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卡:彼得·戈爾維策
簡介:彼得·戈爾維策(Peter Gollwitzer),紐約大學的社會-人格心理學教授,研究方向為「目標和計劃如何影響認知,情緒和行」,已經撰寫了數百篇相關論文,主編過多部心理學圖書。提出的理論模型有:執行意圖理論、符號自我完成理論、行動階段模型、自動目標驅動模型和等。執行意圖理論(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最廣為人知,執行意圖的論文《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Strong Effects of Simple Plans》已被引用超 3616 次。
出處:Wikipedia、Google scholar
術語:執行意圖
定義:執行意圖是彼得·戈爾維策(Peter Gollwitzer)提出的一套實現目標的新方法,簡而言之,就是用計算機程序的 if / then 來執行計劃。例如,如果你要減肥,那么你應該如此思考:「如果明天晚上與朋友一塊去就餐的時候,朋友向我推薦各種特色菜,那么,我只點一個沙拉!」。其原理在于執行意圖更強調實現目標的時間、地點和具體方式。
理解:執行意圖能明確你在目標前提下,在何時何地出現何種反應。它的思維結構可以說是「當 A 出現,我就做出 B 反應」。你可以稱它為 if-then(如果-就)。對于幫助你的目標實現,if-then 計劃是最簡單又無疑是最為有效的方式。If-then 計劃需要確切的時間、確切的地點和你將采取的確切行動。如果你想減肥,你的 if-then 模式應該是:如果我想吃甜食,就喝一杯茶,加一勺蜂蜜。
出處:《心智工具箱·執行意圖》
術語:WOOP
定義:WOOP 是紐約大學心理系教授加布里埃爾·厄廷根(Gabriele Oettingen)在《 WOOP 思維心理學》(Rethinking Positive Thinking)提出的思維工具,用于那些糾正高估自己的意志力而造成計劃失敗的行為,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標實現方法。
理解:WOOP 的每個字母分別代表以下單詞:
W:Wish 愿望。設定一個你內心渴望的、非常具體的、有挑戰性的愿望/目標。
O:Outcome 結果。想象你實現愿望后的最好圖景,越具體越好
O:Obstacle 障礙。為了實現你的愿望,你將會遇上何種的困難,列個清單。
P:Plan 計劃。用 if/then 來設定應對場景的反應
出處:《 WOOP 思維心理學》
反常識:大部分人善于制定計劃卻不善于執行計劃,不是因為執行力不夠
印象:人們常常以為計劃無法實施是因為執行力不夠,但計劃無法實施的原因多種多樣,有可能是計劃過大,有可能是計劃阻礙因素多,有可能是時間不夠……執行力不夠僅僅是其中原因之一。
理解:即使你已經設定了目標,也常常忘記自己的目標,或者忽略了行動機會。很多原因讓時機白白流失,而 if-then 之所以有效,正是利用了潛意識的力量。當 if 發生,then 的行動就會下意識自動啟動。你已經預置的程序讓自己直接開始行動,順利實施計劃。這種制定計劃事實上是在建立自動化程序。
出處:《執行意圖訪談匯編》
反常識:提高行動力不需要在認知層面說服人們改變自我
印象:以往的專家都在試圖說服你,我的自我效能理論、我的自我決定論、我的心流理論、我的 Mindset 理論是多么多么牛逼,你懂了,你用了,你就自然能夠提高行動力了。但是,這條馬其諾防線一直難以突破。
理解:普通人思考目標的時候,使用的是目標意圖, 是:我要做什么…. 而他對自己的實驗對象,使用了一種替代范式。而使用執行意圖的思考范式來思考。結果令人驚訝,人們更容易克服拖延癥、達成目標。
金句 1:執行意圖之巧妙之一
金句:執行意圖的巧妙之處,在于它逼使人們不再在認知層面去思考,而是通過非常頻繁的訓練,尤其是在時間維度上,對行動進行提前預測與規劃,最終形成一種生理本能,隨著 if……then…… 的思考多了,它最終將促使你達成眾多無意識目標完成。
出處:《心智工具箱·執行意圖》
金句 2:執行意圖之巧妙之二
金句:就像金融工具是善用金錢的時空轉換,將未來的錢放到現在來花;同樣,執行意圖也是巧妙運用心力的時空轉換,將未來的事情放到現在來想。
出處:《如何用執行意圖提高行動力》
金句 3:絕大多數新年計劃必然會失敗的原因
金句:如果將人類大腦想象為一個簡化的輸入輸出裝置,制約這個裝置輸入輸出速率的是工作記憶,它是人類所有認知能力,包括記憶、注意等的瓶頸,容量非常有限,一般能記住四到九個電話號碼左右。狹小的工作記憶內存不足以兼容那么多目標,于是,多數新年目標在敵消我漲的競爭下,變得難以提取,相互沖突,無法實現。這就是為什么絕大多數新年計劃或者 GTD 工具必然會失敗。
出處:《如何用執行意圖制定目標》
技巧 1:不要輕易地將你的目標意圖宣告給對你不負責任的人
技巧:當一個好家長或好伴侶,成為業余自行車手或著音樂家,都不是好的目標,你需要把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小的 if-then。不要輕易地將你的目標意圖宣告給對你不負責任的人,社會認同感會讓你在說出口之后得到一種已經完成的滿足感,就好像你說了自己想要什么之后,你就已經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了。那些對你不負責任的人,不會在意你說完之后目標的達成,所以,你也不要盲目樂觀地講給別人聽。
出處:《執行意圖訪談匯編》
技巧 2:使用執行意圖應該注意搭配動機
技巧:使用執行意圖時應該注意,動機應該出現在合適的地方。如果沒有合適的動機,if-then 計劃效果就無法達成。如果你只是有了方法,你有了那把錘子,但是如果你沒有被激勵出動機,你是無法把一幅畫釘在墻上的。特別是對于長期目標,你需要不時點燃動機的火苗,別讓自己走得太遠。
出處:《執行意圖訪談匯編》
技巧 3:通過執行意圖的語法規則影響你的思維
技巧:使用執行意圖,你可以提前幾周甚至幾年就列舉出目標和時間、空間、人物的障礙來制定你的對策。執行意圖不講究把你的生活拆解得零碎,而是設定成連續思路,來處理你遇到的情景。執行意圖通過語法規則影響你的思維,以后你所有目標都不會是「我要」而是「if-then」,直接聯系情景和行動。
出處:《如何用執行意圖提高行動力》
行動 1:用執行意圖制定新年計劃
行動:馬上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為了更好實現目標,首先,你可以將所有計劃與目標從「我要……」改寫為「如果……那么……」。其次,你可以在「如果……那么……」的「如果……」部分嵌入時間、地點等情景信息,比如上述例子的「周一清晨上班前」。這樣會幫助你未來那個情景來臨的時候,大腦自動從潛意識中提取出相關的啟動線索,激發目標完成。
出處:《如何用執行意圖制定目標》
行動 2:執行意圖計劃中含有時間、地點和可操作的事情
行動:例如你的目標是「我要三個月內學會編程」可以改為「如果每天晚上八點之前回到宿舍,我立即打開筆記本開始登錄 GitHub 網站、提交自己的代碼」。要點:第一它包括時間因素:「晚上八點」;第二它包括地點因素:「回到宿舍」;第三它包括具體可操作的事情:「提交代碼」。這樣一來,你在上周給自己大腦布置了這樣任務,然后很忙,把這個事拋在腦后,但是大家都很明白了,人類大腦喜歡腦補,到了下周晚上八點的時候,你的潛意識就會自動進行腦補,現在晚上八點了,我已經在宿舍了,這個時候我要干什么—— 寫代碼。
出處:《如何用執行意圖學習編程》
要實現計劃,靠的不是美好的目標,也不是樂觀的幻想,靠的克服障礙的勇氣,靠的是實實在在、日復一日的行動,還有一點點執行意圖的小技巧。
來!馬上用執行意圖制定你的下個計劃吧。
本期編輯:陳素封、陳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