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脂肪肝患者,被腹部B超檢查所發現。
是時候了解一下啥叫脂肪肝了,是真的很可怕嗎?
本文編譯自最新一期的UpToDate更新。
脂肪肝,學名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是專門給那些從未過度飲酒,但仍發生肝脂肪變的人群起的名字。
脂肪肝的可怕之處是:可能會進展為肝硬化。
脂肪肝被分為兩類如圖
大多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是沒有癥狀的。
但是,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可能訴有乏力、不適和右上腹隱約不適。
患者通常是因為肝功能檢查發現氨基轉移酶(ALT和AST)升高、或腹部超聲檢查偶然發現脂肪肝的。
很多無創檢查,例如:超聲顯示回聲增強、CT顯示肝臟密度降低、以及MRI顯示脂肪信號增強。
但是,要確診脂肪肝,則必須同時滿足下列所有條件,如圖。
需要排除的肝脂肪變的其他原因包括:
·大量飲酒·丙型肝炎·肝豆狀核變性·脂肪營養不良·饑餓·腸外營養·無β脂蛋白血癥·藥物·Reye綜合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HELLP(溶血性貧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計數)綜合征·遺傳性代謝病。
如何治療呢?如圖!
主要就是:接種疫苗,減輕體重,優化血糖,避免飲酒。
這里有專業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類從未過度飲酒,但仍發生肝脂肪變的疾病。該病可能進展為肝硬化,且可能是隱源性肝硬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細分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①非酒精性脂肪肝,指無明顯炎癥證據的肝脂肪變
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指伴有肝臟炎癥的肝脂肪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組織學上,可能無法與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區分。
●大多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沒有癥狀,但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可能訴有乏力、不適和右上腹隱約不適。
患者更可能因下列情況而就醫:實驗室檢查發現氨基轉移酶(ALT和AST)升高、或腹部超聲檢查偶然發現肝脂肪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現AST及ALT輕度或中度升高,但氨基轉移酶水平正常,并不能排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影像學表現包括:超聲顯示回聲增強、CT顯示肝臟密度降低、以及MRI顯示脂肪信號增強。
●確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需滿足下列所有條件:
·影像檢查或活檢證實肝脂肪變
·排除大量飲酒
·排除肝脂肪變的其他原因
·排除慢性肝病
●肝脂肪變的其他原因包括:
·大量飲酒·丙型肝炎·肝豆狀核變性·脂肪營養不良·饑餓·腸外營養·無β脂蛋白血癥·藥物·Reye綜合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HELLP(溶血性貧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計數)綜合征·遺傳性代謝病
●在排除肝脂肪變的其他病因后,影像學表現通常足以診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不過,當診斷不明確或需評估肝損傷的程度時,可能需要行肝活檢。
如何治療
●此類患者應接種甲肝和乙肝疫苗。
●存在高脂血癥的患者,給予降脂治療
●存在糖尿病的患者,優化血糖控制
●對于超重和肥胖患者,推薦減重治療(Grade 1B)。
研究顯示,減輕體重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組織學改善有關。建議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包括飲食療法和運動)的方法,至少減去5~7%的體重,減重速度為0.5~1.0kg/周.
●對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避免大量飲酒(Grade 1A),建議戒酒(Grade 2C)。
大量飲酒與酒精性肝病及其他很多不良后果(包括口腔癌和食管癌)相關。
●如果患者經活檢證實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且肝纖維化分期≥2,但無糖尿病,建議口服維生素E(800IU/d)(Grade 2C)。
●對于合并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存在可能會影響某些患者的降糖治療選擇。盡管通常將二甲雙胍作為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療,那些不能使用二甲雙胍或需要其他降糖治療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可以考慮吡格列酮和利拉魯肽。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取生活方式調整來減重后,可在第3個月和6個月時檢測ALT和AST。若減重后,氨基轉移酶未恢復正常或有所升高,則評估肝病的其他原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關性肝硬化,應接受肝細胞癌的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