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沒有備案的印章,不具備鑒定條件。
02 未提供相反證據推翻鑒定意見的,法院可采信鑒定意見。
03 在工程開工后取得規費證,承包人無證據證明按照規費證核定費率繳納規費的,法院可采信鑒定意見。
04 在工程實際使用近兩年的情況下,發包人未向財政、審計部門提交工程建設資料啟動審計部門審計的,法院可依法委托司法鑒定以確定工程造價。
05 未能提交充分證據證明鑒定過程不當或存在重復計算的,申請重新鑒定沒有法律依據。
06 鑒定機構對地下車庫、人防工程面積進行現場勘驗的,無需測繪資質。
07 工程質量是否合格、是否需要進行修復以及修復費用的確定均屬于司法鑒定的范圍。
08 在對結算依據存在重大爭議的情況下,鑒定機構可按照各方主張的結算依據分別作出鑒定意見。
09 無證據證明鑒定人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對回避申請不予支持。
10 發承包雙方同意,法院可采取最大誤差核查法來考察鑒定意見能否作為定案依據。
11 對落款時間和懷疑時間超過六個月的,并非絕對不能鑒定。
12 鑒定機構不具有司法鑒定許可證,仍然可以接受法院委托在其資質許可范圍內進行工程造價鑒定。
13 地質調查、修復、治理等專門性問題,應通過鑒定予以確定。
14 案涉合同工程造價已超5000萬元的,乙級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所作的鑒定意見并非當然無效。
15 鑒定費由承擔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