在謫貶之中,要么是在失落之中,要么是在孤苦之中。總之,詩名雜詩或無題,觀其詩,作者大多數都是滿滿的不開心,不如意,不通暢。
湖上,席上,
幾乎都是應酬詩作,并且參與者至少兩人。詩詞風格基本都是積極向上,若是作者并非名人,那詩中拍幾下馬屁必然無可厚非。不論是湖上還是席上,必須有溫馨的景物描寫,而且一定要在動詞或形容詞的應用上出一些小彩,若是沒有景物也會有歌女一類的助興。從宋朝之后,此類詩作經常會帶應用曲故,以增加詩詞的成色。
座主,同年
幾乎都是交際詩,而且詩中一定典故滿滿,并且必須是清廉的,上進的、圣明的,博學的,多用來形容領導品才兼具,眼光深遠,一定會備受重用云云。同時因為經常是幾個人一同去拜訪領導,所以不僅要夸領導還要夸同事,有時經常摘出同事的“姓”來,然后找一個同姓的古代名人,說什么兄臺不遜于古人,不弱于前人如何如何。總是,這類詩大抵上都是馬屁詩。
有懷,遣懷
大多以律詩或絕句為首,或者在三聯或是在第三句進行抒情感慨,其實這種詩詞和詠物詩相差并不多。區別在于詠物詩更加具體,而有懷或遺懷中的物只是鋪陳或者渲染。或者說詠物詩是見物思情,有懷詩是因事感懷。另一個區別就是有懷遺懷詩中的大多數的是憂傷和寂寞,但詠物詩卻經常可以寫得很浪漫瀟灑,如果是在酒席上吟作的話。
省,院,宮,殿
幾乎可以肯定,作者當時一定在長安。比如《春宿左省》,比如《出定力院》、比如《直中書省》,比如《早春桂林殿應詔》等等,這種詩只要不是絕句,同樣是滿篇典故,而且必須要把古代的明君和賢臣放進去一兩個才好。同時也要大表忠心,表示不忘圣恩云云。正常情況下,這種類少有佳作。但做為歷史資料和生平卻存在考據價值。
應制
只要帶應制二字,此詩一定是在皇帝面前寫作,并且是許多人一起創作。從漢朝開始,應制詩便已經流行,大體上是皇上說第一句,然后大臣們按照職務高低輪流接句。或者是皇帝做第一首,然后每個人都要做一首。有時皇帝有些懶,便直接讓臣子依次做詩。這些詩都是贊美之辭,所有的景物都可以在詩經,漢賦或者某些經典古文中尋找出來。更重要的是,因為是贊美,所以這些詩必須君明臣清,天下太平。
行,歌,引
基本上都是古詩樂府,長恨歌,丹青引,兵車行,如果說硬要找出規律,恐怕不能,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篇幅較短,則詩里面都有動作描寫和細節描寫。如果篇幅中長,必然有事件描寫。或者說,只要不是傳下來的樂府歌辭,即標題不是傳下來的固化標題(比如行路難),那么基本上都帶有敘事性質。從前,現在,將來,抒情如何如何。
奉,呈
這些詩經常會出現職務名稱。比如韋左丞,比如崔侍御,劉明府,李司錄等等,與其說是詩,不如說是信,或者是填寫問卷,有些近似于現代的審論或演講。因為所謂的奉,呈,都是對方的資歷,年齡,聲望在高于自己。所以大多以尊敬為主。雖然不能說是大拍馬屁,但一定是文雅兼具,用典老到,并且不能太出彩,寫出的詩詞水平保持在平平即可過關。像杜甫那樣一寫好幾十行并不實用。
送,同,寄
哪怕對方身具職務,也基本上是(曾經)平輩論交,所以詩中多少還算是比較自然,可以看到友情或期望之類的言辭。典故不多,情景交融。若是密友,則難免些許悲傷或故作瀟灑之句。比如《送路六侍御入朝》,比如《寄李白》,比如《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
總之,標題中如果有人,那么從其稱呼上可以看出與作者關系的遠近以及作者當時的職務高低。如果有行程(比如送某某之任黃州),可以對應作者的人生經歷,從而查詢出當時的生活狀態。如果標題中有地點也是如此,比如奉先寺,岳陽樓,同樣可以探求詩的創作背景。
從信息量來看,詩比詞更容易把握,因為許多詞只有一個詞牌,如果有序的話還可以進行計算或推測,如果空空如也,只能從詞句中判斷作者的生活經歷和當時情況,比如隱居?比如貧困?比如致仕?
當然,小可以上所說都不具有絕對性,只是大多數而已。
分享
舉報
松竹11812小時前謝邀。中華民族古詩詞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過去,現在,將來已經,正在,還會無可辯駁地證明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極其巨大的貢獻。從接天詩園無窮碧,映日詞花別樣紅的古代詩詞天地中隨手采摘幾片標題之葉,就可以發現巨量的極品信息。
《關關雎鳩》使我們知道《詩經》是中華民族的第一部詩歌總集、三百零五首、詩經以四言為主歌唱愛情的大膽如《關關雎鳩》,控訴男人不忠于婚姻如《氓》,斥責統治者殘酷剝削如《碩鼠》和《伐檀》,控訴戰爭連年破壞人民安樂如《楊柳依依》,表達戰地戰友之情如《無衣》等等、詩經以賦、比、興為奇妙的表現形式、詩經作品無具體作者、詩經是孔子歷經千辛萬苦親自篩選刪定僅憑這點就有力地證明極左時期長期詆毀孔子是多么的反動而且荒謬等等信息。
《離騷》使我們知道屈原創下了中華民族文學歷史上的以下第一的信息——首次以文人為作者作詩并著名,該詩為我國古代詩歌中第一首長詩,屈原首創騷體并首開浪漫主義文學創作方法之先河,聳立起中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第一座高峰,屈原在該詩作中?出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雖九死猶未悔”等名句顯示出他愛國愛民、潔身自好、追求真理、嫉惡如仇等高尚情操,該詩作有力地證明長江流域也是中華人文的另一搖籃。此作句式字數使我們知道我國詩歌發展至此已突破《詩經》四言為主的樣式等等。
《樂府》使我們獲得以下信息:漢朝官府專設采風機構有力地推動著全社會創造詩歌,《樂府》中作品題材廣泛、歌域遼闊、語言平實、韻律和諧、節奏明快、句式有整齊有參差……,《木蘭辭》、《孔雀東南飛》兩首杰作怦然心動并感慨萬千了世世代代的無量讀者。我們還知道彭德懷元帥的“谷撒地,薯葉枯。青壯煉鐵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么過?我為人民鼓而呼”的憂憤怒吼就是改編于《樂府》中的民謠“谷撒地,薯葉枯。青壯服徭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如何過,我為百姓鼓而呼”。
……
限于篇幅,以上述文字證明我國古代詩歌中的標題中蘊含著巨大的信息量和魅力。讀書,不能不細品標題。
分享
舉報
一片閑云88 中學教師 藝術領域創作者15小時前題目傳達出來的信息是非常多的,現實中,我們會告訴學生,考試時一定要審題審清楚,寫作文時,我們要求考生要緊扣題目,展開聯想,不要跑題。
詩詞歌賦也是文章的一種,其題目往往也表達了文章的主題,對我們更好的理解該詩具有重要的意義。
由于詩詞歌賦皆即興而為,為了點名時間,地點作為紀念,或是為了強調自己的一種當時感受,便以題目佐之,觀題,便是我們對詩歌最初的第一印象,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歌。如《靜夜思》,點明了時間和當時的一種思想狀態,《登幽州臺歌》,點明了歌詠的地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詞牌,時間,寫詩的原因等,都告訴的清清楚楚,自然便于我們更好的理解該詩。而《無題》,則最早始于李商隱的創作,詩歌內容或言情或寓物,告訴你必須仔細閱讀詩的內容才可。
分享
舉報
劉金瑞1514小時前謝謝你的邀請。在古詩詞鑒賞中,詩詞的標題給我們傳遞著最重要的信息。一首詩詞的標題往往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讀者可以通過詩詞的標題知道詩詞的大概內容與含義,也可以通過詩詞的標題決定是否喜歡這首詩詞。一首好的詩詞必然會有一個好的標題。
分享
舉報
關注古詩詞的鑒賞,首先要"五看",看標題,看作者,看詩句,看注釋,看題干,充分利用有效的詩詞信息。
還要學會"五步鑒賞法",掌握正確的鑒賞流程:即是找出意象——領會意境——理解形象——把握感情——鑒賞評價。(謝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