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指望通過努力工作,不斷加班加點來實現財務自由,那么一直等你工作到快要退休時,估計也難以實現了。
如果靠勤勞可以致富的話,那么農村里的百姓早就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勤勞致富的時代已過去。
決定財富的多少取決于我們錢生錢的能力,錢生錢的能力越強,那么就可以早日實現財務自由了。睡后收入就可以解決日常的生活需要了。
小明是一家公司銷售總監,今年40歲,年薪接近40萬左右,曾以為在二線城市拿到高薪長期干下去,生活是不用愁的。
今年由于遇到疫情,公司出口業務銳減,公司為了減輕壓力,進行裁員,華明是其中之一,突然覺得壓力巨大,不知未來如何怎么辦。
而另一個案例小華則不一樣,從畢業上班后一直有理財思維,每月發完工資后存下30%,用去投資理財,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工資加副業收入和理財收入,每月下來差不多可以有2萬收入來源。
不僅沒有工作上的壓力,而且目前生活越來越有信心,副業和投資也做得很順。
因此,收入來源的多樣化,是一個人最大的保障,由于對于中年人來說,更是如此。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只有工作收入,我認為風險還是蠻大的。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許多人年輕時賺得多花得越多,認為這是一種時尚,有成就感。直到到了30多歲時才開始攢錢投資,他們總算清醒了,發現自己不再年輕,需要有更多的金錢來應對家庭開支,甚至將來退休還需要更多的需要。
然而,感到遺憾的是等意識到應該投資的時候,已經錯失了數以年計的投資房地產、股市的寶貴時機,想想看,如果抓住了這兩次大機會,財務自由之路說不定早已實現了。
我們一直以為,生活的最大的保障是工作,可是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機器人的出現,很多人將面臨無工作可干的境地,才發現最大的保障是投資能力,是錢生錢的能力。
沃倫巴菲特是美國第二大富豪,從小就有儲蓄進行股票投資的習慣,節約不浪費,他認為省下的每一分錢未來都會為自己帶來收益,復利就是最大的投資利器,從古到今,我們可以見到富有的人都有錢生錢和節約的好習慣。
及早儲蓄和投資,是我們財富的最大保障,也是通往財務自由的最好機會,自由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讓錢自動生錢。
現代社會,唯一確定的事就是不確定性。積極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不斷學習,抓住財富的風口,正所謂,種一棵樹最好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抓緊賺錢存錢投資吧,讓錢為我們創造金錢,盡早實現可以幸福快活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