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句話說:一群人的狂歡,是一個人的孤獨;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再熱鬧的聚會也終將會散場,狂歡過后,是寂寥,人生太多的時候,都是一個人孤獨地行走,一個人面對生活的難。
網絡上有這樣一句話:猛獸總是獨行,牛羊喜歡成群結隊;只有內心足夠強大,實力遠超別人的強者,才能夠不懼怕寂寞,能夠享受孤獨;而唯恐自己被別人遺忘,總是一有空就去熱鬧場的人,時間久了就會泯然眾人矣。
孤獨是一種心靈自由的境界,守候的是自己心靈的一方凈土。
楊絳先生的名言: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點擊加載圖片
孤獨的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學習,一個人思考,看似與世俗格格不入,實則有充分的自由,能夠審視自己,修養自己,提高自己,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清凈,也會有真正的淡定和從容,能夠成就自己所要的人生。
孤獨意味著孤單寂寞,而那些能夠享受孤獨的人,注定會變得與眾不同。
01
孤獨是一種精神的潔癖,是不愿意隨波逐流的清醒。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
對于這個世界功名利祿,聲色狗馬,蠅營狗茍,總有一些人不屑為之,不愿意隨波逐流,不愿意同流合污,所以有的人選擇孤獨,是因為精神有潔癖,就像屈大夫,寧愿葬身江中的魚腹,也不愿如玉的品質染上世俗的塵埃。
點擊加載圖片
有一些孤獨的人,寧愿自己落魄,也不愿意享受嗟來之食,更不會去討好別人,欺下媚上,阿諛奉承,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也許一生不得意,卻不會自降品格,茍且偷生,既然無法容于市儈人生,又何妨守身如玉,獨孤終老。
孤獨的人,遠離了世俗的喧囂和塵埃,也就遠離了世俗的是非和恩怨,也就遠離了世俗的污染和糾纏;能夠從世俗中抽離自己,守著內心的寧靜和安詳,還自己的心靈一片凈土,這世界就是歲月靜好。
自古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孤獨寂寞更多的是對世俗的清醒認知,是不愿意隨波追流的清高自詡;有一些人的天性里就帶著孤獨的氣質,討厭世俗的爾虞我詐,追名逐利,更不愿意為了討好別人,向世俗低頭,所以孤獨寂寞的人,更適合于修身養性,能夠成就圣賢的事業。
點擊加載圖片
02
人生經歷的故事越多,也就越容易走向孤獨。
也許沒有人天生喜歡孤獨,我們都渴望別人的關心和溫暖,只是在經歷一次次的打擊和傷心之后,在一次次的孤立無援之后,心冷了,情淡了,對這個人世不再有期待,對別人不再有奢望,才會一個人孤獨地面對一切。
人往往越活越明白,人生只能靠自己,不再指望別人的關心和理解,甚至對別人的事情也不會關心,把自己的心門關起來,不愿意與別人交流,一個人過自己的生活,也一個人扛起所有生活的難。
心門之外的世界,看似熱鬧,人來人往,實則各有各的苦衷和煩惱,每個人都為生活去奔波,為了那碎銀二兩,承受重重的壓力甚至是磨難和屈辱,誰又會真的關心誰?
點擊加載圖片
每個人的生活不同,更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所謂的關心,往往都是虛偽的客套的話;也沒有人愿意聽你的喋喋不休,你的大倒苦水,未必會有人同情,更是無關別人的疼癢。
你的苦不必逢人就說,更不必強求別人的理解和支持;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喜歡說話,也一定不會喜歡去湊熱鬧,說人是非論人短長,有時候孤獨才是最好的休息和對自我的保護。
03
孤獨是為了更好地成就自己。
因為孤獨,你有了獨處的空間,也有了屬于自己的時間,你可以審視自己,反省自己,總結自己的得與失,也可以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獨處的時候,你可以放松自己,讓疲憊的身心得以休息,恢復自己的精氣神,讓受傷的心靈得以愈合,能夠重新再出發。
點擊加載圖片
孤獨可以讓你養精蓄銳,韜光養晦,關上世界的門,打開心靈的門,面對心靈的凈土,讓自己變得純粹,寧靜,看到喧囂的世界里看不到的風景,悟到浮躁的塵世中悟不到的道理。
孤獨的人,更可以制心一處,不為外邊的世界所打擾,能夠潛心讀書思考,積累自己的知識,能夠厚積而薄發,更好地成就自己,讓自己變成更優秀的人。
04
能夠享受孤獨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太多的人習慣了外面的世界的繁華和熱鬧,也愿意有人陪有人愛,卻不能享受孤獨寂寞,得不到別人的理會和關心,就以為這個世界遺忘了自己。
熱鬧的地方,有利益有商機,更多的是利益的紛爭,是非和恩怨,以及人世的無情和掙扎,帶給人們的是心靈的痛苦和煩惱。
能夠享受孤獨的人,摒棄了世俗的喧囂和浮躁,享受的是心靈的寧靜和精神的愉悅,心靈自由自在,淡泊而空靈。
點擊加載圖片
現在人的通病都是太忙,如果有一天你能“偷得浮生半日閑”,一個人孤獨地生活,你要學會享受這片刻的安寧,讓自己靜下心來,放松自己,放空自己;自由的靈魂可以去到任何地方,一個人的天臺,就是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
往后余生,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看日出月落,何嘗不是一種生活的享受和感悟。
能夠享受孤獨,是一種難得的精神境界;能夠享受孤獨的人,注定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