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聽到“溫病”一詞。從字面上理解,溫病似乎比較“溫和”,有點類似于慢性病。而實際上,中醫所說的溫病卻是急性病癥,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急性熱性病和傳染病。針對溫病治療,中藥具有奇效,知名度最高的莫過于被稱為“溫病三寶”的安宮牛黃丸、紫雪丹和局方至寶丸。本期,就來說說被譽為“北京同仁堂十大名藥”之一的局方至寶丸。
千年傳承的古方
局方至寶丸的發展源流,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著名學者沈括所著《靈苑方》一書中的“至寶丹”。沈括的研究領域涉及天文、方志、律例、音樂、醫藥、農學等眾多學科。《靈苑方》成書于宋嘉佑、治平年間,原書在元末明初時散佚,今人只能從《證類本草》、《本草綱目》、《永樂大典》、《幼幼新書》等后世醫藥著作中找到被引用的原書中的只言片語。其中,就提到了至寶丹是一個名叫鄭感的郎中開出的方子。《蘇沈良方》中也記載,至寶丹“出靈苑,本池州醫鄭感,慶歷中,為予處此方,以屢效,遂編入靈苑”。至南宋時期,至寶丹方被收錄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后稱之為“局方至寶丹”,這個方子也是被廣泛認同的至寶丹原方。歷代醫家對該方進行了改進,產生的很多衍生方甚至沿用至今。至清代,局方至寶丹被當時的很多溫病學家所推崇,后經同仁堂在前人臨床基礎上加減化裁,精修工藝,形成了同仁堂的獨到特色。如今,通過局方至寶丹進一步改良并升級劑型而成的北京同仁堂的“局方至寶丸”,作為主打產品之一,暢銷國內外。
“如獲至寶”至寶丹
至寶丹方中的大部分藥物來源稀少,價值昂貴。為了說明它的貴重,又因其配伍得法,療效上佳,得到它的人如獲至寶,故而得名“至寶”。方中不僅有麝香、犀角、琥珀等名貴的中藥材,更為驚人的是方中還需金銀箔各50片,加強了方中琥珀、朱砂鎮靜安神的效力。《絳雪園古方選注》:“至寶丹,治心臟神昏,從表透里之方也。犀角、牛黃、玳瑁、琥珀,以有靈之品內通心竅;朱砂、雄黃、金銀箔,以重墜之藥安鎮心神;佐以龍腦、麝香、安息香,搜剔幽隱諸竅。”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對至寶丹有詳細的組成與方解描述:“生烏犀屑(研),朱砂(研飛),雄黃(研飛),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兩,麝香(研),龍腦(研)各一份,金箔(半入藥半為衣),銀箔(研)各50片,牛黃(研)半兩,安息香一兩半為末,以無灰酒攪澄飛過,濾去沙土,約得凈數一兩,慢火熬成膏。上將生犀,玳瑁為細末,入余藥研勻,將安息香膏重湯煮凝成后,入諸藥中和搜成劑,盛不津器中,并旋圓如桐子大,用人參湯化下三圓至五圓。”有方歌云:“至寶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與牛黃。金銀兩箔兼龍腦,開竅清熱解毒良。”
不聲不響至寶丸
據專家介紹,溫病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熱病邪所引起的,是以津液受損為顯著特征的一種急性外感熱病,其證候可見于秋季發病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各類肺炎等疾病。“溫病”不但不溫和,而且還是“急脾氣”。往往表現為癥狀較重的上火、發熱,甚至昏迷等癥狀。
從古至今,中醫界流傳著“乒乒乓乓紫雪散,不聲不響至寶丸,稀里糊涂牛黃丸”之說。在“溫病三寶”中,雖然安宮牛黃丸、局方至寶丸和紫雪散均為涼開劑,同用于熱閉證,但三者藥性均有不同:安宮牛黃丸最涼,其次是紫雪散,再次是局方至寶丸。可以說,三者各有所長,選用亦有訣竅。其中,安宮牛黃丸長于清熱解毒豁痰,適用于熱陷心包,神昏譫語之證,即高熱不止、神志昏迷,猶如“稀里糊涂”的病人;局方至寶丸長于芳香開竅,化濁辟穢,主治一切熱閉神昏之證,適用于昏迷深重伴發熱痰盛者,表現不聲不響的病人;紫雪散的解毒之功不及安宮牛黃丸,開竅之效遜于至寶丸,但優于熄風止痙,故對熱陷心包及熱盛動風,癥見神昏而有痙厥者,較為合適,即伴驚厥、手腳抽搐、經常發出乒乒乓乓聲響的高熱、煩躁甚至昏迷的病人。
局方至寶丸在服用時也有所講究,一般需要用涼開水化服。若患者情況特殊,可以選擇不同的送服方法。比如,身體極度虛弱的患者可用人參湯化服,強化醒神開竅的作用,提高急救功效;痰多的患者可用生姜汁化服,增強化痰功效;腦積水昏迷患者可在舌上點放局方至寶丸,通過舌體吸收,達到治療目的。
北京同仁堂的局方至寶丸由水牛角濃縮粉、牛黃、玳瑁粉、琥珀粉、人工麝香、安息香、朱砂、雄黃、冰片等藥材組成,為橘黃色的大蜜丸,氣芳香濃郁,味微苦。原方中的犀角(水牛角代)現已不用,改由水牛角濃縮粉代替;金箔、銀箔藥效不大且價格昂貴,也已經不用。同仁堂局方至寶丸清熱解毒、開竅鎮驚,用于溫邪入里,逆傳心包引起的高燒痙厥,煩躁不安,神昏譫語,小兒急熱驚風等癥。因方中含有雄黃,故運動員慎服,孕婦忌服。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