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轟動中醫藥界的治療頭暈陰虛陽亢證高血壓近代新方“天麻鉤藤飲”【僅供參考】
〔配方〕
天麻、鉤藤、黃芩、茯苓、山梔、杜仲、夜交藤、川牛膝、桑寄生、杜仲、石決明、益母草。
〔加減〕
血瘀明顯的患者另加丹參;
火盛的患者另加龍膽草;
便秘的患者另加芒硝、大黃。
〔制法〕
上面藥方配好后,加水煎煮,每劑煎2次,藥湯混合后分成2份。
〔用法〕
早晚各溫熱分服1次。每日一劑。
〔功用〕
有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之功效
〔主治〕
治療高血壓、急性腦血管病、內耳性眩暈等屬于陰虛陽亢者等。
〔療效〕
河南中醫藥大學,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陰虛陽亢證高血壓患者,臨床表現為陰液虧虛,陽失制約而偏亢,以煩躁失眠、頭暈目眩、潮熱口干、顴紅、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等為常見證候。服用上方12天后,有效率為96.67%(顯效38例,有效20例,無效2例)。研究結果刊載于下方《出處》的雜志中。
〔方解〕
天麻鉤藤湯是針對陰虛陽亢證高血壓的平肝熄風代表方,其緩解該證導致的頭痛、眩暈、失眠等癥狀的效果值得信賴。方劑中用以平肝熄風的君藥為天麻、石決明與鉤藤;另外,黃芩、山梔清熱瀉火,可用來消除肝經之熱;牛膝具有引血下行的功效,搭配茯苓、夜交藤可起到很好的安神效果;益母草可活血補血,桑寄生與杜仲可益補肝腎;諸藥配伍,有補有瀉,兼治標本,具有顯著的平肝熄風、清熱瀉火、活血補腎的療效。
〔出處〕
《中國老年學雜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