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有言:“福來有由,禍來有漸。”
福與禍不會突然而至,往往有其緣由,都是逐漸發展而來的。
常人以為福由天注定,生命之初,就已標注了“價格”。
但其實,所有的福報并非取決于上天,而是在于自己心之所想、行之所向。
要想福星高照,須知福報源于:多努力,心態好,品性純。
杜甫詩云:“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富貴榮華,從來不會是天上下的餡餅,而是勤苦努力的結果。
人生短短幾十載,先天的福分不過機緣巧合,后天的福分卻由自己親手創造。
可以說,福分是人生最大的寶藏,勤奮則是打開寶藏的鑰匙。
我國著名學者蘇步青,曾經擔任復旦大學名譽校長。
他出生農民家庭,本來應該一輩子與書無緣,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了書本。
村里一戶有錢人家請來教書先生,蘇步青閑暇時會跑去蹭課聽,并在地上寫寫畫畫。
結果,那戶人家的孩子沒學到多少,蘇步青卻學到了許多。
叔叔見他熱愛學習,于是送他去百里之外求學。
第一個學期,蘇步青的學習完全跟不上,拿了個倒數第一。
在老師的鼓勵下,他發憤圖強,像一塊海綿一樣瘋狂地吸收知識。
上初中后,蘇步青交了第一篇作文,老師看出他在仿寫《左傳》,并且仿的十分巧妙。
一問才知道,他早已將《左傳》熟記于心。
正因有著這樣的勤奮,才為他日后非凡的成就打下了堅實基礎。
《后漢書》里說:“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好的人生,源于勤奮努力,否則便一無所獲。
深以為然!
天下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有一分耕耘,才會有一份收獲。
天道酬勤,厚德載物。
人生在世,最怕懶惰,遇事偷奸耍滑,所念不過奢求。
請相信,但凡勤奮努力的人,早晚一定會收獲累累福果。
《小窗幽記》有言:“過份求福,適以速禍;安分遠禍,將自得福。”
福分不可過分強求,否則會迅速轉變為禍事;泰然面對突然降臨的災禍,便能逢兇化吉、轉禍為福。
心態對人的影響來自方方面面,只要始終保持樂觀心態,即使弱小也能抵抗一切。
人生在世,最聰明的活法莫過于不去想過去、不去想將來。
以一顆泰然之心,安穩地活在當下,福運自然會來。
從前,有兩位年紀相仿的伙伴,一個姓趙一個姓張,兩人約定七十歲時再見。
再見時,趙爺爺滿臉疲憊,張爺爺則神采奕奕。
趙大爺見狀十分驚訝發問:“我們都這個年紀了,你怎么還能保持這樣的狀態?”
原來,張爺爺年近七十的時候,愛上了登山,并且像年輕人一樣樂此不疲。
張爺爺學會登山后,奔走于各大名山之間,覽遍祖國大好河山。
他不在乎身體是否老去,只注重自己的精神是否富足。
而趙爺爺完全相反,他認為自己命不久矣,終日惶恐不安。
他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甚至開始料理起自己的后事來。
兩人年紀相仿,境遇截然不同,皆因心態上的不同。
《菜根譚》里寫:“一苦一樂相磨練,練極而成福者,其福始久。”
人的一生,總是苦樂相隨,而歷經苦難磨礪獲福者,其福運自會長長久久。
人生多艱,是福是禍,關鍵在于你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
禍福面前,不亂,自巋然不動;樂觀,必事無不成。
始終保持樂觀心態,人生便少了苦惱,福運便隨之而來。
《了凡四訓》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世間所有的福田,皆離不開自己的內心;從自己的內心深處去尋覓,皆可以想得通、能感受。
所謂的福緣,都是靠自己以一顆真誠、恭敬之心修來的。
若能修得純良品性、德行皆備,自然就會有受人尊敬、吸引福緣的強大磁場。
品性純良,猶如黃金,即便歷經滄海桑田,仍能熠熠生輝。
晚清富商胡雪巖就是這樣的人。
十二歲時他的父親去世,本就貧窮的家庭雪上加霜。
為了生計,他早早外出闖蕩,先后在許多地方工作,最終靠著勤奮成了錢莊的正式伙計。
有一天做工時,胡雪巖看到一袋丟失的銀元,便一直耐心等待失主。
他遇人就問是否丟了錢袋,并且認真核對。
失主匆忙歸來,見他守著錢袋十分感動,這位失主正是杭州阜康錢莊的于掌柜。
也正是因為他這份純良的品性,于掌柜將他收為徒弟,當做繼承人培養。
后來,于掌柜過世,胡雪巖一邊打理錢莊,一邊樂衷慈善事業。
他經營店鋪,從不欺騙顧客、以次充好,牌匾就放在店鋪的背后,以此時刻警醒幫工。
他還曾多次向旱澇地區捐款賑災,借著自己的聲譽與錢財,回購流于日本的文物。
品性純良、樂善好施的胡雪巖,生意越做越大,人人都尊稱其為“胡大善人”。
古人云:“丹心一顆千金哪比人格寬,清風兩袖萬貫不移品行貞。”
千金不如人格貴重,家財萬貫無法改變人的本性,世上最貴的莫過于一顆赤誠之心。
所謂“福在積善,禍在積惡”,一切福緣,都是自己積累下來的善報。
福報,源于每一次關于“善良”的選擇。
心存善念、常施善行,最終福分會以另一種形態流向你。
品性純良,廣結福緣,人生之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
《格言聯璧》里說:“天欲禍人,先以微福驕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禍儆之。”
上天想要降禍于人,會先給予一點小福分讓其驕縱;上天想要降福于人,會先給予一點小禍患使其警惕。
生命是一場既定的因果輪回,行是因,福是果。
多努力,獲福果,切莫蹉跎自誤;心態好,有福運,自可曲肱而枕;品性純,結福緣,方能厚德載物。
人這一生,總是福禍相隨,福來不驕縱、禍至別驚慌,泰然處之,離禍得福。
余生,愿你我經營好福報之源,做一個有福之人。
來源:
來源:走心夜讀(ID:zxyd999520),作者:悟書,讓心慢下來,讓靈魂靜下來,轉載請聯系編輯gzzjw888,圖片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