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營養治療,是糖尿病的基礎管理措施,也是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推薦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接受由營養師制訂的個體化的醫學營養治療。
1. 合理控制總熱量
患者每天總能量根據年齡、身高、體重、勞動強度而定。
2. 各種營養物質分配
①成年患者每日的主食攝人量為250~400g,肥胖者酌情可控制在200~250g。
不同種類碳水化合物引起血糖增高的速度和程度有很大不同,可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I)來衡量。
GI≤55%為低GI食物,糖尿病患者應選擇低GI食物。
②蛋白質攝人量應占總熱量的15%~20%,成年患者每日每千克理想體重0.8~1.2g
③每日脂肪攝入量占總熱量的25%~30%,成人每日攝入90g左右。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可延緩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謝紊亂,并增加飽腹感,所以要多多攝入。
建議我國成人膳食纖維的攝人量為25~30g/天。
每日攝人入食鹽應限制在6g以下。還應該戒煙限酒。
3. 合理餐次分配
可按每日三餐分配為1/5、2/5、2/5,或1/3、1/3、1/3等模式。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注意進餐順序。
4.運動治療
運動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體重。
久坐時應每隔30分鐘進行一次短暫的身體活動,建議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總是舍不得專業版
糖尿病的非藥物治療
醫學營養治療(MNT),是糖尿病的基礎管理措施,也不是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推薦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接受由營養師制訂的個體化的醫學營養治療。對醫學營養治療的依從性是決定患者能否達到理想代謝控制的關鍵影響因素。
醫學營養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幫助患者制訂營養計劃、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糾正代謝紊亂、達到良好的代謝控制、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危險因素、提供最佳營養以改善患者健康狀況、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和減緩β細胞功能障礙的進展。
總的原則是:確定合理的總能量攝入,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種營養物質,恢復并維持理想體重。
1.合理控制總熱量
控制總能量攝人,體重低于理想體重者、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伴有消耗性疾病者,能量攝入可適當增加10%~20%;肥胖者酌減,使體重逐漸恢復至理想體重的±5%左右。
患者每天總能量根據年齡、身高、體重、勞動強度而定。
理想體重的估算公式為∶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
成人正常體重者完全臥床時每日每千克理想體重給予能量15~20kcal,休息狀態下25~30kcal,輕體力勞動30~35kcal,中度體力勞動35~40kcal,重體力勞動40kcal以上。
2. 營養物質分配
保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給量應占總熱量的50%~60%,成年患者每日主食攝人量為250~400g,肥胖者酌情可控制在200~250g。
不同種類碳水化合物引起血糖增高的速度和程度有很大不同,可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I)來衡量。
GI指進食恒量的食物(含50g碳水化合物)后2~3小時內的血糖曲線下面積相比空腹時的增幅除以進食50g葡萄糖后的相應增幅,是反映食物引起血糖應答特性的生理學指標。GI≤55%為低GI食物,55%~70%為中GI食物,GI≥70%為高GI食物。
糖尿病患者應選擇低GI食物,有利于血糖控制和控制體重。應限制單、雙糖的攝入,可適量攝入糖醇和非營養性甜味劑。
蛋白質攝人量應占總熱量的15%~20%,成年患者每日每千克理想體重0.8~1.2g;孕婦、哺乳期婦女、營養不良或伴消耗性疾病者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腎病而腎功能正常者應限制至0.8g;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者,需降至0.6~0.7g。蛋白質應至少有1/2來自動物蛋白質,以保證必需氨基酸的供給。
每日脂肪攝入量占總熱量的25%~30%,其中飽和脂肪酸攝入量小于總能量的10%,膽固醇攝人量<300mg/d。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可延緩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謝紊亂,并增加飽腹感。
建議我國成人膳食纖維的攝人量為25~30g/d。每日攝人入食鹽應限制在6g以下。戒煙限酒.
3.合理餐次分配
確定每日飲食總熱量和糖類、蛋白質、脂肪的組成比例后,按每克糖類、蛋白質產熱4kcal,每克脂肪產熱9kcal,將熱量換算為食品后制訂食譜,并根據個體生活習慣、病情和配合藥物治療需要進行安排。可按每日三餐分配為1/5、2/5、2/5或1/3、1/3、1/3等模式。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注意進餐順序。
4. 運動治療
運動在糖尿病的管理中占重要地位,尤其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體重。
根據年齡、性別、體力、病情、有無并發癥以及既往運動情況等,在醫師指導下開展有規律的合適運動,循序漸進,并長期堅持。
久坐時應每隔30分鐘進行一次短暫的身體活動,建議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運動前、后要監測血糖。運動量大或激烈運動時應建議患者調整食物及藥物,以免發生低血糖。TIDM患者為避免血糖波動過大,體育鍛煉宜在餐后進行。
血糖>14~16mmol/L、近期頻繁發作低血糖或者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和嚴重心、腦、眼、腎等慢性并發癥者暫不適宜運動。
索引
醫學營養治療(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
生成指數(glycemic index,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