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不論醒著工作、生活,還是躺在在枕頭上睡覺,頭頸部大多處于不斷移動中。例如,看似頭頸靜止的說話狀態,因語言活動使頭頸部重心發生改變,頭頸的位置會隨之微調以適應語言活動。頸椎的活動度和活動頻率非常高,要不斷承受各種負荷、勞損和外傷,以致引發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其中,頸椎間盤的退變最早出現,也是誘發和促進頸椎其它部分退變、增生的重要因素。
頸椎退變后是否出現癥狀,取決于退變之輕重;另一重要因素是椎管發育的大小。對于發育性頸椎管狹窄者,即使輕微的退變和外傷也易于發病,且復發率很高。當采用非手術療法無效時,應及早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以同時擴大頸椎管為原則,否則效果難料。現在我們談一下頸椎病非手術治療方法。
1 推拿
大多數頸椎病患者可通過推拿手段使病痛獲得減輕→好轉→痊愈,對早期的病例尤其如此。推拿、整脊手法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理順關節、松解肌肉痙攣之效,是頸椎病治療的首選方法。如果只是采用重點治療頸部的常規推拿手法,則效果欠佳。在推拿手法的應用上一定要遵從中醫的整體觀思維模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快而佳的療效。我們的通督正脊術對此總結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但是,手法粗暴會導致嚴重后果,必須引起重視,這也是推拿療法讓人詬病的最主要原因。
2 枕頦帶牽引
牽引是較好的輔助療法,可起到制動、消除頸肌痙攣、恢復頸椎間關節的正常關系、使椎間孔牽開,起到緩解神經根的壓迫與刺激。對眩暈型和脊髓型頸椎病者,牽引要慎重。當頸部急性水腫、痙攣期,強行牽引往往會加重病痛。癥狀輕者可采用間斷性牽引,癥狀重者宜采用持續性牽引。牽引的重量一般為2~6kg,視患者體重和病情而定,剛開始要輕些,以后再逐漸加大重量。
3 理療
方法很多,如紅外線照射、離子導入等。它能消除肌肉痙攣、加速炎性水腫的消退、調節與改善局部軟組織的循環與代謝。
4 頸部固定與制動
應用圍領和頸托,可使頸椎獲得制動與固定,促進頸椎骨關節炎癥的逐漸消退,這在頸椎不穩和早期疼痛明顯時有較好的療效。長期制動頸椎的方法則不可取。
5 藥物治療
視具體情況,適當選用鎮靜、止痛和消炎的中、西藥物。服藥時要深入了解藥物的毒、副作用,不得隨意使用。如果結合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施治原則,采用恰當的中藥,能取得較好療效,而且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藥物的毒副作用。
6 姿勢與導引
糾正頭頸部的不良姿勢習慣、不良睡眠體位、調好枕頭的高低、避免在單一姿勢下持續的時間過久、經常改變頭頸部的體位;還要根據病痛性質的不同,采取合理、科學的頸、肩部鍛煉法。以上這些方法可以使頸椎更符合生物力學的原則。糾正頸椎的病理狀態,是所有治療方法的基礎和根基。
當然,對癥狀嚴重的、經嚴格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的病例,可適當選用手術療法。由于是在頸脊髓周圍進行手術,屬危及人類生命安全、或有可能造成嚴重殘廢的重大手術,所以必須全面考慮、認真對待,恰當地把握好手術的指征。不能像有些醫生,只是問問患者,看一下頸椎的“CT”、“MRI”,就說:快點手術吧,不然會癱瘓的。這種說法與恐嚇沒什么兩樣,是一種草菅人命的惡習。