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十二經絡最全整理】足陽明胃經的穴位走向與主治
guo1820
>《穴位按摩》
2016.06.13
關注
足陽明胃經的穴位走向與主治
胃經是有關于消化系統非常重要的穴位。是從頭部開始,經脖子、胸、腹、下肢以至足尖等,非常長的經脈。
消化系統有障礙時,會出現疲勞、身體倦怠、缺乏元氣等癥狀。皮膚沒有光澤,顯黑、黃。嘴唇容易破裂,有縱形皺紋,唇邊容易潰爛。發聲無力,發音模糊。精神不振,遲疑不決,悶悶不樂,經常苦惱,因此更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有喜吃甜食的傾向。此外,對清淡的食物有偏好,不愛吃油膩的食物。若要長久保持同一姿勢,則會坐立難安,無法鎮定下來。因為胃經的異常,經常被原因不明的頭痛所苦惱。出現前頭部和眼睛的疼痛、鼻塞、喉嚨痛、腹脹等癥狀。腳部覺得虛弱、麻痹。出現以上所述的癥狀,請刺激位于胃經上的穴位,癥狀就會有顯著的改善。
胃經是非常長的經脈,但主要的穴位有四十五個。
足陽明胃經動態走向圖
1.經脈循行:
起于鼻翼兩側(迎香),上行到鼻根部,與旁側足太陽經交會,向下沿著鼻的外側(承泣),入上齒齦,回出環繞口唇,向下交會于頦唇溝內承漿穴(任脈)處,再向后沿著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頜大迎處,沿著下頜角頰車,上行耳前,經過上關(足少陽經),沿發際至額(頭維),與督脈會于神庭。
面部支脈:從大迎前下走人迎,沿著喉嚨,會大椎,入缺盆,向下通過橫膈,屬胃,絡于脾臟。
缺盆部直行之脈:經乳頭,向下挾臍旁,入小腹兩側氣沖。
胃下口部支脈:沿首腹里向下到氣沖處與前脈會合,再由此向下至髀關,直抵伏兔部,下至膝臏,沿著脛骨前嵴外側,下經足背,進入足第2趾外側端(厲兌)。
經部支脈:從膝下3寸(足三里)處分出,進入足中趾外側。
足背部支脈:從足背上(沖陽)分出,進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與足太陰脾經相接。
2.主治概要:
本經主治胃腸病、神志病和頭、面、眼、鼻、口、齒疾患,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
腧穴位置與主治
承泣
ST1 Chéng qì
[位置] 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主治] 目赤腫痛,流淚,夜盲,眼瞼(目閏)動,口眼歪斜。
[刺灸法] 以左手拇指向上輕推眼球,緊靠眶緣緩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腫。
四白
ST2 Sì bái
[位置] 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主治] 目赤痛癢,目翳,眼瞼(目閏)動,口眼歪斜,頭痛眩暈。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
巨髎
ST3 Jù liáo
[位置] 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當鼻唇溝外側。
[主治] 口眼歪斜,眼瞼(目閏)動,鼻衄,齒痛,唇頰腫。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地倉
ST4 Dì cāng
[位置] 在面部,口角外側,上直對瞳孔。
[主治] 口歪,流涎,眼瞼(目閏)動。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大迎
ST5 Dà yíng
[位置] 在下頜角前方,咬肌附著部前緣,當面動脈搏動處。
[主治] 口歪,口噤,頰腫,齒痛。
[刺灸法] 避開動脈,斜刺或平刺0.3~0.5寸。
頰車
ST6 Jiá chē
[位置] 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中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主治] 口歪,齒痛,頰腫,口噤不語。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
下關
ST7 Xià guān
[位置] 在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主治] 耳聾,耳鳴,聤耳,齒痛,口噤,口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頭維
ST8 Tóu wéi
[位置] 在頭側部,當額角發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
[主治] 頭痛,目眩,口痛,流淚,眼瞼(目閏)動。
[刺灸法] 平刺0.5~1寸。
人迎
ST9 Rén yíng
[位置] 在頸部,喉結旁,當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
[主治] 咽喉腫痛,氣喘,瘰疬,癭氣,高血壓。
[刺灸法] 避開頸總動脈,直刺0.3~0.8寸。
水突
ST10 Shǔi tū
[位置] 在頸部,胸鎖乳突肌的前緣,當人迎與氣舍連線的中點。
[主治] 咽喉腫痛,咳嗽,氣喘。
[刺灸法] 直刺0.3~0.8寸。
氣舍
ST11 Qì shě
[位置] 在頸部,當鎖骨內側端的上緣,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
[主治] 咽喉腫病,氣喘,呃逆,癭瘤,瘰疬,頸項強。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缺盆
ST12 Qūe pén
[位置] 在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 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缺盆中痛,瘰疬。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氣戶
ST13 Qì hù
[位置] 在胸部,當鎖骨中點下緣,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 咳嗽,氣喘,呃逆,胸脅支滿,胸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庫房
ST14 Kù fáng
[位置] 在胸部,當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 咳嗽,氣喘,咳唾膿血,胸肋脹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屋翳
ST15 Wū yì
[位置] 在胸部,當第2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 咳嗽,氣喘,咳唾膿血,胸肋脹痛,乳癰。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膺窗
ST16 Yìng chuāng
[位置] 在胸部,當第3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 咳嗽,氣喘,胸肋脹痛,乳癰。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乳中
ST17 Rǔ zhōng
[位置] 在胸部,當第4肋間隙,乳頭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附注] 本穴不針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位置標志。
乳根
ST18 Rǔ gēn
[位置] 在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當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 咳嗽,氣喘,呃逆,胸痛,乳癰,乳汁少。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不容
ST19 Bù róng
[位置]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6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嘔吐,胃病,食欲不振,腹脹。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承滿
ST20 Chéng mǎn
[位置]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胃痛,吐血,食欲不振,腹脹。
[刺灸法] 直刺0.8~1寸。
梁門
ST21 Liáng mén
[位置]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胃痛,嘔吐,食欲不振,腹脹,泄瀉。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關門
ST22 Guān mén
[位置]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腹脹,腹痛,腸鳴泄瀉,水腫。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太乙
ST23 Tài yǐ
[位置]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胃病,心煩,癲狂。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滑肉門
ST24 Huá ròu mén
[位置]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1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胃痛,嘔吐,癲狂。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天樞
ST25 Tiān shū
[位置] 在腹中部,平臍中,距臍中旁開2寸。
[主治] 腹脹腸鳴,繞臍痛,便秘,泄瀉,痢疾,月經不調。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外陵
ST26 Wài líng
[位置]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腹痛,疝氣,痛經。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大巨
ST27 Dà jù
[位置]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疝氣,遺精,早泄。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水道
ST28 Shuǐ Dào
[位置]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痛經,不孕,疝氣。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歸來
ST29 Guī lái
[位置]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腹痛,疝氣,月經不調,白帶,陰挺。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氣沖
ST30 Qì chōng
[位置] 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腸鳴腹痛,疝氣,月經不調,不孕,陽痿,陰腫。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髀關
ST31 Bì guān
[位置] 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屈髖時,平會陰,居縫匠肌外側凹陷處。
[主治] 腰痛膝冷,痿痹,腹痛。
[刺灸法] 直刺 1~2寸。
伏兔
ST32 Fú tù
[位置] 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6寸。
[主治] 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氣,腳氣。
[刺灸法] 直刺 1~2寸。
陰市
ST33 Yīn shì
[位置] 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3寸。
[主治] 腿膝痿痹,屈伸不利、疝氣,腹脹腹痛。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梁丘
ST34 Liáng Qīu
[位置] 屈膝,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
[主治] 膝腫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癰,血尿。
[刺灸法] 直刺 1~1.2寸。
犢鼻
ST35 Dú bí
[位置] 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主治] 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腳氣。
[刺灸法] 向后內斜刺0.5~1寸。
足三里
ST36 Zú sān lǐ
[位置]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主治] 胃痛,嘔吐,噎膈,腹脹,泄瀉,痢疾,便秘,乳癰,腸癰,下肢痹痛,水腫,癲狂,腳氣,虛勞贏瘦。
[刺灸法] 直刺1~2寸。
[附注]
(l)足陽明經所人為“合”。
(2)本穴有強壯作用,為保健要穴。
(3)參考資料:
a.據報道,針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和手三里,觀察發現胃弛緩時針刺使收縮加強,胃緊張時變為弛緩,并可解除幽門痙攣。
b.據報道,針刺單純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兒的足三里、合谷、三陰交,可使原來低下的胃游離酸、總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
c.據報道:針刺人及家兔的足三里,發現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體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也能滅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單位,兔增加62.1單位,兩者均在針后12小時增加最顯。
d.據報道:針刺家兔的“足三里’、“大推”可使其調理素明顯增加,從而促進白細胞吞噬指數的上升,增強其免疫能力。
上巨虛
ST37 Shàng Jù Xù
[位置]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
[主治] 腸鳴,腹痛,泄瀉,便秘,腸癰,下肢痿痹,腳氣。
[刺灸法] 直刺 1~2寸。
條口
ST38 Tiáo Kǒu
[位置]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8寸,
[主治] 脘腹疼痛,下肢痿痹,轉筋,跗腫,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下巨虛
ST39 Xià Jù Xù
[位置]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9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主治] 小腹痛,泄瀉,痢疾,乳癰,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1~1.5寸。
豐隆
ST40 Fēng lóng
[位置] 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主治] 頭痛,眩暈,痰多咳嗽,嘔吐,便秘,水腫,癲狂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解溪
ST41 Jiě Xī
[位置] 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踺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主治] 頭痛,眩暈,癲狂,腹脹,便秘,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0.5~1寸。
沖陽
ST42 Chōng Yáng
[位置] 在足背最高處,當拇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足背動脈搏動處。
[主治] 口眼歪斜,面腫,齒痛,癲狂癇,胃病,足痿無力。
[刺灸法] 避開動脈,直刺0.3~0.5寸。
陷谷
ST43 Xiàn gǔ
[位置] 在足背,當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主治] 面目浮腫,水腫,腸鳴腹痛,足背腫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內庭
ST44 Nèi tíng
[位置] 在足背當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主治] 齒痛,咽喉腫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脹,泄瀉,痢疾,便秘,熱病,足背腫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厲兌
ST45 Lì duì
[位置] 在足第2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
[主治] 鼻衄,齒痛,咽喉腫痛,腹脹,熱病,多夢,癲狂。
[刺灸法] 淺刺0.1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足陽明胃經【經穴圖文詳解】
十四經脈腧 穴足陽明胃經
內庭(ST44)
3.足陽明胃經45穴
ST44內庭穴(胃經)
足陽明胃經穴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惠券
優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专栏
|
天长市
|
惠来县
|
古浪县
|
台南县
|
四子王旗
|
亚东县
|
广饶县
|
竹北市
|
如东县
|
潜江市
|
玛纳斯县
|
九江县
|
贵南县
|
乌拉特后旗
|
无为县
|
视频
|
青河县
|
虹口区
|
绩溪县
|
开封县
|
剑河县
|
建水县
|
瑞丽市
|
清水县
|
称多县
|
若尔盖县
|
蒙自县
|
资中县
|
赞皇县
|
兴宁市
|
金门县
|
临夏县
|
高阳县
|
濉溪县
|
运城市
|
白沙
|
镇巴县
|
安岳县
|
崇左市
|
南川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